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2014年5月4日,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颁奖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虞政平,现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副庭长,被授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在这10名青年法学家中,  相似文献   

2.
孙洁 《民主与法制》2014,(15):10-14
1995年,中国法学会启动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的评选活动。20年来,应和着我国法治建设的鼓点,评选活动已经举办了7届,共诞生了70位“全国十在杰出青年法学家”!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一项名为“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的活动,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全国各地大受欢迎。此项“双百”活动的报告人,都是我国法学界的精荚,所以,媒体纷纷以“重量级法学家走进社会大讲堂”、“阳春白雪对接下里巴人”等惊人之语命题。而更值得关注的,无疑是“双百”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中国法学会。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青年法学家论坛”上,刘俊海教授提出:“法律应该向弱者适度倾斜”,此言一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5.
岁月进入2011年,关注我国法学界的有心者发现,在当今法学家中。有几位出生于1930年前后的法学家特别引人注目。其中既有刑法学家高铭暄、王作富,也有诉讼法学素陈光中、江伟,还有法理学家郭道晖,更有民商法学家江平、王索福。他们被媒体趣称为“80后”教授。  相似文献   

6.
《民主与法制》2013,(16):51-51
2013年5月10日,在中国法学会一楼报告厅举办了“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活动新闻发布会”。“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是经中央批准的全国法学界的最高荣誉奖项。通过评选表彰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半月备忘     
“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明年继续开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日前对“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作出批示,他强调明年要继续开展这项活动并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司法部、中国法学会联合举办的“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  相似文献   

8.
2002年获第八届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基金奖,2003年获司法部“优秀法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04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008年获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当选首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今年又获评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这个人就是张生,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9.
王涵 《民主与法制》2014,(17):46-47
2014年5月4日,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申卫星被授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申卫星,男,山东日照人,1970年4月出生。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清华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德国科隆大学、弗莱堡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富布莱特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10.
围绕着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纷纷推出的“刑事和解”举措,在理论界也出现了赞成和反对两种声音。2007年1月22日,在第二届“中国青年法学家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高明暄教授指出,欲将刑事和解制度从程序上予以规范,最佳的选择还是上升到立法层面。  相似文献   

11.
王涵 《民主与法制》2014,(15):20-21
2014年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的获奖名单中同时出现了三位女性的名字,这是自1995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活动启动以来前所未有的。而王万华就是这三位法学界优秀女性代表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2.
祖籍安溪县金谷镇美洋村官岭的罗豪才,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著名的法学家和中国致公党的领导人,被人们称为“人民法官”、“侨界领袖”。  相似文献   

13.
论法学家的人格王卫国公元12世纪,由意大利波罗尼亚大学开始,欧洲各国的大学纷纷开设罗马法课程。学生毕业后从事法律职业,就把他们从大学里辛勤学来的罗马法运用于实践。于是便形成了一种日益增长的社会力量,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法学家等级”。随着法学家等级的形...  相似文献   

14.
5月4日,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颁奖大会在京举行,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罗培新庄重地登上领奖台,成为了本届“十杰”最年轻的获奖者。  相似文献   

15.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4,(28):10-14
改革开放的第36个年头,中国法冶建设“渐入佳境”。实现“法治”已经成为全社会最大的共识,以何种方式推进法治,凝聚共识,关系到社会共同体和民众生活的现在和未来。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一场代表目前法学界法律界最高水平的学术盛会——第九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在这场中国法学会主办的最高学术论坛上,徐显明、江必新、信春鹰、李林、王利明、吴志攀、应松年、马怀德、王振民、叶静漪、孙佑海、王灿发、王树义、王新清、季卫东、顾培东、范愉、卞建林、胡建淼、刘春田、张守文、李曙光、沈国明等二十多位法学家对中国法治现状进行“望、闻、问、切”,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中国法治的构想,并对法律人的使命提出独到的见解和期待。  相似文献   

16.
部委信息     
中宣部等四部委:启动为期三年的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司法部和中国法学会联合举办的“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近日在北京启动。为期三年的“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主要面向广大党政干部、政法干警、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在校大学生等。今年的活动将在新疆、青海、陕西、内蒙古、广西等西部地区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举行。举办“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是法学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法学工作者走出…  相似文献   

17.
史尚宽是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者之一,中国民法第一人。史尚宽倡导“参以各国法例”、“准诸本国习惯”,其社会本位的立法思想及其理论和实践促进了中国物权法由传统到现代的成功转型。其参与立法的《中华民国民法-物权法编》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至今仍被大量引用,成为连接中国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总结历史经验、吸取集体智慧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提出了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等重要原则。著名法学家陈南益先生认为,邓小平同志这四句话通俗易懂,明确完整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法制在内容上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二十年前收养儿子,二十年后将儿子告上法庭时才知收养不符合法律规定。但多年的父子之情能否在自己晚年争取到“儿子”一定形式的扶助?河南省三门峡市一起父告子纠纷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同时,也引起法学家的关注。在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候,如何构筑农村养老“防洪堤”?  相似文献   

20.
“没有任何行为比起法官的徇私枉法对一个社会更为有害了。”西方著名法学家道格拉斯的这句话,直到今天,对我们依然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