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沙 《台声》2007,(11):33-36
9月21日,侦办民进党“四大天王”“特别费案”的台湾“最高检察署特侦组”召开记者会发布侦查终结:吕秀莲、游锡垫与陈唐山3人,利用职务任内的办公室职员收集消费的统一发票,犯了统一报销“首长特别费”,触犯了“刑法”“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诈取财务罪”,遭到起诉,而2008年民进党参选人谢长廷、苏贞昌均全身而退,不被起诉。  相似文献   

2.
《台声》2007,(3):16-17
马英九因“特别费案”被起诉后,民进党是“亦喜亦忧”。“喜”的是马英九在绿营眼中,原本是一位“打不倒的对手”,但因“特别费案”大伤元气后,瞬间强化了“四大天王”的自信,“四大天王”就是要靠“追打马”来创造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张文生 《两岸关系》2007,(11):27-29
"正常国家决议文"是民进党内政治路线激进化和党内政治斗争剧烈化的产物。原民进党主席游锡虽然在党内初选中挫败,但是选后仍然挟持"正常国家决议文"的构想试图维系其个人的政治影响力。然而形势比人强,随着游锡因特别费案被起诉而辞职,民进党内逐渐形成以"扁长体制"为特征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7,(6):108-109
据台湾媒体10月26日报道。台北地方法院作出决定。于11月19日首次开庭审理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吕秀莲所涉及的“‘特别费”案,前民进党主席游锡垄与原陈水扁幕僚长陈唐山的“特刖费”案也将分别于11月26日、12月3日开庭审理。  相似文献   

5.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3):14-14
台北地检署2月13日宣布起诉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岛内政坛引发强烈的连锁震动。而马英九迅速宣布辞掉国民党主席职务,并同时宣布参加2008年台湾“总统”选举,一下子戳破了议论纷纷的两大悬念。国民党及泛蓝阵营从传出起诉消息,到马英九宣布参选“总统”,经历了从愤怒到组织反击的迅速调整,民进党阵营这一天却十分兴奋。媒体分析称,这将是对马英九及国民党中央的巨大考验,国民党要赢2008年“大选”,就必须先过这一关。而事态发展下去,也未必就不会烧到民进党。“特别费”调查将成为今后蓝绿两大阵营拼杀的另一主战场,未来的一年台湾将充满动荡。  相似文献   

6.
《台声》2007,(4):51-51
同样是市长.同样因“特别费”遭到检调机关的调查.在同一套法律之下.前台北市长马英九因“特别费”案遭起诉.而被另一笔“特别费”缠身的台南市长许添财却因“罪证不足”未被起诉。一时间,台湾司法“双重标准”.“不公平”的质疑声浪席卷全岛。  相似文献   

7.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高等法院10月12日开庭审理前台北市长马英九“特别费”案。检方认定马英九涉嫌利用职务机会诈取财务.以及涉嫌公务背信。  相似文献   

8.
《黄埔》2016,(1)
正马英九因"特别费"案被起诉后,国民党面临群龙无首的境地,吴伯雄以其顾全大局的意识、良好的协调能力,成了挽救危局的不二人选。68岁的吴伯雄代理国民党主席,其重任可谓老骥伏枥。他在选前表示将做强势党主席,忍辱负重,促成"马王配",至少促成"马王合",争取打赢"立委"与"总统"两场选战。这是一项难度极高的政治调解,需要极为细腻、圆通的政治手法,方能收一时之功,也才能成就国民党在2008年"大选"获胜。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7,(5)
4月17日,马英九“特别费案”第二次开庭。与4月初“特别费案”首次庭审时。马英九因为有生第一次成为被告,紧张到坐错位置相比,此次他在法庭上的表现显得信心十足。同样令人耳目一新的还有法庭外蓝营“立委”与“挺马”民众筑起的“护马防线”,它向外界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在经历了“特别费案”的痛苦震荡后,蓝营不但已经摆脱了最初被动挨打的尴尬境地,而且在充当马英九“坚强后盾”的共识下重新团结起来。岛内分析人士认为,马英九的“特别费案”危机很有可能成为泛蓝2008选举的能量和转机。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在民进党控制的司法体系下,马英九被“冤判”的可能性依然不能排除。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8,(23)
正"绿地"变"蓝天"台湾民众用脚投票"绿营大本营"成"蓝营新阵地""韩流"席卷台湾"六都":国民党3席,民进党2席,无党籍1席16县市:国民党12席,民进党4席蔡英文辞去民进党党主席11月24日,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进行投票,选举产生22个县市的县市长、议员,以及乡镇长、村里长等。据台湾当局"选务部门"的票数统计,在22个县市长中,中国国民党获15席,民进党获6席,另有1席为无党籍。据台湾媒体报道,11月24日晚间,蔡英文宣布辞去民进党党主席职务,  相似文献   

11.
台情扫描     
正民进党两岸政策玩弄两手策略近期,民进党在持续制造两岸对立,阻挠、限制两岸交流的同时,大打"人权牌""柔情牌",充分暴露出逆势而为却色厉内荏的丑态。一方面,疯狂诬蔑、诋毁大陆,不断煽动对大陆的敌意。首先,针对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暂停,蔡英文及其办公室、陆委会和民进党均口出恶言,对大陆乱扣"以经逼政""干预选举"的大帽,称"观光不应政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13)
正民进党上台已满一个月,在行政决策上颇多首鼠两端、摇摆不定,但在"去中国化"上却精心布局,"果敢"有加。5月31日,民进党当局屁股还没有坐热,即以"行政院"公告"教育部令",废止2014年2月10日号令修正发布的"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要",并决定撤回对"太阳花学运"中冲入"行政院"民众的起诉。尽管民进党对此轻描淡写,声称与"去中国化"没有关系,但这恰恰暴露出其一以贯之的政治算计。教科书是影响青少年思想观念、形塑青少年政治  相似文献   

13.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4):47-48
过去一个月,台湾地区政局仍然乏善可陈,蓝绿阵营还是在为了年底的“立委”选举及明年的“大选”合纵连横,攻防动作不断。正当马英九因“特别费”案进入庭审阶段之时,台南地检署公布的一份起诉书,如同一场“及时雨”,给未来马英九的法庭辩论提供了最好的理由。不过,民进党当局仍将千方百计地利用其所掌握的行政权力,加紧干预司法部门下一步的行动。可以预见的是,在台湾,未来司法独立性的空间会随选情加温而进一步受到挤压,“特别费”案作为政治斗争的本质也将越来越突显。  相似文献   

14.
正近段时期,台湾民进党当局及"台独"势力大搞"台湾正名",推动"制宪公投",在"台独"绝路上"飙车",这是极不理智,也是极其危险的。一、"台独"分裂势力推动"台湾正名""制宪公投","谋独"行径花样百出民进党当局多次大放厥词,升高"台独"调门,针对国民党籍"立委"关于"台湾不是一个国家"的言论,台行政部门负责人苏贞昌恶言攻击,台行政部门发言人在脸书上公然叫嚣"台湾当然是国家,名字叫台湾"。民进党"立委"炒作所谓"台湾正名",要求将  相似文献   

15.
原台北"市政府"副秘书长、现投入国民党台北"市长"候选人马英九阵营的单小琳,日前质疑台北"市政团队""贪赃枉法",不料又有议员抖出台北"市长"陈水扁核心幕僚马永成"喝花酒"事件。消息传出后,其他党派的"立委"、"市议员",就马永成"喝花酒"问题进一步提出其他质疑。民进党陈水扁阵营眼看情况不妙,紧急作出决定,立刻要马永成辞去"市府"副秘书长及陈水扁竞选总部的职务,以求"舍车保帅",将损害降到最低。台湾的公娼和花酒场所,虽然都是那么一回事,但"花酒"极为豪华,其场所非一般人进出之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7,(4)
正@台声杂志官方微博本期话题#民进党将台币"去中国化"#日前,民进党有人准备提案,要求取消新台币纸钞上的孙中山与蒋中正的头像。外界解读为这是民进党当局推行"去中国化",连钞票也要"去中国化"。民进党的这一番"良苦用心"也得到台湾民众"热情响应",文创产业发达的台湾瞬间"设计力大爆发",脑洞大开的台湾网友争相设计出多款让民进党永远"看不腻"的"新"台币,"贪扁一家"、蔡英文、陈菊全部出现,特别是台湾网友将蔡英文和  相似文献   

17.
正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民进党当局一方面一边倒依附、勾连美国特朗普政府,试图"借疫谋独""借疫反中",另一方面大肆炒作所谓台湾"防疫神话",鼓吹台湾是东亚乃至全球"防疫模范生""世界需要台湾经验"等。数字上看,台湾没有沦为重灾区,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其种种所谓"防疫神话"不过是人为虚构出的泡沫。所谓"防疫神话"实为无根之水、空中楼阁截至5月17日,约2300万人口的台湾新冠肺炎患者确诊440例,死亡7例,民进党当局和绿营媒体正是借此  相似文献   

18.
台情扫描     
<正>民进党一意孤行升高两岸对抗近来,民进党和台湾当局肆意攻击大陆,加紧限缩两岸交流,意在煽动两岸敌意,贩售战争恐吓,以转移民众对其施政不力的关注,捞取选举利益。苏贞昌等民进党头面人物频频发出"扫把抵抗大陆""大陆假消息操弄舆论"等荒谬言辞。台"国安会"制定禁用大陆通讯产品的方案。大动作召开"国家安全会议",以"强化台湾安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台湾弊案连连,民进党陷入危机之中.陈水扁为了转嫁危机,转移视线,变本加厉地在军事上做文章,强化"以武拒统",加快"台独"军事冒险步伐.  相似文献   

20.
金奕 《两岸关系》2007,(9):22-24
8月14日,国民党2008年候选人马英九的"特别费案",历经台北地方法院4个多月的审理,一审宣判无罪。这一判决结果对台湾2008年"大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如果马失去候选人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