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明确规定: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的,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有关单位和人员不得拒绝.这一规定明确了身份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地位: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证明公民身份的证件。然而,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身份证法,却在劳动部门的规定面前失去了法律效力。因发现档案中年龄记载有误,区百货公司女工谢亚鸣要求将档案里的农历出生日期,改为身份证、户口簿上的法定日期,遭到了劳动部门的拒绝《答复》,理由是部门规定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谢亚鸣出生时间以本人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即1956年12月为准.档案中最早的招工政审表记载的出生时间只有年,月,连具体哪天都没有填写,为什么就不能依法更改过来呢,谢亚鸣将黄山区劳动局告上法庭,要求撤销黄山区劳动局的《答复》,两审法院均以《答复》对她并未产生实质影响为由,驳回了她的诉讼请求。由于法院没有撤销黄山区劳动局的《答复》,对谢亚鸣的实质影响很快就产生了。在终审判决三个月后,与居民身份证法相冲突的劳动部门的部门规定占了上风,黄山区劳动局依据档案记载年龄,强令不满50周岁的谢亚鸣退休…...  相似文献   

2.
居民身份证对于证明居民身份,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作用十分明显。但是,当前司法实践中,这一作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身份的证据往往被忽视而没有收集,即使收集了,有关法律文书也忽略记载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身份证号码,这种做法应予改进。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身份证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已有原则规定。《居民身份证条例》第十条规定,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和被劳动教养的人以及被羁押的人,已领取居民身份证的,由执行机关按照规定收缴其居民身份证,释放或者解除劳动教养…  相似文献   

3.
张世强 《中国司法》2005,(2):105-105
身份证书是证明公民法律主体身份及其社会关系的各种书面文件的总称,如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护照等。它对于表证民事主体身份及其相关权益意义重大,故在许多国家的民法典或其它法律规范中多有规定。如《法国民法典》第二编"身份证书"共设64条规定了出生证书、死亡证书、结婚证书、有关军人与海员在某些情况下的身份证书、出生在外国、取得或恢复法国国籍的人的身份证书以及身份证书的更正等具体制度。《意大利民法典》也在其第一编"人与家庭"之第十四章  相似文献   

4.
6月28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居民身份证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居民身份证法》全文约3000字,共5章22条,分为总则、申领和发放、使用和查验、法律责任和附则。《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居民身份证是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的证件。凡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都应当依法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也可以依法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现役的人民解放军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同样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解读1 公民身份号码终身不变《居民身份证法》规定,…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读者》栏目: 我是一名在外求学的中学生,我身份证上的姓名是错误的,而且错得很离谱,带有侮辱性.目前,我身份证上登记的名字是“罗本二”.我去发放身份证的派出所进行更改,工作人员说不能改,我该怎么办? 一名读者 2014年12月 法律解答 解答人 解答人:杨莉莎(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 同学,你好! 身份证上登记显示的姓与名一般具有对外的公认力和有效性.众所周知,身份证件是体现我国公民身份信息的有效证明文件,具有唯一性.据《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国公民,在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期间,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证的,可以申请领取临时居民身份证。第三条临时居民身份证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第四条临时居民身份证式样为聚酯薄膜密封的单页卡式,证件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尺寸,彩虹印刷,正面印有证件名称和长城图案,背面登载公民本人黑白照片和身份项目。第五条临时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证件的有效期和  相似文献   

7.
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实施以来,居民身份证作为一种证明中国公民户籍及身份的有效证件,大大方便了群众.为加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随之而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伪造的身份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给社会和人民群众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临时身份证与正式身份证具有相同效力,但其制作工艺较正式身份证简单,因此往往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伪造.本文介绍几种临时身份证的伪造及检验方法,供同行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居民身份证的编号使用公民身份号码。 户口登记机关在为公民办理出生登记时,按照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为公民编制公民身份号码。 第三条 居民身份证式样和制证工艺以及申领居民身份证应当填写的《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公民身份号码编号工作使用的《公民身份号码顺序码登记表》,由公安部制定。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居民身份证的编号使用公民身份号码。 户口登记机关在为公民办理出生登记时,按照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为公民编制公民  相似文献   

10.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申领和发放 第三章 使用和查验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 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相似文献   

11.
信息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权威的身份证明,由公权力介入推行的身份证明制度满足了这种需要,并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但是只有通过法律规制明确公民个人信息自决权,并设定政府不侵犯和保护个人信息的责任,才能真正发挥身份证证明身份的权威作用.我国日前身份证法律规制的弊端在于政府没有履行必要的个人信息保护职责,公民的个人信息主体地位缺失,导致了政府滥用职权和个人权益受到损害.所以必须以保护个人信息为核心完善我国的居民身份证法律规制制度.  相似文献   

12.
被告人在未能补办遗失居民身份证的情况下,雇佣他人以本人的真实身份资料伪造居民身份证,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行为,虽然违反身份证管理的法律规定,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应认定不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13.
[公布机关]国务院[文(令)号]第510号令[公布日期]2007·10·21[类别]行政法·公安[施行日期]2008·1·1第一条为了规范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的申领和发放,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的申领和发放,适用本办法。第三条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长期固定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第四条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内容,以本人档案记载内容和公安机关编制的…  相似文献   

14.
卢程 《法制与社会》2010,(15):56-58
购买伪造的身份证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是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需要;向制假者提供身份证信息并要求购买该伪造的身份证的行为不能根据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理论认定为伪造居民身份证罪的教唆犯或者帮助犯是对向犯理论的当然适用。向制假者购买身份者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而是一般违法行为,但利用伪造的居民身份证从事其他活动触犯刑法的,则另行处理。  相似文献   

15.
高原 《政府法制》2011,(34):13-15
"1984年8月30日晚,我第一个领到了居民身份证,成为十多亿国人中第一个领到身份证的公民。"中国"一号公民"、中国歌剧舞剧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单秀荣一直记得27年前的那个夜晚。当晚,北京市朝阳门内大街,文化部宿舍大院内张灯结彩、鞭炮齐鸣。公安部、北京市发证领导小组、北京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在这里举行了中国首批居民身份证颁发仪式,380名居民成为中国第一批居民身份证的持有者。  相似文献   

16.
我国2004年颁布的居民身份证法为第二代身份证的推行提供了充分的权利基础,但是其立法条文过于原则、模糊以及身份证在作为身份证明、使用安全和侵权救济等方面存在制度缺失。因而为完善我国身份证立法,文章提出了界定身份证的性质,提高身份证的权威性,保障公民信息隐私权、修改权,增加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责任和公民的救济程序,将侵犯居民的身份证信息隐私权和人身计划权纳入到我国行政诉受案范围等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商务与法律》2006,(5):47-47
尼泊尔议会2006年10月21日通过了政府提交的2006公民法草案。新公民法规定如下:1990年4月13日之前在尼出生、并在尼拥有永久性住所的人,可以成为尼泊尔公民;16岁以上的人,只要其父母一方是尼泊尔公民,都可以凭相关文件,如父母或近亲属的身份证、本人的出生证、村或市政府的介绍信或土地证等,获得尼公民身份;外国妇女与尼泊尔公民结婚后,只要定居尼泊尔,并放弃原国籍,也可获得尼泊尔公民身份。尼泊尔原有法律规定,只有父亲是尼泊尔人,孩子才能获得公民权;母亲是尼泊尔人但父亲是外国人的孩子则不能获得尼泊尔公民资格,他们仅享有居住权,但不能工作和拥有企业,也没有财产权。  相似文献   

18.
李香梅 《河北法学》2001,19(3):84-85
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 ,社会有了很快的发展 ,人口流动急剧增加 ,据专家推算 ,全国每日的流动人口量 ,1978年底不足 150 0万人 ,1985年已经达到 50 0 0万人 ,目前已达到 80 0 0余万人。同时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不断完善 ,社会中需要鉴别公民真实身份的必要性越来越明显 ,居民身份证就是适应这种要求而产生和发展的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对境内16周岁以上公民统一颁发的 ,公民个人持有的、具有证明公民身份效力的法定证件。居民身份证有着多方面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证明公民…  相似文献   

19.
身份证--公民自我保护的凭证,被喻为公民的护身符.<居民身份证法>的出台,不仅将公民权利的保护上升到了一个高度,同时也使我国对居民身份证的管理向法制化、现代化、规范化迈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实践中遇到过一批涉嫌伪造居民身份证罪的案件:犯罪嫌疑人采取“提供本人照片 ,出资让他人伪造身份证”的方式,以每个二三十元到最多500元的不等价格购买伪造的居 民身份证(以下简称伪造的身份证);部分犯罪嫌疑人还意图利用伪造的身份证实施一定的 违法犯罪行为(如盗窃、诈骗等),还有一些犯罪嫌疑人则利用伪造的身份证掩饰其真实身 份进行合法活动,如旅游、住宿等。对这些案件如何定性、是否构罪,在司法机关之间、司 法人员之间产生了分歧。为此,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关于伪造居民身份证罪的规定世界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