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技术合同的种类和适用法律在技术合同法未实施以前,各种技术贸易的合同一般都适用经济合同法.在技术合同法实施以后,技术合同就不适用经济合同法,根据技术合同法的规定,技术合同的种类是: 技术开发合同(1)委托开发合同(2)合作开发合同; 技术转让合同(1)专利权转让合同(2)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3)专利实施许可合同(4)非专利技术转让合同; 技术咨询合同; 技术服务合同. 上述四大类技术合同的名称是《技术合同法》规定的规范性名称.  相似文献   

2.
技术合同是指法人之间、公民之间、法人与公民之间就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所订立的确立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全国人大第六届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于今年1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将技术合同分为三大类共八种:一是技术开发合同,指当事人之间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及其研究开发所订的委托开发合同和合作开发合同,二是技术转让合同,是指当事人就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非专利技术的转让订立的合同;三是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技术合同的标的是无形的知识形态的商品,技术交易涉及知识产权的保护、技术成果的分享、开  相似文献   

3.
技术转移是依据技术合同进行法律制约的,而合同是一种契约,是种通过技术转让方与技术受让方共同协商,依法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保证技术转移顺利履行的法律文件。一旦出现纠纷.引起诉讼,该法律文件必然成为双方解决问题的重要根据,是认定事实、确认责任和定案的重要证据。所以,在技术转移活动中,一定要重视签约合同中的每一个条款。 我国技术合同法规定了四种基本技术转移类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相应于技术转移活动产生四种基本技术合同,其中涉及原知识产权问题有专利、版权、计算机软件和商标,还有技术秘密和商业…  相似文献   

4.
仇毅 《法学》1987,(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是一部规范技术商品的流通秩序、确认技术商品交换准则的新型的法律。笔者仅就该法在形式及条款中出现的一些不妥之处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技术合同法》的整体布局欠统一。将在今年1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是由七章五十五条条文构成的。其中,该法第五章“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的章题在立法风格上无法与第三章和第四章的章题相统一,因而“破坏”了整部法律的文字布局和内容逻辑上的有机统一。使人对该法的整体统一产生疑惑: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是同种类型的技术合同,还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技术合同?如果是属于同  相似文献   

5.
技术咨询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顾问方),利用自己的知识、技术、经验和信息,就特定的技术项目为另一方当事人(委托方)完成咨询报告、解答技术问题、提供决策参考而订立的技术合同。我们对技术合同法所称的“技术咨询”一词可以采用广义的理解,即技术咨询不仅仅指的是对某个特定技术项目进行论证、预测、分析、评价,而且也可以引伸到有关“软料学”的研究活动之中。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发展而逐渐形成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其主要特征已为人们公认,即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各级各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把科学引入决策的过程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和手段,采用民主、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技术市场的开放和科技法制的逐步建立,司法机关和技术合同仲裁机构受理的技术纠纷案例也日渐增多。其中当事人对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中的技术争议是常见的技术纠纷案件,这类案件的处理往往需要通过技术鉴定才能确定该技术是否“合格”。因此技术鉴定对处理技术争议案件起着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作用。现就处理技术争议案件中的技术鉴定问题作初步探讨。一、实践中有关技术争议鉴定存在的问题1.未经鉴定的技术能否转让?该技术转让合同是否有效?在技术争议纠纷中,技术合同当事人的一方(受让方)往往以对方提供的技术“未经鉴定”  相似文献   

7.
与其他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的风险责任问题相比,技术合同纠纷案件中的风险责任问题更为突出。这是因为,一项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一项技术咨询决策的实施,一项特定技术问题的处理,往往是成功与失败并存。为了保护科学技术和开发和应用,必须正确处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中的风险责任问题。 技术合同纠纷案件中风险责任的认定 技术合同的风险是指技术合同订立后,非因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而发生技术合同标的(即科技成果)本身全部失败或部分失败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是目前人类认识水平的极限造成的。技术合同风险主要表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遇到了这样一起技术转让合同纠纷案件:被告某经济技术咨询办公室受某市材料工程研究所之托以合同甲方的身份,将该所所有的“ZK-9多功能金属处理液”非专利技术成果转让给乙方即技术受让方共包装制品厂。后因该项技术不成熟,原告某包装制品厂向某市法院起诉,法院判决被告某经济技术咨询办公室向原告负连带赔偿责任。法院的判决对不对,被告应否承担连带责任,处理过程中分歧较大,现将本案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与大家共同研究。一、实情1988年7月,某经济技术咨询办公室与某市材料工程研究所签订了一份委托前者宣传、转让后…  相似文献   

9.
关于侵害他人技术成果的技术合同的效力及法律责任,合同法第三百二十九条规定:“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或者侵害他人技术成果的技术合同无效。”第三百五十三条规定:“受让人按照约定实施专利、使用技术秘密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由让与人承担责任,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笔者拟就侵害他人技术成果的技术转让合同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对上述法律规范进行分析与检讨。一、侵害他人技术成果的技术转让合同的效力根据合同法第三百二十九条规定,该类合同应认定为无效合同。合同法的规定对维护技术市场秩序、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有…  相似文献   

10.
动态     
按照国科发政字犤2001犦244号“关于印发《技术合同文本》的通知”要求,我会统一印制了“技术开发(委托)合同”、“技术开发(合作)合同”、“技术转让(专利申请权)合同”、“技术转让(专利权)合同”、“技术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技术转让(技术秘密)合同”、“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等8种《技术合同文本》。该本文充分体现了新合同法的基本要求,内容翔实、条款完备、印制规范,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的、具体的规范。该文本是由科技部编制并推荐使用的文本,积极提倡和引导、推荐技术交易当…  相似文献   

11.
技术合同属于广义的民事合同范畴,因而技术合同当事人违约责任的承担必然要遵循民法当事人所应承担违约责任的一般原则。但是,技术合同主体、客体及内容上的特殊性又决定了技术合同违约责任自身的特点,即技术合同的违约责任是一种有限责任,约定责任;是以过错责任为原则,以无过错责任为补充,实行过错推定的责任。一、技术合同的违约责任是一种约定责任“技术合同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反合同时,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反合同而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技术合同的约定责任区别于经济合同的法定责任。“经济合同法”第35条规定:“当事人违反经济合同时,应向对方支付违约  相似文献   

12.
论仲裁协议     
我国技术合同法规定,技术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据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技术合同法关于协议仲裁的规定,是技术合同仲裁的一大特点,是技术合同仲裁与经济合同仲裁主要区别之一。本文拟就仲裁协议的概念、法律特征、有效条件及其效力问题作一粗浅地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技术合同仲裁与执行的关系 技术合同仲裁是技术合同仲裁机构运用仲裁方式,对技术合同所发生的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公断,在权利义务方面作出裁决的活动。技术合同仲裁实行一次裁决制度。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对仲裁决定不服的,可以请求上级或者原仲裁机构复议一次。复议的仲裁决定是终局的,当事人应当在仲裁决定规定的期限内自动履行仲裁决定。当事人一方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仲裁决定,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而仲裁决定的执行是人民法院根据享有权利一方当事人的申请,人民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有关执行的规定,强制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履行生效的仲裁决定所确定的义务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与相关法律的关系及其协调吕国平技术引进合同属于技术合同,也属于《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的涉外经济合同,因而,《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与《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都应当相协调。一、《条例》与《涉外经济合...  相似文献   

15.
在技术可以成为独立商品的时代,《民法典》的技术合同规范有明显进步,它们吸纳并补充、完善了《合同法》“技术合同”章的规定,特别是增加了技术许可合同类型并对其与技术转让合同分别进行了界定,调整了相关条款的表达及法律用语,使它们更符合技术市场发展的规律。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如重要概念的定义及相关条款有待完善。首先,应在指导理念上,充分注意技术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特征对技术合同带来的影响。其次,应对“技术转让合同”和“技术许可合同”相关条款表述不够准确之处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来完善,以体现出二者本质区别;补充完善技术合同长期合作之特性带来的相关附随义务的规定,完善扩大技术合同适用范围及突出技术许可合同的地位并丰富其规范的内容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有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除此之外,民法通则、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铁路法、海商法、担保法、保险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也作了有关合同的规定。但是,随着搞活和开放,合同纠纷日益增多。当前,我国在合同法律制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违约责任等方面,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的某些规定较为原则,在经济贸易活动中以及审判实践中有的还无法可依,三个合同法的某些规定也不一致;二是在实践中利用合同形式搞欺诈,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情况较为突…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一条规定:“合同一方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并不得牟利。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国家批准的合同,需经原批准机关批准。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原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这一规定,不仅为合同当事人之间转让合同规定了行为准则,也为人民法院正确处理合同转让纠纷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在民事活动和司法实践中正确执行这一规定,对于促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实施条例》中都规定了技术合同双方当事人发生争议时,可向国家规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这是解决争议的途径之一。经国务院批准1991年1月21日国家科委发布了《技术合同仲裁机构管理暂行规定》,6月25日又发布了《技术合同仲裁机构规  相似文献   

19.
为了鼓励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我国对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在财政、信贷、税收、奖金等方面采取扶植的政策。《技术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27条规定,“技术合同经认定并登记后,当事人可以凭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出具的技术合同登记证明,向有关专业银行申请科技贷款,向税务机关申请减免税收。”国务院《关于技术转让的暂行规定》第6条对技术转让的税收也有优惠的规定。因此,有些合同的当事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签订合同时往往把凡是与知识、技术经验和有关的合同都称作技术合同。法院在处理案件时,鉴于绝大多数都适用《经济合同  相似文献   

20.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与限制□吴希凤合同解除权行使的依据一、法定依据。我国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都对合同解除的法定事由作了规定,主要有:1不可抗力。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订立合同时作为合同基础的客观情况应该继续存在,一旦发生无法防止的外因如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