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广泛交流的背景下,毒品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目前毒品犯罪发展态势迅猛,治理毒品犯罪面临着意识形态分歧、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协作乏力等现实难题。有效防控毒品犯罪,可试采用强化毒品治理意识、加强毒品治理的协作化水平、优化毒品治理路径等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2.
国际毒品犯罪形势加大了我国毒品犯罪防控压力,也对我国毒品犯罪的种类、形式、手段、分布产生影响。超大城市毒品犯罪整体下降,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为主,新精神活性物质等新型毒品占比增加,中心城区毒品犯罪案件占比相对校多,但存在总体数量减少和向郊区转移的趋势。检察机关参与毒品犯罪治理面临从传统的依托刑事检察职能的“打击”逐渐走向四大检察综合履职的“治理”和从打击供应为重点向打击供应和需求干预并重的两个方面转变。从“供给侧”治理毒品犯罪面临国际毒品犯罪激增压力和依法严厉惩治毒品犯罪“边际效应递减”困境;基于毒品刑事犯罪案件办理面临新毒品种类增多和贩毒方式转变所带来的查处难、取证难等挑战;从“需求侧”探索毒品犯罪治理路径面临更重任务。应借助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建立对毒品犯罪的全链条打击模式;依法严厉惩处毒品犯罪同时,从“需求侧”开展毒品犯罪治理;加大对新型毒品犯罪和利用网络实施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大对毒品替代物质的监管力度,建立涉毒品犯罪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毒品问题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破坏社会治安的头号问题."严打"作为我国传统的毒品问题的治理模式,事实证明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起到遏制毒品犯罪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毒品问题的治理模式,通过对毒品问题的综合治理,抑制毒品市场的扩展,切断毒品的供求链,有效控制毒品问题.  相似文献   

4.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毒品管制法规 ,从事与毒品有关的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和公民身心健康的活动 ,依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依法查禁毒品 ,严惩毒品犯罪 ,这是因为毒品给人类文明和社会安全带来触目惊心的严重危害。我国确定“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禁毒方针 ,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治理毒品犯罪关乎社会的稳定 ,民族的生存 ,国家的强盛 ,因此 ,有效打击毒品犯罪等于遏制了一大批犯罪问题的上扬 ,是治理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我国毗邻"金三角"和"金新月"两大世界毒源地,周边被一条长长的毒品带包围,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对毒品犯罪的治理任重而道远。毒品犯罪的国际性、职业化、输出性、暴利性以及毒源地居民的贫穷性和封闭性等特征,决定了治理毒品犯罪必须在强化国际反毒合作的前提下,重点抓好三个环节,即通过对毒源地国家的援助,实施"替代性"措施,从源头上减少毒品流通环节的上游供给;充分发挥打击职能,培养训练出一支业务过硬的缉毒队伍,严打毒品犯罪;同时严格控制和净化毒品消费市场,通过广泛宣传毒品的危害及预防知识,使禁毒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有效遏制毒品消费市场的需求,进而达到遏制毒品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吸毒问题是困扰当今世界各国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我国吸毒人员数量大约以10%的速度增长,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许多问题,因毒致贫、因毒致乱等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与国家的重视。调研发现,治理毒品问题必须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其核心是萎缩毒品消费市场和减少毒品消费群体,其关键是源头治理,重点是解决需求侧的问题。我国应充分运用大数据,着重从创新毒品宣传教育、社会治理方式、打击毒品犯罪等方面对毒品进行深度治理。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以来,受国际毒潮的侵袭,我国毒品问题死灰复燃.在短短二十年时间,就由刚刚开始的过境贩毒为主、危害西南局部地区,发展到过境贩毒与国内毒品消费并存,危害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局面.随着毒品案件上升的势头,侦破毒品案件的策略和手段与日益复杂的毒品形势极不适应.只有充分认识毒品案件的特殊性,不断研究毒品犯罪的新规律、新特点,及时调整侦察对策,才能更加有利地打击毒品犯罪,减少其他刑事犯罪,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毒品犯罪活动具有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危害性,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当代我国有组织毒品犯罪活动不断发展变化,毒品问题愈发严峻,毒品犯罪组织的结构形式和运作模式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所产生的犯罪能量日益扩大,对我国缉毒侦查工作造成极大的挑战。有必要系统分析我国毒品犯罪的成因及有组织毒品犯罪活动的嬗变过程,在深刻发掘毒品犯罪本质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有组织毒品犯罪的侦查策略。  相似文献   

9.
反毒品犯罪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严厉打击”并没有带来毒品犯罪的必然减少。“严厉打击”理念下反毒品犯罪存在许多缺陷,需在反毒品犯罪问题上进行理性选择,加强国际合作,完善我国反毒品犯罪的立法,提倡综合治理,实现反毒品犯罪的战略执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倡导反毒品犯罪的“全民战争”。以实现禁绝毒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我国毒品问题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出现,滋生毒品问题的社会原因依然存在,做好禁毒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社会政治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要加强禁毒宣传引导工作,二要探索禁毒工作的机制,三要提高发现毒品犯罪的能力,四要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五要加强禁毒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与世界毒品犯罪立法比较 毒品在世界范围泛滥成灾,毒品犯罪成为当今社会全球性的严重犯罪,极大地威胁着国际社会的安全与发展,已引起各国政府的严重关注。因此。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普遍重视加强禁毒立法。据介绍,世界上已有数十个国家或地区制定了专门的禁毒法或者在刑法典中专门规定毒品犯罪。中国在1979年刑法典有关毒品犯罪的规定和《关于禁毒的决定》(以  相似文献   

12.
毒品犯罪是在毒品犯罪人特有的犯罪心理作用下,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因素影响下实施的。因此,对于毒品犯罪的预防应从分析犯罪心理的特征入手,同时考虑滋生毒品犯罪的社会环境因素,找出相应预防打击对策。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禁毒战略新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搞好 2 1世纪的禁毒工作 ,必须重新审视国际国内毒品犯罪的新趋势、新特点 ,重新构想 2 1世纪禁毒工作的战略。一、 2 1世纪毒品犯罪的新趋势、新特点 :(一 )毒品犯罪全球化趋势日益严重 ;(二 )毒品犯罪总量居高不下 ,仍处于高峰期 ;(三 )毒品犯罪格局发生变化 ;(四 )毒品犯罪方式手段更加高智能化。二、 2 1世纪禁毒战略构想 :(一 )禁毒战略指导思想 ;(二 )禁毒战略策略原则 ;(三 )禁毒战略计划框架。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北美地区,加拿大全境以及美国的11个州的大麻全面合法化,其国内毒品形势也因此发生一些变化,并对其他国家造成了一定影响。大麻合法化导致吸毒人数上升、大麻蔓延的速度加快,并刺激国际毒品市场再度活跃,直接加大了各国治理毒品问题的难度。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国也受到一定影响。对此,应提高禁毒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正确认识大麻的毒品属性,做好禁吸工作,严密监控国际、国内毒情,科学预测大麻犯罪形势,加大打击大麻类毒品犯罪力度,全方位严防死守。  相似文献   

15.
毒品犯罪这个危害人类一百多年的白色恶魔 ,与生态污染、核污染共同被视为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三大威胁。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 ,毒品犯罪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因而必须采取多种有效的对策予以遏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毒品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引发的社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犯罪已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 ,分析研究毒品犯罪的现状、特点及毒品犯罪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对于抑制毒品犯罪的蔓延 ,打击由此而引起的各类刑事犯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毒品犯罪总体处于国家可控范围之内,但形势较为严峻。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打击的毒品犯罪案件数、抓获犯罪人数与缴获的毒品量一直呈攀高之势。多年以来,国家展开声势浩大的毒品犯罪治理,结果却是案件越打越多、犯罪人数愈抓愈多。毒品犯罪根源于毒品需求市场的强力拉动带来的畸高利润,同时毒品犯罪供应市场的独特结构与毒品犯罪打击的一些方向性偏差,又共同制约了国家毒品犯罪治理的整体效果。我国治理毒品犯罪无捷径可走,只有降需减供。这就需要扭转目前偏好毒品犯罪打击的评价体系,真正落实毒品预防教育,创新戒毒措施体系,提升与优化国家打击毒品犯罪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的毒品问题已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毒品犯罪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传统毒品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与此同时,以化学合成兴奋剂、致幻剂类为代表的新型毒品却迅猛增长,对我国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安定构成巨大威胁,成为我国打击毒品犯罪的新重点。河北省新型毒品主要有四个特点:贩毒活动多发高发,吸毒人群不断扩大,非法种植屡禁不止等。禁毒工作预防是基础,应从加大预防宣传力度、增强民警工作能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等方面治理我省毒情,为经济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治安形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与世界毒品犯罪立法比较。在全面收集和研究国际禁毒条约与世界各国禁毒立法的基础上,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对毒品犯罪立法的比较研究:一是毒品犯罪的立法体例;二是毒品犯罪的刑事管辖;三是毒品犯罪的罪名结构;四是毒品犯罪的犯罪构成;五是毒品犯罪的刑罚处罚。通过比较研究,揭示出我国毒品犯罪立法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第二部分:中国新刑法典规定的新毒品罪研析。分别对非法买卖制毒原料、配剂罪,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容留他人吸毒罪,洗钱罪等四罪的概念、犯罪构成和刑罚处罚作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毒品犯罪立法中的刑事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犯罪立法主要涉及犯罪圈的划定与刑罚的设置,包括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目前争论最多的是"毒品合法化"问题与吸毒行为的性质认定."毒品合法化"的观点主要是在反思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禁毒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毒品合法化"观点既不科学,也行不通.而吸毒行为不宜作为犯罪处理,因为它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非犯罪化处理符合刑法谦抑原则和人权保障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