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非 《民主与法制》2007,(8X):51-53
2007年6月,在天涯社区.猫扑社区等各大论坛上,平凡、慈祥的“地摊奶奶”迅速走红,成为最吸引网民注意力的热门话题之一。在百度上搜索“地摊奶奶”,相关网页约142万。 “地摊奶奶”到底是什么人?她缘何走上了网络?又为什么能感动众多网友?  相似文献   

2.
事件     
《人民公安》2013,(6):5-5
近日,郑州一网友在微博上传了一段视频:挤满乘客的公交车上,一名年轻女孩因未给一名60岁左右老人让座,被其拽住头发暴打车门开后,老人试图拽住女孩将其拖下车,几名乘客上前将两人分开,、  相似文献   

3.
2010年11月9日《光明日报》刊登杨易的文章,近日,7名中学生在南京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漠视一位老大爷站在身边的事件,被网友拍下并在网上公布,引起了广泛讨论。同时,另一篇“老人给孕妇让座,学生无动于衷”的帖子也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一条新闻在网络上走红。说的是四川成都有位网友“家居曹老师”丢失了自己的爱犬,劳神费力寻觅不着。怎么办呢?这位年近60、即将退休的老人在网上发了微溥,对“送还者”承诺重掰房屋一套。一套房屋是什么代价?这条消息立马引起众多网友关注,有的甚至惊呼“别找工作了,赶快找狗去!”当然,这只是网友搞笑而已。  相似文献   

5.
老太太摔倒讹人事件仿佛成了大陆PM2.5的雾霾天气。先是陌生、再是熟悉,最终仿佛成了常态。从南京彭宇案、郑州大学生李凯强案、天津许云鹤案、广东肇庆阿婆跌倒讹人案、江苏南通飞哥快车公司司机殷红彬救助被撞老人被诬案到四川达州三儿童扶摔倒老人被诬案。许多人困惑不解:从何时起,那些有着奶奶般慈祥面孔的老人们却成了“灭绝师太”?。  相似文献   

6.
2009年2月28日,是冰心奶奶十周年祭日。 每每叫“冰心奶奶”.我脑海里漾起的如沐春晖的温暖和老人那“满蕴温柔”的美丽,心就像要被融化了。  相似文献   

7.
微言     
《民主与法制》2014,(16):58-59
【男孩地铁打奶奶,扇耳光、踢腿大骂:你有病】日前,南京地铁2号线上,一个男孩拿保温杯不停打自己奶奶,嘴里还骂“你有病”。奶奶试图夺走保温杯,小孙子竟给了奶奶一个耳光,还猛踢她的腿……据悉,男孩在家中受宠,这次也许是被说了不爱听的话。怎么拯救“熊孩子”引起网友热议。  相似文献   

8.
黑气球也能飞上天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看到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他们就跑过去,一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玩着。这时在公园的角落里有一个黑人小孩,他很羡慕地看着白人小孩嬉戏,却不敢走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因为他很自卑。等白人小孩跑散以后,他才怯生生地来到货车旁,恳求地问那位老人能不能卖给他一个气球。卖气球的老人温和地说:“当然可以。你要一个什么颜色的?”小孩鼓起勇气说,他要一个黑色的。老人很惊讶地看了看小孩,递给他一个黑色的氢气球。那个小孩开心地拿过气球,小手一…  相似文献   

9.
夏学銮 《时事报告》2011,(11):42-43
最近,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的讨论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有四成多网友表示“不扶”,因为“扶不起”。一件原本简单的事情,现在变复杂了。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回族家庭,祖孙三代,46年如一日地赡养着一位汉族老人,在回族夫妇沙宝勤、韩秀芝相继去世后,他们的子孙后代又接过爱心接力棒,继续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异族“奶奶”,这个尚没有结束的故事在山东陵县感动了无数回汉族群众,谱写了一首真切感人的人间至爱之歌。“奶奶”的来历这位汉族老人婆家姓张,娘家姓李,从小就没有名字,6岁时没娘,27岁时丈夫又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一去就没了音信。多年来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生活很是困难。1956年,时任姜家区副区长的韩秀芝在走访群众时,了解到了她的情况,见她…  相似文献   

11.
《人大论坛》2013,(5):41-41
近日,郑州市区仅存的一座报亭被拆除。一些网友伤感地写下·悼词:“再见,报刊亭;再见,街边小风景;再见,本就苍白无力的郑州精神文化生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郑彦英将此喻为“撕掉了城市的一道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2.
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如皋殷红彬事件后,“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新闻屡见报端,不断拷问着每一个人的道德良知:老人摔倒在地,扶还是不扶?救人者会不会因此引来麻烦?此事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与讨论,有网友直言:“不是我不扶,而是我没钱,扶不起。”人们对搀扶摔倒的老人变得越来越“谨慎”。在敬老节来临之际,本期《观察》邀您一同探讨:该如何对待倒地老人?  相似文献   

13.
一次异国他乡的偶遇。中国小伙宋扬和瑞士籍老人汉斯结下忘年交。宋扬留学8年,和老人朝夕相处8年。宋扬回郑州工作后,老人居然万里迢迢从伦敦来到郑州,只为和宋扬一起生活。2011年春节,郑州市红专路宋扬的家里,78岁的汉斯幸福地吃着中国饺子……  相似文献   

14.
郑州一位普通市民自购净水机,三年来免费为农民工聚集点提供纯净水两万桶,被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送水哥”。不过他为人低调,虽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此事他却始终不肯曝光身份。近日,“送水哥”终于解开心结浮出水面,愿意面对媒体,号召更多人加入到帮助农民工的行动中来。当。送水哥”清贫家境展露于世人面前,“很有钱”的臆测只是个传说。  相似文献   

15.
由于突然而至的高温导致用电激增,郑州出现大面积停电,我国首位飞天女航天员刘洋的父母居住的小区也未能幸免,于是业主打出条幅在路口维权。而网友“慎独小猪”发出微博。  相似文献   

16.
“多亏了这次老年人免费体检,让我及时发现身上存在的毛病,希望今后多开展这些医疗保健活动。”日前上午,古田县城西街道文河社区的张奶奶和其他120余名65岁以上老人在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了免费体检。  相似文献   

17.
1999年3月3日,祝素芬与老伴乘坐416次列车,由陕西去上海。半夜,因患有老年痴呆症,她上完厕所后,找不着自己的铺位了。值班列车长吕建萍认为老人上错车了。车到河南郑州,吕找到郑州车站客运领班王艳萍,请她将老人送上就近的车返回陕西咸阳。王满口答应。(事后,她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已把老人送上了车,并出示了“证明材料”。事实上,当时王清站后,让祝与其他几位往西去的旅客到地道等候569次,并没有亲自送祝上牟。)自此,祝老太失了踪。家属及铁路的五个寻人小组,足迹遍及十省一市,没有消息。4月7日,郑州铁路局得…  相似文献   

18.
杨松 《人大论坛》2012,(9):34-34
作为义务图书管理员,作为金牌志愿调解员,作为学习班免费教员,她创办了社区图书馆,义务为大伙服务9年她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她办起了老年人学习班,化解一次次纠纷矛盾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家住贵阳市南明区团坡桥小区的李彦华老人今年81岁,从贵钢集团退休后,李彦华已经在团坡桥社区居委会义务服务了9年,人们都亲切地称她“李奶奶”...  相似文献   

19.
姚文元病死的消息发布后,有网友问“姚文元是谁”,有的说“这是一位老人的逝世”。这是一群不知道“文革”。不晓得“四人帮”的年少者。他们身上没有“伤疤”。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4,(1):8-13
2013年12月3日.高雄科学工艺博物馆举办“神气活现造型气球展”,开启奇妙有趣的气球王国之旅。展览中不仅可以看到10万只五彩缤纷的造型气球,还可以了解关于气球的诸多趣味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