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政府治理改革与创新乃是对政府治理体系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构的过程。中国政府治理变革的动力来源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亦是政府治理体系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40年政府改革创新的结果便是产生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新的政府治理典范。中国政府治理变革乃是一种基本典范的转移。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通过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创新,推进了政治进步与社会善治。由于这种地方政府主导的创新始终无法改变地方政府主导的传统治理体系,地方政府创新陷入了"内卷化"困境。推进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应该成为新时期地方政府创新的趋向,具体包括创新地方政府治理制度、健全地方政府和市场与社会的协同治理机制、发展有效民主和践行法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治理理论的流行已是一个毋庸置疑的趋势。治理理论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治理理论为市场主体的失效提供了新的解答方案,治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体现社会各方主体全面参与国家治理的诉求和愿望,也为国家治理提供诸多了实际的操作理念。本文对治理理论的出现、发展、国内的引入情况做出了疏理,同时对治理理论对中国的适用价值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以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改革实践为基础,综述了政府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政府改革。治理理论作为政府改革的新型发展道路,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其进行系统地综述和分析能够为我国政府改革和政府治理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基层政府治理模式创新就是政治管理过程中基层政府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增进公共利益进行创造性改革所采取的带有规律性的方式方法。基层政府治理模式创新是构建和谐陕西的基本途径;和谐陕西是基层政府治理模式创新的基本目标。只有通过基层政府治理创新,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治理模式,才能提高各级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和谐奋进新陕西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6.
政府治理制度的创新乃是新区未来发展和繁荣的基础。新区治理创新的基点乃是全面落实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中心的政府治理为基本价值导向。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发展民主参与、府际跨域协同治理、政府和社会的合作治理以及整体性政府治理的新治理典范。  相似文献   

7.
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治理创新问题是一个需要及早提上议程研究的问题。政府治理理论的创新取决于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政府治理理论的现代化就是要对政府治理现代化进程及其问题进行诠释和分析,并期待对政府未来的建设提出预见性的学说,充分发挥理论穿透力和解释力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景玉琴  蔡甦琳 《理论前沿》2007,492(3):32-34
治理理论是补救政府管理和市场调节的不足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管理方式,其对我国政府改革具有借鉴意义。老工业基地政府治理创新要做到:打破统治观念,确立平等治理的理念;积极探索运用多种治理工具和手段;减少外部性,降低政府治理成本。  相似文献   

9.
创新社会治理是党治国理念的升华,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创新社会治理要求社会主体多元化,推进政府和社会合作治理,实现社会和政府的良性互动。而当前对于合作治理的持久性研究还不够充分,西方学界提出的制度能力概念为政府和社会合作治理的持久性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工具,为社会治理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会治理是指政府及其他社会主体,为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转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新的历史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所以,需要创新社会治理,而这种创新是与政府的积极作为紧密相联的。当代社会,政府的积极作为是指政府主动积极地提供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创新成效如何,关键在于抓住政府积极作为的重点,坚持必要的原则,思路明晰,有所为,才会卓有成效。相反,如果政府消极作为,甚至毫不作为,那么,社会治理创新也就会流于形式,难有成效。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如何推进社会治理的发展,以社会治理的进步推动国家治理能力与绩效的提升是一项重要而现实的研究议题。在政策层面,国家已经强调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对于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而从现实发展来看,社会不平等现象日益加重,社会矛盾冲突持续增长,群体性事件居高不下,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和空间有限等都表明社会治理同时面临挑战与机遇。体制机制设计、制度建设与创新是确立社会治理新常态,以社会治理发展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中国社会治理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改革,需要积极、持续和有效地推动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政策改革,并以法治为基础和根本保障,推动社会治理走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改革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矛盾凸显,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巨大挑战,必须要处理好社会治理中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立足国情与借鉴国外、政府推动与群众参与的关系,深入研究规律,更新理念,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深化改革,努力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的转变,从政府对社会单向度的管控向政府与社会合作治理的转变,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徐磊 《理论前沿》2009,(12):32-34
治理理论为我国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但治理理论的本土化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夯实民主政治基础,培育和完善法制社会,当前要加快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切实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城乡基层初步形成了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核心、政府改革和居民参与为基础的整体性治理改革和创新框架.国家整合与社会融合作为实现基层善治的未来趋势和现实要求,要求建立健全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相符合的新型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是基层治理创新的主要推动者和实践者。改革出现反复、改革身陷"无变革改革"困局、存在形式主义创新、持续推进改革动力不足等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基层治理深度转型的主要挑战。基层治理转型的深度推进,势必遭遇基层治理现有体制的"对抗",唯有通过变革治理体制,实现政府内部"条块"纵向关系优化和外部"政社"关系整合的有机衔接,形成稳定的制度安排,才能促进新支持机制和保障机制常规化,最终实现基层善治。浙江龙港一年多来的运行实践表明,"市管社区"有助于基层社会的良性治理,这为小城市基层治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适应数字社会、老龄社会、中产社会的到来,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构建新型治理结构,发挥党委领导的关键作用,协调好“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力量,将民主协商、法治保障、科技支撑贯穿社会治理的全过程,进而持续推动城乡基层治理、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矛盾化解、社会治安和犯罪防控、公共安全保障、网络社会治理等六大核心领域的发展变革。  相似文献   

17.
电子化的政府改革决定公共管理必须电子化,而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整体性治理正好适合电子化的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是在新公共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其具有现在信息时代高效和灵活的特点。整体性治理是以创新治理机制为组织的载体,整体性治理机制的完善是目前现代化行政的标志,信息化的社会管理需要大量不同类型的信息专业化人才。  相似文献   

18.
处在经济换挡关键期和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管理创新的攻坚期,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治理体系仍存在许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相适应的因素。为了深化探究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寻求政府有效治理之道,由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甘肃行政学院学报》联合主办"绩效管理与政府治理"青年学者论坛在湘潭市召开。论坛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背景,深入地研讨了绩效评估与政府治理改革诸多热点、前沿学术话题。整个论坛主题聚焦、辩解深入、观点纷呈,就绩效评估与治理改革研究达成一定共识,对寻求更优化的政府绩效治理变革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智识。  相似文献   

19.
整体性治理是西方国家继新公共管理之后政府改革的新理论,是对新公共管理的修正,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公众的需要为基础,内容包括重新整合与整体性治理方式,本文对整体性治理的兴起背景、组织基础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指出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公众为中心,改进了"管理主义"的价值倾向;以整体性为取向,克服了碎片化管理的困境;以综合组织为载体,修正了过度分权带来的弊端。  相似文献   

20.
区域政府间合作治理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成为了当今公共管理实践中最受瞩目的趋势。新公共治理理论的核心就是合作治理,该理论的发展演变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区域经济发展中新公共治理理论的演进分析,为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和区域发展实践提供合理的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