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蒋苇苇 《学理论》2012,(26):176-177
日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就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日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在日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新思维,授一手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日语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教与学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马永侠 《学理论》2010,(21):279-280
母语迁移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日语学习过程中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其母语知识对日语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帮助作用。由于中日两国在各自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相异,所以,原有母语知识势必对日语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干扰。一般认为,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来说学习日语有很多优越的“先天条件”,因为汉语是日语的母体,日语由汉语发展而来,当令的现代日语语言体系中仍使用着百分之五六十的汉字,即便不懂日语的文法也能够理解其表达的意思。这也正是日语之所以难学的所在。  相似文献   

3.
朱蓉  陈红  罗晓语 《学理论》2015,(2):168-169
通过对湖南工程学院开设二外日语课程的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分析专业英语对二外日语学习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因素,为二外日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及相关调查研究提供参考如下:英语专业学生对于日语学习兴趣浓厚;学生既有的英语知识与技能对日语学习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4.
王月婷  罗勇 《学理论》2011,(13):262-263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关于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公共日语学习者的教学现状,总结出学习者对公共日语教学的看法,并且对日语教学的方法进行了反思。提出提高大学生对公共日语学习兴趣的对策在于改变现有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拓展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彻底突破现有课堂教学局限,扩大学生学习日语的知识面。对目前教学上的这些不足,教育工作者今后应该探索更为多样的实用型日语教学法来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5.
在强调统筹发展的当代社会,西部高校的教育发展被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在综合国内外日语教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角度,探讨西部高校在日语学习方面,尤其是日语听说技能培养方面,指出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为中国西部高校培养日语应用型人才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非日语专业学生普遍恸薄弱,这是由课程性质以及传统的教学方法等因素造成的。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分析日语视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希望对从事日语视听教学的教师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武文婷  刘丽丽  徐英东 《学理论》2012,(25):206-207
以《全国高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和建构主义理论作为理论依据,结合基础日语课程特点,以及基础日语教学经验和多媒体技术实际操作经验,对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日语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从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目标训练和学习反馈四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中国投资的日企日益增多,不同层次的学校都创办了日语专业,吸引了大批的学生来学习日语,参加各种日语能力认证考试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如:BJT商务日语能力考试、日本语能力测试等.面对这种状况,不同性质的学校在日语教学内容及人才培养目标上不断做出调整和创新,力图改变日语教育局限于单一的语言教学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9.
徐婷婷 《学理论》2012,(26):170-171
随着开设日语专业课程的高校越来越多,日语专业成为了"小语种"中的"大语种",面对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激烈的就业竞争,我们必须在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即重视语言社会功能,交际功能。在授课中,老师们要适当加入文化背景知识的说明,让学生真正理解语言在各种不同场景下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徐兴华  华晓会 《学理论》2010,(20):197-198
本文利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对日语传统常用动词的多义性进行初步研究。日语传统常用动词因为具有数量贫乏以及用法灵活的特性,产生多义现象相当普遍。本文认为学习理解日语传统常用动词的多义性不应仅仅是字典的解释意义,而应就从词汇在语境中的作用和语义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