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燕连福 《党建》2023,(10):36-38
<正>20世纪50年代,以交通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厂矿企业坚决拥护和执行党中央关于西迁的决定,义无反顾投身西部建设。在一代代西迁人扎根黄土地、建设大西北的伟大实践中,熔铸形成了坚毅厚重、璀璨耀眼的西迁精神。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把握西迁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从中汲取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劲动能。  相似文献   

2.
自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安交通大学围绕西迁精神发表重要讲话,尤其是2021年9月西迁精神被中宣部首次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后,西迁精神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此后,学界围绕西迁精神的形成机制、内涵、传承路径、时代价值研究等主题,展开了广泛探讨和深入研究,涌现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对现有成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西迁精神研究目前仍然存在研究力量相对薄弱、重量级研究成果缺乏,宣传应用性研究较多、学术性研究较少,研究主题较为宏观、缺乏系统性专题化的联动主题支持等不足,需要今后研究中在深度、广度和效度上下功夫,以推动西迁精神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正"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西安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高度概括凝炼了"西迁精神"内涵的核心和精髓,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  相似文献   

4.
249年来锡伯民族之所以能够完成西迁历史壮举,创造出人间奇迹,是因为锡伯民族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创先赶超的精神状态,始终弘扬创新的西迁精神,可以说,创新是锡伯民族"西迁精神"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4月22日,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参观交大西迁后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他勉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把西安交大办好,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众所周知,1956年,交通大学内迁西安,时任校长彭康被任命为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6.
西迁精神     
正精神内涵: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培养更多一流人才。  相似文献   

7.
张颢 《世纪桥》2023,(1):8-15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随着三大改造和大规模建设的不断推进,产生了一系列反映当时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建设新中国的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军队方面的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王杰精神;(2)农业方面的精神:北大荒精神、红旗渠精神、塞罕坝精神;(3)工业方面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路”精神;(4)干部方面的精神:焦裕禄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5)科技方面(知识分子方面)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交大)西迁精神。  相似文献   

8.
锡伯族同胞在保家卫国、屯垦戍边过程中,不仅谱写了保家卫国史诗,而且在这一伟大壮举中,凝结、铸就成"爱国奉献、坚韧不拔、同舟共济"的"西迁"精神。今天,在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征程中,我们更应大力弘扬"西迁"精神,为新疆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正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参观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勉励广大师生继续弘扬好"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杰出贡献。20世纪50年代,一批交大人响应党的号召,从上海迁至西安。60多年来,交大人以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通过数十年的筚路蓝缕、几代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50年代的交通大学西迁是党中央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但随着时势的变化,围绕西迁方案产生了激烈论争,最终在周总理的悉心关怀和各方努力下,西迁工作圆满完成。而扎根西部的交大人,铸造出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贯彻执行中央决策交通大学实施内迁朝鲜战争结束后,美蒋在1954年12月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我国东南沿海局势骤然紧张。此时,国内首个"五年计划"处于实施阶段。党中央、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这篇署名文章中,把“红船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并作了深刻阐述。“红船精神”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和党的先进性之源,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和实践经验,具有穿越历史的永恒生命力,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勉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把"西迁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64年前,为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事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战略布局和西部工业发展需要出发,作出将交通大学内迁至西安的决定。64年来,西安交大犹如一座知识的丰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熠熠生辉。如今,仍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沂蒙精神与群众路线”这个主题.具有深刻的辩证的内涵。“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精神;“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路线,讲的是党做工作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红船精神”的内涵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深入理解“红船精神”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理解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定位,需要秉持整体性的历史思维。将大历史观作为解释框架,从规律史观、长远史观、整体史观分析,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定位是“承前启后”。从规律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两个务必”的认知根基上。从长远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具体内涵里。从整体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深刻理解“两个务必”的内涵和“承前启后”的定位,对于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不仅创造了辉煌业绩,而且铸就了宝贵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与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内容相一致。特别是“赶考进取”精神,使西柏坡精神内涵更具特色。因此,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关于“进京赶考”的重要思想,对新时期弘扬西柏坡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常州三杰”即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物,在他们光辉的革命历史斗争中形成了伟大的“常州三杰”精神,其具体内涵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事求是精神。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常州三杰”精神,对新时代持续推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方面都具有重大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岳 《北京党史》2023,(5):39-47
“文化”一词的本义为“以文化人”,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其内涵流变为生活样法或总和,包含物质、精神两大范畴。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孕育产生了新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是一种形象比喻,其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红色文化之魂。  相似文献   

19.
张秋实 《学习论坛》2007,23(3):75-77
过去,无论是学界还是宣传领域把阐释井冈山精神内涵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它所体现的思想作风方面。其实,井冈山精神内涵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井冈山的好作风;二是井冈山的好制度。井冈山的好作风主要包括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胆识和勇气,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以及勇于进取、敢于胜利的革命气魄。井冈山的好制度主要包括“支部建在连上”和“士兵委员会”制度。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时指出了井冈山精神内涵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20.
一、正确理解吃苦精神的时代内涵“苦”字,词典上有四种含义:①像胆汁、黄连的滋味;②痛苦、难受;③艰苦,有耐心地,尽力地;④因外部环境恶劣,或某种情况工作起来感到痛苦或困难。传统意义上的“吃苦”就是指能忍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极度匮乏,能承受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如今时代进步了,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提倡“吃苦”精神,并不是要求人们过苦日子,不去享受生活。我们应该从更高的层面上来理解新时代“吃苦”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