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今年3月23日,是党中央、毛主席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63周年纪念日。1949年春天,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从此,中国共产党踏上了建设新中国的新征程。60多年来,西柏坡精神、赶考精神一直鼓舞着石家庄人民,  相似文献   

2.
西柏坡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围绕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任务和主题展开的理论与实践中孕育和形成的。西柏坡精神主要之点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惠民精神,人民民主的建国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进取创业精神,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科学精神,“进京赶考”的奋发有为精神。  相似文献   

3.
1949年3月23日,在革命胜利的曙光即将来临之际,毛泽东率领走过炮火硝烟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意气风发地“进京赶考”,从而开启了我党波澜壮阔的执政生涯。临行前,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进京赶考”为标志,形成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和“进京赶考”精神,一直激励着全党同志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23日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从西柏坡进驻北平65周年纪念日。65年来.“两个务必”和“赶考”精神始终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为进一步弘扬“赶考”精神、树立“赶考”意识、增强“赶考”能力,市委党校组织了“纪念中共中央进京‘赶考’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梦·赶考行’理论征文”和“重走赶考路”等系列活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孙晋康还参加了由中国西柏坡精神研究院主办、石家庄市委党校等单位协办的“纪念毛主席和党中央进京‘赶考’进驻北平65周年纪念大会”并做了发言。  相似文献   

5.
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以及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即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历史时期创立的、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彻底胜利和顺利实现历史转变的伟大精神。其科学内涵具体表现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彻底革命精神;团结群众、实现统一的民主建国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创业“赶考”精神。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在当年顺利实现历史性转变的重要保障。而且在新世纪新阶段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1949年3月23日,是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的日子.正是这种“赶考精神”,使共产党人团结一心,勤勉务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向人民交出了一份份优秀答卷.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新审视“赶考精神”,则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用权、为人民解难、为人民造福,成为当下党员干部对“赶考精神”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理解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定位,需要秉持整体性的历史思维。将大历史观作为解释框架,从规律史观、长远史观、整体史观分析,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定位是“承前启后”。从规律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两个务必”的认知根基上。从长远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具体内涵里。从整体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深刻理解“两个务必”的内涵和“承前启后”的定位,对于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为核心内涵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当前西柏坡精神在传承中还面临一些问题:石家庄市域文化建设与西柏坡精神融合联动不足,西柏坡精神育人在学校思想教育中体现不够充分,社会价值多元淡化西柏坡精神传承与弘扬效果。在新时代传承与弘扬西柏坡精神,需要以石家庄市域文化与西柏坡精神为基础,凝练石家庄城市人文精神;以理论研究和学校思想建设为依托,增强西柏坡精神传承实际效果;以全媒体传播体系为载体,营造浓厚的社会弘扬氛围。  相似文献   

9.
西柏坡精神是党和人民精神宝库中的一块奇珍瑰宝,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中的一朵绚丽奇葩,也是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精神航标。西柏坡精神是集"两个敢于"的革命精神、"两个善于"的建设新社会精神、"两个体制"的建国精神和"两个务必"的执政党精神于一体的中国共产党政党精神。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是坚持"两个务必",根本在于发扬人民民主,实质在于弘扬赶考精神,关键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廉政文化建设,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兴旺发达、党的执政能力的大事。本文从研究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入手,着重分析西柏坡精神的核心“两个务必”的作风,指出坚持“两个务必”,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党的执政地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林伟 《求贤》2008,(1):10-10
曾记得,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率领走过炮火硝烟的共产党人,从西柏坡意气风发地进京“赶考”,从而开启了我党波澜壮阔的执政生涯。临行前,他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  相似文献   

12.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3,(10):F0002-F0002,F0003
2009年,石家庄市委党校紧密围绕省委“大西柏坡建设”的要求,研发出以“西柏坡精神”为主题的党性教育专题课程。2后,市委党校结合本地干部教育实际,多次征求全省西柏坡精神研究专家学者的意见,在“西柏坡精神”课堂教学专题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开发河北及周边红色资源和相关历史文化资源,精心设计。打造出了“‘重走赶考路’大型党性教育实践活动”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干部培训品牌。  相似文献   

13.
“赶考”精神源于毛泽东和周恩来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国前的一段对话。它是以李自成进北京城后所作所为为鉴,提出的自我警醒课题,是“两个务必”精神的缩影和延伸。其内涵主要包括:清醒的头脑,清廉的作风,清晰的思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此为基,建立并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道路。今天,我们依然要坚持“赶考”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党的先进性、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书记”,从西柏坡到北京建设新中国,毛泽东说是“进京赶考”,并提出“两个务必”,“希望考个好成绩”。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继续“赶考”,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向中国人民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相似文献   

16.
西柏坡精神作为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它继承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内涵。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精神。在将革命由局部胜利引向全国胜利的重要历史转折关头,党中央在西柏坡及时召开了会议,明确要求人民解放军要敢于打前所未有的大仗,敢于夺取全国胜利,这体现了西柏坡精神中彻底革命、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 第二,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西柏坡时期,面对全国即将胜利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既要善于破坏旧世界,又要善于建设新世界的要求,确定了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17.
“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折射出高远的战略思维,是从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全局出发,立足于国内、国际大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长远的战略眼光。“赶考”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思维,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赶考”中交出优异答卷需要历史思维。“赶考”精神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思维,完成“赶考”任务要坚持全面系统观点、一分为二看问题,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赶考”精神展现出清醒的理性思维,是基于国情的理性思考,新时代走好长征“赶考”路要求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高天 《党课》2014,(11):54-58
石家庄是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的诞生地,是党中央“进京赶考”的出发地。在“中国梦·赶考行”宣传教育活动中,我们石家庄市委重点在思想教育、典型宣传、岗位践行、氛围营造上下功夫,为全市的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绿色崛起凝聚起强大的思想力量。  相似文献   

19.
正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赴京建立新中国,临行前,毛泽东把进京喻为"赶考",并指出一定要考个好成绩。这是中国共产党面临新任务提出的历史性命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学习,提出"赶考远未结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赶考"精神作为西柏坡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时代下依然放射着  相似文献   

20.
西柏坡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本质特征是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核心内容是“两个务必”,其目标指向跳出历史周期率.当前弘扬西柏坡精神关键在于应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