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滥用职权,破坏国家机关正常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近几年来,作为腐败现象的极端表现,职务犯罪的案发率在国家机关呈上升趋势,公务人员知法犯法、执法犯法的行为,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杨亚丽 《中国律师》2004,(11):68-69
腐败现象是困扰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突出问题,而腐败现象最极端的表现就是职务犯罪。职务犯罪问题是困扰各国政府的痼疾,也是普通民众乃至高层领导的聚焦。如何有效地控制职务犯罪,把一个公正、廉洁、高效的中国政府带入21世纪,这是当今政治家们面临的艰巨使命,也是学者们苦苦思索的重大课题。所谓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或者利用职权谋取不法利益,妨害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损害公众对政府的信赖感,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从刑事法学的角度而言,职务犯罪具有主体的特殊性、犯罪行为与职务行为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高婕 《天津检察》2006,(1):41-41
根据我国刑法第277条的规定,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除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炎、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不需要“暴力、威胁方法”外,暴力、威胁方法是其他妨害公务行为构成犯罪必备的行为方法条件。  相似文献   

4.
我国法律上所说的职务犯罪是指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贪污受贿,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或者侵犯公民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管理职能,依照国家法律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职务犯罪是国家公职人员的一种严重渎职行为.是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权或者违背职责,侵犯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秩序,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现在,如何建立职务犯罪预防机制,控制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减小职务犯罪所带来的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带来的危害,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当前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大任务.所以,本文会从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职务犯罪的特性,以及对于职务犯罪的惩罚和预防措施这三方面对职务犯罪进行深刻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或过失滥用职权,不尽职责,侵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职务犯罪不是刑法上的概念,而是犯罪学研究划分出来的一种犯罪类型,国外刑事法理论称之为“公务员犯罪”、“职业犯罪”以及所谓的“白领犯罪”。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的渎职行为,  相似文献   

6.
职务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共同打击的严重犯罪现象。职务犯罪一般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它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和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私利的行为,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职务犯罪是典型的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7.
惩治职务犯罪反对腐败的几个问题樊凤林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公分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犯罪,国外又有称公分员犯罪。其犯罪表现形式是:各种渎职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以及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走私、投机倒把、贩毒、盗运珍贵文物出口犯罪行为,职务犯罪与腐败行为有着不...  相似文献   

8.
职务犯罪主要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中依照法律、法规或者组织章程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或者滥用职权,或者不正确履行职权所实施的违背职责要求的依照刑法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其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如何预防职务犯罪,是目前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如何利用犯罪成本分析预防职务犯罪也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一个问题。文章试图通过分析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近年来职务犯罪案件的审结情况,对职务犯罪的犯罪成本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对预防职务犯罪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近年来,根据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所办案件显示,妨害公务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二、强化检察机关侦查职务犯罪案件的外部监督,赋予检察机关履行侦查职能所必要的侦查手段 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的侦查,实质上是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履行职责的法律监督。特别是对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侦查,不仅表现为检察机关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监督,同时是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重要保障。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宪政体制下,检察机关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具有独立宪法地位,决定了由检察机关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不仅从检察机关的职能性质上讲是适宜  相似文献   

11.
一、张某的行为不构成贪污罪《刑法》第382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贪污罪是典型的取得财产类型的职务犯罪,其中职务性、非法占有目的是贪  相似文献   

12.
孙刚  李秦英 《人民检察》2012,(12):77-78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近年来,妨害公务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办案人员发现,妨害公务案件多发除社会原因之外,在案件办理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  相似文献   

13.
认定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总体类型认定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具有共通性的重大问题:一是要正确界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二是要正确理解从事公务的本质和特征,公务活动只能是一种具有社会公共管理性质的职能活动,与行为人合法的职务身份紧密联系;三是要正确理解利用职务便利,这里的“职务”具有特定的限制,即所利用的职务必须具有合法性、现时性、直接性;四是要正确界定几种特殊类型行为的职务性质,如越权行为职务性质,专门职业行为职务性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身份行为职务性质等。  相似文献   

14.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以权谋私、滥用职权或者不正确履行职权所实施的违背职责要求,损害公众对于政府的信赖感,依法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的总称。就交通部门而言,交通行政执法涵盖路政、运政、航道、海事、规费征收等多方面,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本文结合当前交通执法工作实际,就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证活动,保障公证机构和公证员依法履行职责,预防纠纷,保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第二条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表现,是严重的腐败形式.它严重侵害国家机关的管理职能,影响正常的管理秩序和工作秩序,败坏政府的威信,损害公众利益.它已成为阻碍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应当依附履行职责,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然而,权力失去监督或是监督不力,就会造成权力失去控制,产生腐败.因此,为了使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正确执行权力,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要在坚决完全执行职权行使制度基础上,还要加强国家工作人员的思想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强化人民监督.  相似文献   

17.
吴演梅 《法制与社会》2012,(33):294-295
所谓的职务犯罪,是指国家供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权或放弃职责、玩忽职守而危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及其公正、廉洁、高效的信誉,致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市政工程建设的范围很广泛,包括了房屋建筑工程、交通建设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电力工程等等,所以市政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范围也是十分广泛的。  相似文献   

18.
汪千 《青海检察》2003,(2):22-25
职务犯罪,在我国是群众最为痛恨,而且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危害最大的社会腐败现象。职务犯罪一般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和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权利的行为,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要解决我国的腐败问题,必须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人手。  相似文献   

19.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郑州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明确规定,“新闻单位应当依法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20.
正当防卫与人民警察执行职务行为的区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当防卫与人民警察执行职务行为的区别陆中俊人民警察执行职务行为,是人民警察根据担任的职务,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如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管理交通、消防、户政、出入境事务,管理枪枝弹药、危险物品以及警卫特定对象和重要设施等。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