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流转与家庭农场的关系探讨——以辽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发展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农业生产富裕农民。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规模性经营,以规模性生产经营实现家庭农场较强的盈利性。在我国,现阶段家庭农场的规模性要依靠土地流转来实现。辽宁省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既有与全国其他地方一致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性。本文有针对性的解决我省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夯实家庭农场规模性发展的基础,以支持家庭农场在农业现代化和强农、富农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济扫描     
《党的建设》2013,(7):37-37
今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培育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早在2011年,省级财政开始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奖补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建设和土地流转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3.
相对传统农户的农业经营模式,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具有明显的一系列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土地配置与流转机制问题为:农村家庭土地的财产化观念影响集体内部流转方式的家庭农场土地集中经营模式实现;农地有偿流转影响家庭农场发展对土地规模扩大的利益驱动力;家庭农场集约化经营面临实现集中土地和开发整理土地的投入费用支付问题;家庭农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土地产权交易关系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应当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对策,实现有利于家庭农场发展的土地流转机制和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践形态丰富,组织特征鲜明。基于两省四地粮食家庭农场的调查发现,实践中家庭农场存在三种典型形态:资本下乡型、返乡创业型、传统大户升级型。这三种类型的家庭农场村社嵌入性程度从低到高,进而表现为家庭农场资源获取上的不同。研究认为在获取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传统大户升级型家庭农场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相适应,土地流转交易费用低,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高,且有助于维系农村文化网络的延续性;而资本下乡型家庭农场村社嵌入性弱,不仅土地资源获取需要公权力介入,交易费用高,且内部管理存在较为突出的委托代理问题,其强势进入会影响农村社会稳定。返乡创业型家庭农场具有一定村社嵌入性但发展历史短,土地流转交易费用与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介于传统大户升级型和资本下乡型家庭农场之间。  相似文献   

5.
《党员干部之友》2013,(6):50-50
下一步农业部门将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创新土地流转方式,鼓励土地使用权向家庭农场流转。加强人才培养服务,将家庭农场人才培养放在新型农民培训重中之重的位置,通过定期培训,提高家庭农场人员素质,增强生产经营能力,着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场主。在政策扶持上,财政支持家庭农  相似文献   

6.
家庭农场     
《当代党员》2013,(4):3-3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7.
促进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实》2013,(11)
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当前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家庭农场土地流转集聚难;家庭农场主文化程度偏低;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不足;家庭农场融资困难;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低。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主,有效供给农业科技,创新农村金融,强化政府扶持政策,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求实》2013,(6)
家庭农场是我国未来重点培育的农业经营主体。根据家庭农场的内涵并以江西水稻种植为例进行分析,家庭农场的土地适度规模为70-150亩。要达到这样的适度规模,存在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民工看重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农村人力资源匮乏、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低等制约因素。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好农民承包权流转服务、提高财政补贴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等措施将有效促进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9.
丁吉刚 《共产党人》2013,(17):34-36
党的十八大和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发展现代农业指出,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石嘴山市农业经营主体结构也逐渐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土地加速规模流转、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的新形势下,如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随后,各地积极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探索土地规模经营的新模式。尽管各地家庭农场的内涵不尽相同,但都包括几个核心要素: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以职业农民为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家庭农场,是继"包产到户"之后又一次值得关注的经营模式转变。家庭农场有了"身份证"今年3月初,安徽省庐江县种植大户潘英友领取了个体工商户营  相似文献   

11.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融合现代生产要素和现代经营理念,实行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和规模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践表明,发展家庭农场不仅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但也得承认,这种优势作用的发挥将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因此,为了解决分散经营的小农户与高度市场化之间的矛盾,发展壮大家庭农场需要完整的制度安排与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秀清 《学习月刊》2013,(15):23-24
截止2012年底.全国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7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1.5%。土地流转的加速推动了农业转型发展的步伐。湖北省与全国一样.农民转移、土地流转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7月21日至231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北调研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和当前经济运行情况时.重点调研了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及其体制机制创新意味着我国直接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业种养模式、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农业投资方式、农村生活方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形势等均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3月5日,李克强在《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联合或土地托管。"[1]农村土地政策的改变,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土地确权是土地流转的基础和前提,土地确权这一工作在农村引发了很多矛盾纠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  相似文献   

14.
岳振 《当代贵州》2013,(13):1-1
家庭农场概念的出现,让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再添新话题。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成为"三农"体制变革的又一个里程碑,彼时便已在相关重大文件中提出了扶持家庭农场的发展任务。201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了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生产组织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方向。家庭农场有其自身特征及准入资格,需要职业农民作为主体支撑,必须具备规模化、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黑龙江省以农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省有农民合作社9.6万个,家庭农场(专业大户)10.9万个,其中一半以上的小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在微观层面为我省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支持。聚焦新时代,如何加快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升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生产经营空间和内生动力,从而更好参与乡村振兴、共享农业发展成果?本文利用农村固定  相似文献   

16.
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八五三农场在争当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工作中,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构建以合作社、特色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效增强了经济发展新动能。现建有特色家庭农场150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1个、规模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1家,全年销  相似文献   

17.
于佩常 《奋斗》2013,(10):48-50
土地流转是指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入股、转包、转让、出租等形式,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种粮大户、专业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目的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以适应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客观需要。中央明确指出:“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做好“引导”工作,也就是要充分认识当前土地流转的重大意义,破解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积极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农村市场经营主体培育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家庭农场等市场经营主体的培育是现代农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家庭农场两个方面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市场经营主体培育现有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望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家庭农场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中央一号文件对家庭农场的鼓励和支持态度,让我们看到了一条农业农村改革的新路径,一个充满着阳光和希望的新方向。一、中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一)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0.
家庭农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各有侧重,其内涵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完善和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对家庭农场进行不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家庭农场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是传统家庭经营的延续和升级,也是我国未来农业经营的方向,将极大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目前,在政策引导和各地实践中,家庭农场已绽放出吸引力,但也出现了各种新问题。为保证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必须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政府的配套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