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稿初查规定旨在实现发现犯罪与保障人权之平衡,如坚持立案制度,发挥其保障人权的功能;赋予初查合法地位,增强发现犯罪能力;限制初查措施及程序,防止初查权滥用以保障人权等。同时,两稿初查规定在初查的称谓、立案制度的定位、初查措施的设计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职务犯罪初查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初查的制度建设相对于初查实践活动严重滞后,如在初查的法律地位、初查的程序制度、配套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造成缺陷的深层次原因是没有全面贯彻法治理念、程序正当理念和制度功能理念。因此,完善初查制度必须重构初查制度理念、赋予初查以合法地位、建立初查程序制度、完善配套运行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简单的说,职务犯罪案件初查谋略,就是检察机关在接收职务犯罪案件线索之后,对案件线索进行初步的调查,以进一步明确被初查人是否涉嫌职务犯罪,涉嫌何罪,是否启动立案和侦查程序过程中的工作方法和措施。因为初查工作是侦查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初查谋略贯穿于整个案件初查的全过程,所以初查谋略的运用应当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4.
论贪污贿赂犯罪初查证据的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查是检察机关在正式立案之前对刑事案件的相关线索进行的调查活动,在查处贪污贿赂犯罪中,初查活动尤为重要.由于初查并非正式的刑事侦查活动,因而初查中所获得的案件材料不能直接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而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转化为刑事诉讼证据.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初查证据能够转化为刑事诉讼证据,有的则不能转化.能够转化的初查证据,应该具备客观性和关联性特征,对于案件事实有证明作用,并且是通过合法方式取得的证据材料.不能转化的证据主要是不具有转化价值和严重侵犯公民权利的非法证据.贪污贿赂犯罪初查证据的转化方法主要有直接转化和间接转化,可以直接转化的主要是物证和书证,可以间接转化的主要是言词证据.  相似文献   

5.
贪污贿赂犯罪初查行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检察机关一般将立案前的调查活动称为"初查"。初查行为在性质上应当是一种任意侦查行为,其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由于立法规定的缺失,导致初查行为实际上没有得到合法授权,因而初查权力的合法性受到质疑。规制初查行为的途径首先是将初查行为纳入刑事诉讼法中,在时机成熟时应当设立与贪污贿赂犯罪特点相适应的单独的初查制度。  相似文献   

6.
初查程序是我国长期检察工作实践的产物,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起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这项工作规范化不够,其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应明确初查工作的目的和任务,规定相应的时限,简化初查的审批程序,并规范初查行为的具体措施,以保证初查工作的合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一、初查要慎 1.慎重考虑初查时是否暴露身份。为了不暴露身份,办案人员可以以纪检、监察、工商、税务或审计等其他机关人员的身份出现,调查了解摸清被举报人是否有犯罪事实的存在,是否是其实施的。 2.慎重考虑初查意图的隐蔽。要做到含而不  相似文献   

8.
职务犯罪初查对于保障人权、保证案件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律师法、刑诉法的修改,初查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凸显.但是在检察实践中职务犯罪初查不精细、初查期限长、成案率低等问题,影响了初查应有效果的发挥.本文将以新刑诉法为中心视角,就如何做好职务犯罪初查工作进行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9.
初查是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重要程序,在实践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刑事诉讼法虽然并未明确其法律地位,但在职务犯罪案件中设置初查制度既符合立法本意,也是实施立法相关规定的必经之路。因此,经过合法程序取得的初查证据材料应当具有合法性,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同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初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初查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初查是在立案之前对案件线索进行初步的筛选和过滤,以判断是否达到立案条件,并为正式侦查作准备的调查活动,它已成为刑事办案中不可或缺的前置程序.初查属于任意侦查的范畴,因此,"法无规定得行使,法有规定更得行使";立案仅是强制侦查的启动要件,并非任意侦查的启动要件,因此初查可以先于立案而进行.在初查中,可以采取询问、同意搜查、同意扣押和调取证据材料等各种任意侦查措施,但不得采用可能强制性干预当事人重要权益的侦查手段,也不得在初查中采用行政调查手段.基于初查程序的合法性,初查中所获的证据,不论是实物证据,还是言词证据,均自始即具有证据能力,无须经过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