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孙中山研究中,孙中山的中国文化观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认为,孙中山在阐发其孙文主义中,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文化的看法,形成了中国文化观。孙中山的中国文化观,建立在文化开放心态上,既是向西方近代文化看齐的,又是自强不息的本位文化观;建立在文化平等心态上,既是积极取法西方的,又是自尊自信的本位文化观;建立在科学的社会发展观上,既是正确取舍西方近代文化的,又是积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国文化观。孙中山的中国文化观是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观点,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乃融会东西方民族主义思想学说加以独见创获而成,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指导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这是一笔至为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后人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在促进当代中国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中,自觉地运用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弘扬民族复兴、民族平等、民族统一的核心价值,有利于发挥中华文化的凝聚作用,形成新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3.
金雪飞 《人民论坛》2014,(9):186-189
孙中山国民教育思想是其民生主义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孙中山一贯重视教育建设,其教育思想从甲午期间到晚清民初历经了一个曲折的演变过程。孙中山国民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注重教育的公平性、强调教育救国的实用价值、重视人格教育的价值理性等方面。总结孙中山国民教育思想,对于当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仍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6,(25)
正孙中山文化包括孙中山思想理论,这是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是这个思想理论背后的文化元素,第三个层面是孙中山本身就是文化大家。综合来说,孙中山就是全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丘树宏毛泽东曾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值此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各地纷纷举办相关纪念活动。在孙中山故乡,政协中山市委员会主席丘树宏接受了《小康》记者的采访。第一次相见,他给《小康》记者递上一张双层折叠式名片,上面中英文介绍他的多重  相似文献   

5.
李昌锋 《前沿》2011,(20):49-51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历史价值集中体现在引领现代社会科学理论新时尚、引导理性救国新思路和深入国际社会新观念三个方面。从而使得包括"民主"在内的许多现代观念深入人心。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不仅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而且对于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振兴具有深远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陶犁 《思想战线》2012,38(2):99-103
"文化廊道"作为我国线性遗产区域整体性开发保护的概念而提出,与"遗产廊道"和"文化线路"的核心理念相近,但在时空构成、学术内涵及在我国的现实性开发领域有其特色。"文化廊道"是一种新的线性遗产区域旅游开发思路和方式,一方面可以创新遗产区域保护和开发途径并发掘其多元价值;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对线性旅游产品最深刻的表现形式,"文化廊道"的旅游开发可以在地域差异基础上形成不同的旅游开发思路和模式。该问题在我国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深化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武汉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遗留下的丰富的工业遗产是城市生产、生活、技术及人文精神的生动写照,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一种新的路径。从武汉城市发展的价值定位出发,引入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解析以及实现方法,初步构建武汉工业遗产文化生态学系统。在明确工业文化内涵和尊重地域特征的前提下,运用文化生态系统的分析方法,提出以整体保护、多样共生、动态平衡及文化生态格局建设为技术突破点,实现武汉工业文化遗产基因在历史环境变迁过程中的准确延续传承与合理再利用,打造武汉工业文化生态特色。  相似文献   

8.
信息播报     
◆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11月1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上,这一精神遗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党的十七大于2007…  相似文献   

9.
自然遗产管理的“非营利”理念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遗产是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体,对自然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就是对这三种价值的统一发挥。遗产管理应该实行非营利制度,这是由遗产的价值和特性所决定的。在开发自然时,要在坚持遗产保护第一性的同时,坚持遗产资源的公益性、共享性,使遗产的利用开发为遗产地的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服务。本文最后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蒲壮所城为例,对遗产管理的"非营利"路径做出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文化线路是世界遗产领域一种新型遗产类型,是一定时间内国家和地区之间人们迁徙、流动和交往留下的线路遗产,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文化线路不是遗址遗迹的简单组合或线性遗产串联,而是不同时空下线路的存续状态和发展路径的总和。文化线路是时空演化的结果,承载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丰富信息。建构和营运好文化线路,实质是通过遗产保护性利用实现其时代价值。文化线路的功能是时空重构,本质是价值共享。当下,文化线路应展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命运休戚、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为各民族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物质和精神双重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和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和任务。为完成此项事业应遵循以下基本思路:总结和拓展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继承和改造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借鉴和超越西方文化的经典前沿,遵循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坚持和丰富特色理论的现有成果,站在人类高度提出原理融通中外。除了党的领导人理论建树,还要倡导个人提出系统的思想和理论,激励人们大胆扬弃和超越以往的经验和理论。这样构建的话语体系才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化社会与城乡互动背景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被置于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流动空间中,形成流动性的文化服务。流动空间中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现出更加多元化的文化诉求特点,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需要从流动空间视角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创新发展,在空间上营造灵活多变的组合空间,在功能上拓展复合型美学价值功能,在业态上培育新型特色服务内容,在主体上促进多元力量共同参与创造。实施依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打造场景化的创新空间、统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和个性化建设、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积极拓展外部公共文化资源、构建政府引导下多元力量参与的社会化运营机制等对策措施,以进一步推进实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资源整合、场馆共享、功能再造,达到整体优势的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与早期毛泽东文化观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中山先生领导推翻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毛泽东则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近代百年历史上,他们分别写下自己的辉煌篇章。毛泽东和孙中山有着丰富的文化思想,这些思想既反映了他们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整个时代的认识水平。毛泽东和孙中山分属两个时代。孙中山...  相似文献   

14.
统战资讯     
[理论]如何认识孙中山思想的现代价值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究竟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遗产?其中有哪些现实性的启示?我认为,具有突出现实意义的有以下几项:一是民族平等思想。如何处理国内民族问题是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辛亥革命爆发后,鉴于实行民族压迫政策的满清封建王朝被推翻,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孙中山三民主义之关系问题,学界有种较为流行的观点即"复归"说。这种观点,侧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三民主义之间的"小同"而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大异"。借用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框架,着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包含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的内容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比较研讨,我们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坚持制度目标的同时正大力追求其自身价值目标建设,这也正是与孙中山只追求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而反对制度替代的一个最为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与徽州文书、徽州典籍文献一道,共同构成徽学研究三大基本资料支撑的徽州文化遗存,其内容主要是指历史上徽州人在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与生活中所建造和遗留下来的地面文化遗产及没施其时间上限为秦汉时期,下限则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其空间范围包括古徽州一府(州)六县(含徽州府前身秦汉时期的黟、歙二县之地,新都郡、新安郡、歙州、徽州,六县指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江西的婺源县)。这些文化遗存作为徽州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其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学术价值弥足珍贵。对它开展全面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底蕴丰厚的徽州文化的认识,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这批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对推动徽学研究向纵深领域拓展,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国民教育思想是其民生主义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孙中山一贯重视教育建设,其教育思想从甲午期间到晚清民初历经了一个曲折的演变过程。孙中山国民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注重教育的公平性、强调教育救国的实用价值、重视人格教育的价值理性等方面。总结孙中山国民教育思想,对于当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仍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泰山,几千年来被视为“五岳”之首。1987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副主席卢卡斯先生来泰山考察后说:“世界遗产具有不同特色,要么就是自然的,要么就是文化的,很少有双重价值的遗产在同一个保护区内,而泰山便是具有双重价值的遗产。这意味着中国贡献了一种独一无二的特殊遗产。”当年泰山就被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泰山古称岱山、岱宗,它位于中国山东省的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大同思想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遗产和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的重要的历史文化基础和理论思想溯源,其“天下为公”思想、“以民为本”思想、“平等均分”思想等很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弘扬,并实现其超越和升华。  相似文献   

20.
韩喜平  宋浠睿 《湖湘论坛》2020,(1):102-109,F0002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将对民生问题的考察提升到为国家民族担当的高度,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价值。这一思想涉及土地、经济以及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研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仍然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积极启示。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作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解读,但是只有全面把握民生主义的内涵,深入理解植根于民生史观的民生主义所凸显的理论局限与内在矛盾,才能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更为切实地领会这一思想的研究价值,以便汲取有益思想资源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