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准备条件的历史,它不仅展示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背景,而且凸现了中国现代生产力的历史内涵。对农村革命道路的选择,以及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革命手段以达到解放、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从1950年冬到1953年春,在广大新解放区,我党领导农民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这次土地改革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这场土改运动,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就作为主要议题进行了不熟。与老解放区的土改不同的是,这次土改突出的特点是:一是规模大、偏差小;二是具体政策有所变化;三是城乡建立了广泛的反封建统一战线。土改的顺利完成彻底摧毁了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有力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风雨兼程50年,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成农村巨变、农业辉煌的直接动力是农村生产力的伟大解放及由此引发的中国农民的伟大解放: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农民的第一次解放;1978年以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一系列农村改革,使中国农民获得第二次解放;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  相似文献   

4.
土地改革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执行的重要方针,也是中国共产党获取农民支持,最后战胜蒋介石政权,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武器。同样,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5.
张晖 《支部生活》2010,(4):55-56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为工业化开辟道路,必须进行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冬至1953年春,在党中央领导下完成了新解放区的土地制度改革。云南解放较晚,土地改革开始的时间比全国多数新解放区晚了1年左右。  相似文献   

6.
土地改革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执行的重要方针,也是中国共产党获取农民支持,最后战胜蒋介石政权.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武器.同样,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7.
新区土地改革与开辟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区土地改革有非常明确的三层目的:一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二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三是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为达到这些目的,新区土改使用了坚定原则性与高度灵活性结合的手段,取得了明显效果。新区土改是改变中国历史的壮举,推动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8.
刘花章 《世纪桥》2008,(7):37-38
土地改革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执行的重要方针,也是中国共产党获取农民支持,最后战胜蒋介石政权,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武器。同样,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建国以来,中国农民已经或正在经历三次伟大的解放: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农民的第一次解放;1978年以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一系列农村改革,使中国农民获得第二次解放;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将大大推进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的实现,将使中国农民实现第三次解放。  相似文献   

10.
王睿  江澜 《廉政瞭望》2009,(10):24-25
事件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宣布在全国“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同年冬起,在新解放区陆续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到1952年除台湾省和部分少数民族聚届的地区外,全国的土地改革基本结束,使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1.
正1990年1月,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一篇题为《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建设好农村党组织》的文章中说,"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之所以能把广大农民群众团结、吸引在自己的周围,是由于党领导群众求得解放,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13年后,担任了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又在题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思考》的文章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毛泽东以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并为满足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创造条件。毛泽东不仅一般地重视发展生产力问题,而且把解放和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作为一个根本性的任务提到全党面前,并为之做出了艰辛的探索:提出“生产力标准”理论、探索“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划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生产力是我国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曾有过合作和斗争,“两党的争论,就其社会性质说来,实质上是在农村关系的问题上。”(引自《毛泽东选集》)解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大陆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彻底的土地改革运动,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与此同时,国民党统治下的台湾,也进行了土地改革。这  相似文献   

14.
农村税费改革不仅限于减轻农民负担,而是要全面改革农村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农村生产力,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改革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核心问题是保护农民的产权和人权,在农村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和相关的法权制度。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重大社会变革;也是我国农村经济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5.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不久.中共北平市委领导京郊农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这场土地改革运动由于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政策措施得当。较顺利地完成了历史任务.为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土改发生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表现出不同于老区土改的若干特征。土改有步骤、分阶段、分地区进行,除了农区,还包括牧区、渔区、林区、侨乡等。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建立和巩固了农村基层人民政权,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为中国的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相似文献   

17.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或私有制,是区别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主要标志之一。同全国各地一样,长泰县的农业经济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建国初期,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根本改变了生产关系,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把生产资  相似文献   

18.
吕臻 《党的文献》2016,(3):52-62
1948年,毛泽东从检讨纠正土地改革等工作中的错误倾向入手,对党的政策和策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毛泽东首先为开展土地改革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和策略.随后,他又对政策和经验的关系以及政策界限问题展开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党内深入开展政策检讨.通过总结这段工作,毛泽东作出一个重要论断,即“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并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毛泽东对党的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总结和思考,以及从不同层面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政策和策略水平的努力,极大地增进了党在政治上的成熟和统一,为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顺利建立新中国政权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9.
1950年到1952年底,在新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是一场深刻的彻底的反封建的群众运动,它摧毁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关系,结束了封建生产关系统治中国农村的历史,解放了长期以来被严重束缚的农业生产力。这场运动关系到3亿多农民的根本利益。某变革之彻底、涉及面之广,乃前所未有。但是在进行这场运动的三年时间里,我国的农业生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共产党70余年的历史征程中,西柏坡时期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党中央、毛主席领导了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实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转移,促成了中国社会由战争向和平、农村向城市、革命向建设的历史转变,为新中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