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海一勺     
《乡音》2012,(8):46-46
周恩来总理怎样用车周恩来经常乘坐的专用车是红旗轿车。国家进口了一批高级奔驰车后,有关部门想给他换一辆,他不同意,严肃地说:"那个奔驰车谁喜欢谁坐去,我不喜欢,我就坐‘红旗’。"在用车问题上,他公私分明,毫不含糊。他去理发、看病、探亲访友、看戏等,都算作私人用车,总要叮嘱身边工作人员照章付费,从工资中扣交。宋庆龄说:"...  相似文献   

2.
徐道胜 《中州统战》2002,(12):30-31
国庆节前的一天,几位文友不约而同地给我打电话说。听说前两天台湾著名诗人痖弦回来了。我们没见着,听说你老兄跟他挺熟。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介绍他的情况。 我想了想,开始给他们讲述我眼中的痖弦——  相似文献   

3.
<正>3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听取陕西代表团介绍当地脱贫攻坚情况时,共同回忆起3年前他看望的金坡村留守儿童,当时,那位留守儿童在总理的鼓励下操着浓浓的陕西口音给爸爸打电话:"爸,俺家来了大人物(dǎrēn wù)!"。总理高兴地说:"我记得,小女孩很可爱。其实,老百姓是天,人民群众是我们心中的大人物。"  相似文献   

4.
发稿前夕,我们得知温家宝总理十分惦念陕西陈家山"11·28"矿难遇难矿工家属,他亲笔给章革委回信。现将此信编发,以表示我们对遇难矿工家属的慰问和对温总理的敬意。 2005年春节前夕,刚刚经历矿难噩梦的陕西陈家山煤矿章革委家中收到一封不同寻常的回信。这封信是温家宝总理亲笔书写的,饱含着总理对"11·28"矿难遇难矿工家属的深情惦念和亲切关怀。 2月3日10时许,受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委托,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希驱车百余公里,将温家宝的亲笔信送到了在"11.28"矿难中遇难的副总工程师牛铁奇家中。一见到牛铁奇的妻子章革委和儿子牛津,李希便深情地将温家宝的信读给他们听。 "你和小牛津的信收悉,知家中尚好,略感欣慰。我是惦念你们的,惦念所有遇难矿工的家属,惦念全体矿工。我希望你把我对大家的祝福转告给每一个人。"章革委拉着儿子小牛津的手,静静聆听着温家宝的回信。 当李希秘书长读到"牛铁奇同志和所有遇难的矿工们是为国家建设而献身的,我们永远怀念他们"时,章革委眼含泪花,拉着儿子的手攥得更紧了。 温总理在信中说:"你很坚强,孩子很懂事,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克服困难,开始新的生活。"章革委听后,激动地说"我很感激温总理的关心,我一定会把总理的关怀转达给每一位矿难家属,我们会牢记总理的嘱托,  相似文献   

5.
溥仪特赦一年以后,溥杰也获得了特赦。爱新觉罗家族的一封亲兄弟,如今以自由人的身份在北京喜相逢,欢乐之情自不待言。哥哥在家欢宴溥杰,他给弟弟斟上了一杯美酒,以表庆贺。正在此刻,恰好有位记者来访,于是这一富有历史意义的镜头就被记录了下来。不久,周恩来总理接见了溥仪兄弟。周总理开门见山地询问溥杰:「你希望作什么工作?」「我愿意作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工厂、农村我都想去。」溥杰表情严肃地回答。总理笑着对溥杰说,「这我知道,可你要说心里话嘛!」望着总理那慈祥的目光,溥杰紧张的心情立刻松弛了下来。他老老实实地说:「我平生最喜爱的是文艺方面的工作。」「你还是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好。」周总理听后想了一想说道。溥杰先去景山公园劳动了一段时间,不久就被分配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成为溥仪的同事了(溥仪此时已由植物园调到这里)。这以  相似文献   

6.
备课卡片     
关心人尊重人的典范周恩来总理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平时,他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尊重他人。有一次,朱殿华师傅为总理刮脸,总理突然咳嗽了一声,朱师傅没有提防,给总理脸上刮了个小口子。朱师傅忙道歉说:“真对不起总理。”总理却亲切地说:“怎么能怪你呢!怪我咳嗽没同你打招呼,幸亏你的刀子躲得快。”还有一次,朱师傅给总理理发时,发现总理的眼睛里布满了密密的血丝,心里十分难受,为了让总理睡一会儿,刮脸时尽量地把手放轻一点,慢一点。果然,不一会儿,总理就睡着了。可是不到片刻,总理猛醒了,看了看手表,不顾自己的头发理得怎样,催促说:“快点,该收摊了!”朱师傅心里埋怨自己耽误了时间,忙问:“总理有外事活动?”总理风趣地指着朱师傅的肚子  相似文献   

7.
城市贫困家庭的食品消费实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叔叔,我在幼儿园挺好的,老师今天夸我,说我坐得端正…我在家不听话,很想吃肉、果冻、鸭子、糖果、红烧肉,喝牛奶、桔子水…" 话题转到"吃",一直端坐在小凳上乖乖地听着大人说话的他,忽然拉着我的手,一反刚才的畏畏缩缩,急切地表达他那常常被大人认为"不听话"的渴望,直到涌出的口水堵住了嗓子.可以想见,这些话已经在他心里憋得很久很久.可是,他又能向谁诉说呢?  相似文献   

8.
张国庆 《人民公安》2008,(23):24-26
作为全国566名受表彰人员中的先进代表之一,他荣幸地走上主席台接受温家宝总理的颁奖。握着总理的手,刘顺来激动地说:“温总理,您辛苦了,天津三万民警向您问好!”温家宝总理微笑着回答:“替我向同志们问好!”  相似文献   

9.
正一他要去省城参加艺术生的文化考试,母亲一大早就起来煮鸡蛋,摊煎饼,他却说想吃德克士的双层堡。父亲惶急缭乱地骑上车子,跑到离家七八里远的专卖店里给他带来了最爱的双层堡。在路上,他欣喜地望着窗外的风景,设想着未来无比精彩的大学生活。父亲就坐在他的身边,苦口婆心地叮嘱道:"别紧张,别粗心,别大意。"他不耐烦地应承着:"知道了,知道了,我又不是三四岁的小孩儿。"  相似文献   

10.
史海一勺     
《乡音》2011,(12):49
周恩来总理怎样拒收礼品有一次,一位跟随周总理工作多年的老同志,给总理捎来一些家乡果品,交给工作人员。按"惯例",总理会请来人"原物带回"。可这次的果品来自千里之外,退回去必然会烂掉。工作人员正在为难时,总理说:"写信告诉他,以后不许送东西;这次的果品,寄双倍价钱给他。"工作人员问:"这样做不会让那位同志为难吗?"(平时总理处理  相似文献   

11.
卢松松 《乡音》2012,(1):50-50
一位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半年了,没有去找事,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上网。最近跟他父母要钱,想去美国游学,朋友来问我该不该让他去。我望着他苍苍的白发说:"你如果真的要为孩子好,让他去,但是不要给他钱。"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我妹婿是美国人,从小就想做水手,向往外  相似文献   

12.
乡亲情     
鲍向阳 《人民政坛》2012,(11):25-25
当人生舞步在"三农"舞台上旋转跳跃的时候,那种痛并快乐着的生活将永远流淌在生命的长河里,成为人生的财富。前不久,松溪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严建和给我反馈了这样一件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父老乡亲的大爱如山。他说,有一次他办完公事路过铁岭村时,一位中年妇女在路边向他招手想搭他们的车子到山下乡里。在车上,这位妇女问他是不是干部,严主任以为有什么事,就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结果这位妇女就拉开了话匣子,说村里的上门(他们  相似文献   

13.
赵颖 《今日民族》2016,(1):28-31
正即兴演唱,并不是张口就来——那样的话不过是表演——而是经过思考的言说。村支书在前往陈岩惹家的路上特意嘱咐我:"你们去不要说你们知道他是村里的名歌手,只说想来听他唱歌,要不然他不露给你们听。"陈岩惹是帕良村有名的歌手,他的歌技,家喻户晓。他最拿手的是佤族青年结婚迎亲时所唱的"开门调"。听村里的人说他去年凭借这门技艺还帮着本  相似文献   

14.
施爱的幸福     
东亥 《中国减灾》2011,(5X):19-19
<正>朋友来电话说,来看看我吧,想你了。我说既然是你想我了,那为什么不亲自来看我呢?你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有的是大把空闲时间。他呵呵地笑,说忙着照顾老父亲呢,他那病,须臾离不开人的。朋友才四十多岁,却已经"退休"五年了,当年他放弃了大公司部门经理的职位和七八万元的年薪,他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7,(2)
<正>前些天,一个并不算太要好的朋友忽然向我倾诉苦恼,说他明明对谁都十分客气,但却总感觉别人对他却保持着距离,他不明白是为什么。我想了想,这位朋友确实是一个客气而礼貌的人,就连来问我这个问题时,他用的称呼都是"您",哪怕他也知道我其实比他年纪小。在工作中他其实还帮过我几次忙,却从来没麻烦过我,这次的"请教"还是  相似文献   

16.
吓唬谁     
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3月15日闭幕的当天上午11点,大会新闻发言人邀请了朱 基总理同中外记者见面。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了实况,其中给我印象较深的一件事儿是,他谈到某家香港报纸说“我的本事就是拍桌子,捶板凳,瞪眼睛,”朱总理对此发表了一段寓严肃于幽默的谈话。他说:“这家报纸说得不对,桌子是拍了,眼睛也瞪过,不瞪眼睛不就是植物人了嘛,板凳绝对没有捶过,那捶起来是很疼的。至于说我这样做是为了吓唬老百姓,我想没有一个人相信他这种说法。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顿时记者席中爆发了一阵阵笑声。两…  相似文献   

17.
踏浪     
阿山是我军校的同学,我常常这样叫他。 在我的眼里,阿山是一个感情比较脆弱的人。有一次他跟我说起自己的身世,说着说着差点儿落下泪来。毕业前,我们到省城去实习,阿山悄悄地告诉我说,驻省城的一家大单位看中了他。我知道他很想回省城,然而,分配时,阿山出人意料地被分到了海岛。那几天,我和他散步时从不唠分配的话题,我怕自己一不小心会把他脸上的愁云扯成雨。阿山却很坚定地说:“海岛就海岛,怕啥!”  相似文献   

18.
就在哈尔滨"3.23"恶性伤害医生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北京市一家知名三甲医院的门诊室里又发生了这样的一幕:因为门诊量过大,医生不愿意再为一名患者加号。这位患者竟威胁:"不给我加号,我就把你的手砍下来。"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科副主任王晓军也有过此类遭遇,他无奈地说,当这种质疑变成一种潮流,医生只会在恐惧中救死扶伤。该事件发生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章蓉娅在微博中甚至说:"我真想大喊:珍爱生命,请勿学医!要有尊严,请勿学医!但我更怕这样将使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离开医生队伍。我只能说:如果为了钱,就不要当医生,如果真正想救死扶伤,  相似文献   

19.
刑警小丁     
小丁是县局刑侦支队分来的第一个本科生。毕业分配时,刑警学院的一位副院长找他谈话,想留他在学院任教,小丁不干,他说想回家,副院长说给你三天时间好好想想再找我。第三天,小丁对院长说还是想回家。副院长说你的条件注定就是做学问的,根本不适合干刑警!小丁低头想想说,我妈就我这一个儿子,说啥也得回去。  相似文献   

20.
恋人过招     
小平说她失恋了;琳琳也说她失恋了;杨木林愤恨地对我说,他竟然也会被女友甩。不是每一对情侣,都能幸运的走进婚姻。谁肯说自己错呢?人们只怪对方不珍惜,也只怪对方不拿真情当真情。到底谁赢了?到底谁输了?试想在要进入恋爱角色的时候,不免有一方试探着另一方:"我爱上了一个人。""那个人知道吗?""我想你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