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兴才 《唯实》2005,(11):35-37
目前我国正逐步进入以工业促进农业、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新阶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个反哺”的阶段。要真正实现“两个反哺”,必须给予农业倾斜发展政策,通过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有效机制来协调和促进农村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职能,决定科研必须反哺教学。科研反哺教学能够实现二者的共生共长,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学风建设。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相分离有高职院校内部评价机制的原因,也有高职院校教师群体能力等的原因。要实现科研反哺教学,需要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以人才培养方案、科技技能竞赛、毕业设计(论文)、社团为抓手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制定科研反哺教学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3.
梁中  王萍 《探索》2006,(2):98-100
反哺时代财税制度的重大变革及各种反哺政策实施的内在需要,要求乡镇财政必须进行体制上的改革与重塑。这包括重新界定乡镇财政在反哺时代的职能及其事权范围,建立符合其职能要求的一级独立财政;完善财政管理和监督机制,实现财政收支的规范化与法制化;强化财政投资管理机制,建立投资评估体系以提高乡镇财政的投资质量和效益等。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7,(4):46-47
工业反哺农业,是对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变化特征的一种概括。这里的工业泛指非农业部门和城市,而农业则涵盖“三农”。工业反哺农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象,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经历过由农业哺育工业转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一般来讲,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为了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需要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发展;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时,要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除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国家还必须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实现由农业哺育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到工业对农业反哺期时,如果及时加强农业、反哺农业,整个国民经济就会协调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反之,如果继续忽视农业,就会出现农业萎缩、贫富差距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扩大,加剧社会矛盾,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相似文献   

5.
完善土地流转中农民权利的法律保护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应加强土地流转中农民权利保护的立法,完善村民自治,加强土地流转司法和执法,培植农民维权组织。  相似文献   

6.
我国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虽然赋予了刑事被害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但是,在现行救济机制和司法体制下,我国的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要改善这种状况,一方面应当完善诉讼机制,保障被害人现有权利的实现,完善相关制度,赋予刑事被害人更多的权利;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切实保障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农民的就业权利与中国社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古代以来,农民就业权利就受到限制和侵害,其表现和原因不同时期各不相同,对农民就业权利的限制是中国农民长期贫困、城市发展滞后、市场经济发展缓慢、社会难以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解除土地对农民的束缚,给农民选择就业的权利和自由,不仅是农民的呼唤,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效率是农业发展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石。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框架下,国家与集体,集体与个人缺乏明晰的产权划分;农民及农民组织没有将土地“农转非”的权利,农民分享土地非农用(资本化)增值收益的权利基本丧失,这是中国农村经济贫困的制度性原因。规范明晰的土地使用权,并允许农民自由选择土地的经营方式,应是改变农村经济贫困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总体上已经进入到应该而且有能力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研究、分析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内涵、必然性、约束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魏天辉 《新视野》2012,(1):94-97
"农民上楼"政策在现实中没有被善意执行,是对农民土地权利的又一次侵害。为保障农民土地权利,应从制度上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发挥村民代表大会作用;从财政体制上改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结构,设立专项农村发展基金;从立法上制定《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规范集体土地征收。此外,还需要提高农民自身的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作为生物学概念的反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移植,道德反哺正走向研究者的视野。在一个"后喻"时代,新的道德体系以及传承方式的重构是现实的必然,它的产生有着知识、文化、经济等方面的背景。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道德反哺在促进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经济权利.加强农民经济利益保护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缩小工农差别,使农民平等享有社会公共产品的权利,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使农村平等享有与城市的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是以权利为基础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加强经济和社会权利保障,解决权利失衡和权利贫困的问题。这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保障政策,另一方面是就业政策。因此要转变观念、注重公平正义;实行促进弱势群体就业政策,加强教育培训,取消户口等政策壁垒;建立和完善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独立型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实现社会保障的社会化;制订法规,促进社会保障体制运营的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  相似文献   

14.
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及有关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工业“反哺”农业时代的到来。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研究国外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与条件、途径与措施、政策与策略,对于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权利贫困视野下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必然性。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从制度层面上看牵涉到农地产权制度、农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因素,但从本质上看却是农民的权利贫困问题。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消除农民的权利贫困,要从全面提高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程度、普遍提升农民的权利意识水平以及完善、规范农地征收程序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农民权利保障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钟丽娟 《理论学刊》2003,3(2):97-100
在中国 ,人权主体存在二元结构。社会成员不是依公民的身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而是依市民与农民两种不同的身份有差别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歧视农民的二元制度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平等权的宪法文本存在缺陷、公权力的行使存在不法现象、国家权利保障机制存在缺陷以及农民缺乏法定的维权组织是导致农民的宪法权利被侵害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障农民权利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周俭初  韩卫兵 《唯实》2005,(11):26-28
通过公共财政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分析公共财政“反哺—支持”的机制和过程可以明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采取直接和间接方式实现“反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农民的劳动就业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法定权利,但建国后在计划经济体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导向下,国家对农民进城就业实行了不断政策限制和制度强力管制,因而,改革开放以前农民基本没有职业的选择权。本文通过1949~1977年这一历史阶段的回顾,探讨了农民进城就业权利的缺失经济根源和社会政策根源,认为任何社会政策正确与否都需要经过历史的检验,总结相关经验教训,以使国家更加重视和保障农民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是一个关键性因素,但由此也引发了农民土地权利受侵犯、农民失地后被城市边缘化等问题。严格保护耕地,实行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是我国土地管理的政策主题。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20.
徐旭升 《先锋队》2010,(12):48-49
一是延伸权利保障功能。延伸、拓宽权利保障渠道,通过权利告知、审理助辩,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申辩权以及其他合法权益;通过规范执行涉案款物的管理规定,保障当事人的财产权;通过及时办理解除行政处分和恢复党员权利案,保障当事人的政治权;通过积极稳妥办理申诉复查及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保障当事人的申诉权。二是延伸审理治本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