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太公城 据琉璃宫史记载,太公城是缅甸最早的王国—太公王国的都城,位于曼德勒省北部的抹谷镇西北伊洛瓦底江畔。缅甸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缅甸的历史开始于太公王朝。”但是,山于没有文字记载,又缺乏考古资料,对太公王朝和太公城的历史至今知道的甚少。相传,公元前5世纪初,北印度的一位失去了王位的王子阿毕雅萨逃到缅甸北部,在此地建立了太公王国和太公城,历经33世,后在外部的入侵中灭亡。此后,另一个在印度战败的  相似文献   

2.
八百媳妇国就是泰国历史上的兰那王国,即披耶孟莱开创的王国。根据泰国史书记载,从公元1261年(佛历1804年)孟莱王登位为王算起,至明朝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佛历2099年),缅甸洞吾王朝攻灭景迈,八百宣慰司亡于缅(泰文兰那史记载,兰那于佛历2101年亡于缅,比中文史籍迟二年),前后约三百年。这三百年间,其疆域是有变化的。中国文献的记载 一、中国文献的记载 八百媳妇国的疆域是怎样的呢? 中国古代文献是这样记载的: (一)《明史》八百媳妇条提到,“其地东至车里,南至波勒,西至大古勒,与缅甸邻毗,北至孟艮。自姚关东南行五十程始至。平川数千里,有南格刺山,下有河,南属八百,北属  相似文献   

3.
缅甸的佛教已流传一千多年的时间,在缅甸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曾被尊崇为国教。它对缅甸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缅甸曾经是世界南传上座部复兴佛教的三大主力之一。本文拟对缅甸佛教的发展和传播情况作一综述。一、蒲甘王朝以前 (公元1044年前 )的佛教佛教传入缅甸 ,是在印度阿育王时代。据《善见律毗婆沙》等经籍记载 ,公元前三世纪 ,阿育王在华氏城结集后派出使团到各地弘法。在这些弘法使团中 ,高僧苏那迦和郁陀罗二位长老被派至金地传教。缅甸和欧美一些学者根据卡里亚尼等碑文记载 ,认为金地就是缅甸南部萨尔温江…  相似文献   

4.
傣族文献中的“达光王国”与缅甸传说中的“太公王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德宏傣族地区有学者根据傣族文献的记载认为,傣族在公元前5世纪甚至公元前9世纪的时候就曾经建立过一个地跨云南西部和缅甸中部和北部地区的"达光王国",并把"达光王国"写进了有关傣族的历史论著中,甚至还把这个"达光王国"作为傣族的文明史向前往德宏旅游的游人介绍。本文作者根据其所掌握的资料对"达光王国"进行了考证后认为,傣族文献中有关"达光王国"的记载,实际上是流传到德宏傣族地区并被"傣化"后写进傣族文献的一些流传于缅甸的关于"太公王国"的传说故事,傣族历史上并没有这么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5.
许清章 《东南亚》2004,(2):62-64
曼德勒是缅甸第二大城市 ,又是缅甸末代封建王朝的都城 ,它与另一古城———阿瓦 (又译“茵瓦”)相距很近 ,因而 ,旅缅华侨又称曼德勒为“瓦城”。曼德勒是 1 853年登基的敏同王宣布决定由阿摩罗补罗迁都于此而兴建起来的。 1 857年 ,敏同王动员了阿摩罗补罗的 1 5万群众随同而来并定居在曼德勒附近一带。宫殿于 1 859年全部建成。贡榜王朝 (又称雍籍牙王朝 )始建于 1 753年 ,雍籍牙登居后 ,建都在瑞冒 ,他用 3年时间 ,采取种种兴邦治国措施 ,发展生产 ,国力日盛 ,重新统一了缅甸。自此以后 ,又有9名皇帝先后登居为王。在贡榜王朝经历过的 1…  相似文献   

6.
公元1287年,第一次统一缅甸的蒲甘王朝崩溃后,统一的缅甸便处于分裂状态,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十六世纪前半期,才为缅族建立的东吁王朝(Toungoo,1531-1752年)再次统一.该王朝到1600年又经历了从分裂到统一的过程,所以,缅甸的历史著作如波巴信著的《缅甸史》,是把它划分为缅甸的第二次和第三次统一,缅甸编年史是分为东吁和良渊两个历史时期;哈威著的《缅甸史》和霍尔著的《东南亚史》则统称为东吁王朝或东吁王朝时期.本文主要探讨1531-1600年缅族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建了东吁王朝,又是在怎样情况下、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缅甸的第二次统一,以及它的统一为何那样短暂,刚统一不久的缅甸,又陷于分裂.  相似文献   

7.
对缅甸的研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籍中涉及缅甸的有关著作,就不下一百四十种。近人也有不少有关缅甸的译著,如伊梓鉴著的《缅甸史略》、张诚孙的《中英滇缅边界问题》和姚枬先生译的《缅甸史》等。姚枬先生还写过多篇有关缅甸史的论文。但是总的说来,那时对缅甸的研究,还是零散的、非系统的。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内对缅甸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三十五年间有发展也有停顿,但总的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发展,对缅甸历史和现状的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成果。回顾一下新中国对缅甸研究的情况,对于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该是不无稗益的。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1989,(2)
南诏大理国,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唐(公元648—907年)宋(公元960—1279年)王朝共始终,在历史上存在了五百多年。这个王国产生于公元648年,那时,白大首领张乐进求将其被称之为白国的管辖领域禅让给蒙细奴乐。蒙细奴乐成为了南诏的第一代国王。1253年,蒙古人的入侵结束了这个王国的后继者大理国的历史。在这个王国最强盛的时期,它东临贵州、四川,西北与西藏相连,东南和西南分别与骠国(现在缅甸中部)、安南(现在越南北部)相毗邻。南诏大理国曾对从8至13世纪的中国史和东南亚史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公元五世纪的转变根据传说,扶南新王朝世系被认为是起源于更加印度化的半岛国家盘盘,范师蔓在位期间这个国家已经处于扶南统治之下。在关于范师蔓征服的记载里,强调盘盘统治者是印度婆罗门的保护者,这似乎与扶南统治者的习惯很不相同。中国史籍《梁书》对扶南王位的继承作了这样的记载:“扶南人闻之(盘盘统治者),举国欣戴,迎而立焉。复改制度,用天竺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1986,(1)
1925年,英国浪曼士公司出版了英国人G·E·哈威的《缅甸史》,此书集1925年前缅甸史研究之大成,数十年来一直受到许多东南亚史学者的推崇,早在四十年代就有了姚楠先生的中译本(解放后经译者修订,在1957年和1973年两次再版)。 哈威的《缅甸史》自出版到现在已经有六十年了。六十年来,历史学已有了巨大的发展,缅甸史研究也取得了许多进展。由于迄今尚无一部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撰写的较为完善的缅甸史著作,哈威六十年前的旧作还是治东南亚史特别是缅甸史者常用的参考书,甚至仍  相似文献   

11.
《琉璃宫史》是缅甸宫廷编写的一部史籍,在东南亚历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通过从5个方面分析文本中有关中国的描述:中国人物的描述、有关中国物品的描述、有关“整体”中国(妙香国)的描述、有关中国与缅甸战争(战斗)的描述、有关中国与缅甸和平交往的描述,认为《琉璃宫史》中有关中国的描述反映出缅甸古代王朝对中国形象“真实”和“虚幻”的认知:中国是一个强大、富有和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与缅甸一样伟大,缅甸并不惧怕中国。  相似文献   

12.
学术简讯     
《东南亚》1991,(2)
《庸那迦纪年》已翻译印行 由泰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差吉功札撰著的《庸那迦纪年》最近已由我所研究人员王文达翻译,内部印刷发行。本书是一部同泰国早期编年史有关的北方泰族的编年史,至今已在泰国七次再版,对于了解和研究泰国古代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全书约26万字,小32开本,共344页。欲购者请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发行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编辑组编辑的《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内部发行。全书约五十二万字,主要取材于中越双方的正史以及其他官方史籍和档案。编者还选录了越南方面关于古代中越关系史及越南古代史若干问题的论点,作为本书的附录。编者认为,古代越南历史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一、公元前三世纪以前。这一段历史没有  相似文献   

14.
《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是越南一部纲目体编年史著作。全书共五十三卷,编纂了自所谓“雄王建国”起,至黎愍帝昭统三年(1789年)大约四千多年间的史事,是越南编年史通史中包括时间最长,头部最大的一部史籍。 一、编纂《越史通鉴纲目》的时代背景 从阮朝嗣德八年(1855年)十二月阮翼宗下诏让潘清简等人修书起算,到建福元年(1884年)七月二十一日范慎遹、武洳等人最后把书献给朝廷为止,《越史通鉴纲目》的编纂共花了大约二十九年时间。这一时期,无论是在世界历史还是在越南历史上,都是极其重要的时期。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向帝国主义转化,列强在世界各地的争夺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黎道纲 《东南亚》2001,(3):57-58
公元 190 6年 ,泰国的披耶巴差吉功札根据兰那文史籍 ,编纂了《庸那迦纪年》。① 兰那国即中国史籍中的八百媳妇国 ,其地域在今泰北清迈府一带。纪年开头第一章讲的是素旺那空坎国 ,即金灯国 ,其根据是《丹南素旺空坎史》 ,即《金灯国史》。故事说 ,“农色”湖住了两条龙王 ,两者分住湖的南北 ,和睦相处。原来 ,二龙王不和 ,发生矛盾 ,发生战争 ,其一败阵 ,逃出农色湖 ,向东南方向挖河道 ,到第七天 ,同一条东北向流来的河相连 ,为湄乌河。后来 ,又继续挖了十四夜 ,来到菩提散銮 ,即因他巴城。这条巨龙挖出的大河 ,就是卡拉纳提河。谢远章考…  相似文献   

16.
汉学家们普遍认为,南诏曾是一个强大的王国(公元653—902年)。的确,它曾是使中国唐朝(公元618—906年)不得不正视的力量。这个王国曾经对今日云南和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实行过统治。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历史学家们从中国史籍中摘录了几乎所有关于南诏的资料,泰国和中国学者中至今却仍然存在着关于这个王国的居民是否是泰族的争论。在西方以及在中国,尽管现代的历史研究者们认为南诏决不是一个泰族国家,但保守的泰国学者们却一直在捍卫着这样一种理论,即南诏是由泰族建立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一、马六甲王国的建立根据我国史籍的记载,在马来半岛上,公元十五世纪以前,已先后出现过一些小国。唐代以前,有顿逊(也称典逊,位于今半岛北部丹那沙林)、盘盘(位于今泰国南部万伦湾沿岸一带)、狼牙修(位于今北大年与吉打之间)、丹丹(位于今吉兰丹)、赤土(位于今宋卡);到了唐代,在南部又有罗越(今柔佛);唐代以后,有丹眉流(今六坤一带)、佛罗安(半岛西岸)、加罗希(今猜也)、蓬丰(今彭亨)、登牙侬(今丁加奴)、吉兰丹、日罗亭(半岛南部)、单马锡(今新加坡)。马六甲则迟至明代始出现,史籍称为“满刺加”或“麻六甲”。明初,朱元璋在位期间(1368-1398),在所有与明朝建立关系的国家当中,尚没有“满刺加国”。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的权威学术刊物《远东问题》(ПроблемаДальнегоВостока) 2 0 0 5年第 1期登载了一篇关于李随安的著作《中苏文化交流史 (1 937— 1 949)》的书评。这篇书评详细介绍了《中苏文化交流史 (1 937—1 949)》的内容 ,认为它“填补了一项明显的空白”。书评的作者是知名的中国学家阿·热拉霍夫采夫(А Желоховцев) ,他在书评的结尾处写道 :“李随安的这本书以文献为依据向我们系统地展示了很少得到研究的战时苏中两国文化关系的珍贵资料 ,为此向作者致以谢意 !”李随安是我院历史研究所的学者 ,他的著作《…  相似文献   

19.
在英国殖民统治以前的好几个世纪的封建时代,虽然马来半岛的封建制度也是建立在土地王有制的基础之上的,但除了马六甲王国时期出现过一个短暂的统一局面以外,马来半岛一直处于一种封建割据的局面。马六甲王国解体以后,半岛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苏丹或罗阇,这些苏丹或罗阁又在其领地内实行分封,各地土酋势力很大。各地豪酋势力分裂割据是英国统治以前马来半岛封建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英国殖民者更轻易地(与占领缅甸相比)占领和控制了马来半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扶南,是柬埔寨最古老的王国,也是东南亚最早兴起的最强盛的国家。它存在了六百余年,不仅对柬埔寨本国以后的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且作为当时东南亚的强国,在促进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试就其兴起和发展的情况进行论述,并初步探讨其原因。“扶南”这名称,源出于我国史籍。清代曾钊所编的《岭南遗书》,书中所搜集的东汉初章帝时(公元76—88年)广东南海人杨孚的《异物志》,便已提到“扶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