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爱军 《世纪桥》2004,(2):14-16
立论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基础上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始终强调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必须具备必要的政治经济条件,并认为这个时间是相当长的。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没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的联合统一的国家,没有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的发展……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1]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多次重申了这一观点。在通过《共同纲领》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曾有党外人士向毛泽东…  相似文献   

2.
正毛泽东所谈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有许多方面来源于列宁、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关于一些落后国家可能走上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但是,其中更主要的是毛泽东的独创:一是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崭新的概念。二是指出革命成功后将建立既与资本主义不同,又与社会主义不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有独立社会形态意味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中,  相似文献   

3.
论刘少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国初期 ,提出“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重要思想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然而 ,国家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并没有改变。这就是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新民主主义社会要存在多长时间 ?中国如何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刘少奇对此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他认为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大约要经过 1 5年至 2 0年的新民主主义时期 ,以建立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只有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再逐步稳妥地进入社会主义。这一观点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主张以及《…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建国后第一次向基层干部调查农村互助合作情况,张玉美有幸向毛泽东汇报工作中国如何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其他领导人原来设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迅速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国家工业化建设,使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为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基础。然而在1952年夏秋之交,中国社会经济的现实生活发生了一些超出原来预料的变化。在以巨大财力支持抗美援朝战争的情况下,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奇迹般地提前完成,…  相似文献   

5.
李亮 《理论学刊》2005,2(2):20-23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过渡性质的社会.人们往往将新民主主义社会和我国的过渡时期等同起来,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正把握毛泽东"过渡"一词的含义.实际上,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社会形态和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是从理论上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建立和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问题 ,从而架起了从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桥梁。在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实践中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又发生嬗变 ,并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是毛泽东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性质、地位、任务、及长期性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理论认识。这个理论经过了孕育、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在…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述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这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十分重要的课题。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下私人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对此进行研究和探讨,既有助于全面理解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对私人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也有利于我们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私营经济的方针。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论断  “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是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结论中提出的一…  相似文献   

8.
40年代末,毛泽东以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中国革命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思想为基础,在审慎思考和与党内其他领导人反复磋商后,形成了和平地、稳妥地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其核心思想是: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一个以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为中心的革命转变战略。1948年秋至1950年初,毛泽东从多方面阐述了这一战略构想的目标、中心、指导方针、基本政策及步骤等问题。本文试对这一构想作简要的探讨。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主要内容毛泽东关于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三大组成要素之一。毛泽东在多年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问题,以此来解决中国经济的实际问题。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对革命根据地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毕彩云 《世纪桥》2012,(9):11-12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以来理论界深入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研读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特选取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这一侧面对二者关系进行管窥。文章首先界定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的概念内涵和主要特点,继而通过各方面的对比,明确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既明显区别又重点联系的辨证关系,即二者是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两种国家建设理论;但因为二者的终极价值目标和现实领导力量相同,所以互相之间又有可以前后借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王芳 《党史文苑》2013,(12):31-32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集中体现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他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唯物史观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世界观基础,批判的继承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白冶钢 《求实》2006,2(Z4):47-48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这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十分重要的课题.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下私人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结论中提出了这一新概念.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最重要代表,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对新民主主义文化进行了系统论述.从文化发展角度看,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形成时期的重要思想在发展战略、政治-文化话语转换以及文化现代化等方面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集中体现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他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唯物史观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世界观基础,批判的继承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刘少奇同志最擅长经济建设和党建工作。建国之初,他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整体构思,尤其是关于新 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建设的具体方案,体现了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本文主要在五个方 面对毛泽东和刘少奇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方略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一文,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政权形式和社会形态。对这个社会的性质、内涵以及如何构建,毛泽东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不断在理论上深化,在实践中探索。他最初设想,革命成功后先建立以无产阶级为首领的各革命阶级联合起来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然后进入社会主义。1952年底,实际形势的发展超过了毛泽东的预期设想,使他作出新的理论思考和决策。出于对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及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1953年,毛泽东推动确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相似文献   

17.
1953年6月15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集中批评了"确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秩序"的观点。当时,是否应该"确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秩序"的问题,关乎社会主义革命如何推进;今天,毛泽东的这一讲话仍是一个常议常新的热门话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因此,想要理解毛泽东为什么批评"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首先应当关注毛泽东所说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什么"这个问题本身,这是其他一切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董伟在1990年第6期《理论探讨》上撰文,认为新民主主义经济构成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经济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核心。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首次设想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构成。以后,毛泽东及党的其他领导人也在不断地探索这一问题。但是,由于新民主主义经济还没有建立,这些探索往往只限于理论推导。1946年至1948年,张闻天在东北从事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工  相似文献   

19.
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中,"革命必须衔接理论"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存在矛盾和冲突。毛泽东对"革命必须衔接理论"的选择,意味着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放弃。这种结局,无论对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还是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均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一文,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政权形式和社会形态。对这个社会的性质、内涵以及如何构建,毛泽东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不断在理论上深化,在实践中探索。他最初设想,革命成功后先建立以无产阶级为首领的各革命阶级联合起来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然后进入社会主义。1952年底,实际形势的发展超过了毛泽东的预期设想,使他作出新的理论思考和决策。出于对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及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1953年,毛泽东推动确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