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克劳和墨菲:"多元激进民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克劳和墨菲是当代西方颇有影响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针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革命形势和条件的变化,提出了“多元激进民主”的革命战略和思想。他们认为在当代西方,革命的依靠力量主要不是无产阶级而是多元的“各个社会团体”,革命的方式不是暴力的武装斗争,而是非暴力的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拉克劳和墨菲的“多元激进民主”思想,既有贡献也有失误。  相似文献   
2.
梁红秀  徐罗卿 《传承》2012,(11):32-33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少数民族政治体系的存在形态,其本质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时代的建设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表明,实现民族政治与公民政治的平衡是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3.
19世纪70年代末,马克思接触到一个崭新课题--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一个世纪以后,邓小平在新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和超越了马克思晚年的设想,同时也发展和超越了列宁、毛泽东长期艰辛探索的思路,终于解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世纪性难题,从而使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最终发展到位.  相似文献   
4.
十六至十八世纪 ,是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 ,也是欧洲大工业的准备时期 ,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在欧洲各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动 ,必然引起政治与思想的变革。新兴的阶级既反对当时的贵族特权 ,又反对当时的教会特权 ,要求进行社会改革。当他们在寻找自己改革的理论根据时把目光转向了中国 ,中国成为他们的范例和根据 ,因为中国“没有世袭贵族及教会特权 ,由天赐的皇权通过官僚机构来统治”[1] (P2 92 ) 。而与此同时 ,由于西方传教士的作用 ,从明朝中期开始 ,中学开始源源不断地西传 ,正好适应了当时欧洲社会的…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的政治发展模式,既超出了西方学术界中传统学派(阿尔蒙德、阿普特等人)所认为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只能是以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理念和民主政体为样板的单向度运动的断言,同时也超出了强大政府学派(亨廷顿等人)所认为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应将政治秩序与政治稳定放在首位而将民主的价值理念放在较次要地位的设想。它这种政治发展模式是一种既强调稳定又谋求发展,既追求民主又树立权威,既融西方民主制度于本地化之中、又融马西政治制度于和谐发展之中的特有模式。这种模式既不希望因树立权威而牺牲民主,也不希望因实行民主而导致…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政治发展经历了两次巨大的跃迁:第一次是从推翻专制政治到初步建立现代民主政治;第二次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进入到社会主义法治政治,这次跃迁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社会主义改革开始的,通过这次政治跃迁,使我国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从而也大大加速了我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在第二次政治跃迁中,邓小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如何看待和认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特别是中国的政党制度,一直是当今一切国家和社会观察的一个重大焦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适应了中国的国情,进而决定和影响了中国的政党制度的特色,从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优势。因此,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和构建政治和谐化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在<政治学>教学中只注重向大学生讲解民主的优越性.其实,在讲解优越性的同时,也应当向学生讲解民主自身严重的局限性,还应当讲解民主与共和、法治、党政的互补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民主有一个全面、深刻而又准确的认识.本文拟对如何在<政治学>教学中讲好民主这一内容做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建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理论,必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富于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论文在分析建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理论迫切性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理论应有的主要框架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它是统率人们的思想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