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0 毫秒
1.
1940年11-12月,戴季陶访印期间在中国学院和中华佛寺勒石为记,强调佛教之于中印双方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这两块碑志已成为中印两国抗战时期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我们将以这两块碑志为例,进一步探讨近代中印双方以佛教作为文化交流纽带的共识是如何形成的,而且这种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共识是否还具有当代价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是中印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当代中印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印两国学界在中印边界战争问题上长期分歧重重,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对中印边界战争的几个主要问题,即中国速战速胜的原因、中国单方面无条件撤军的原因、中印边界战争的可避免性,做一番综合性的梳理,无疑将有助于更加客观和多纬度地理解中印边界战争。  相似文献   

3.
中拉关系在21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时期的中拉关系既存在挑战,又蕴含着机遇,双方关系中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比如西方媒体所宣传的"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以及台湾因素等。因此,除了政治、经贸往来,文化因素在中拉双方交往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拉间的文化交往,不仅在促进中拉政治经济关系长期、稳定、和谐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文化交往所衍生出的文化贸易将有助于中拉经贸关系向多领域、全方位发展,因此文化交往的扩大必然进一步促进中拉关系的发展。促进中拉文化交往的思路和对策主要包括:文化交往以相互尊重、平等探讨、共同发展为基础;妥善处理文化冲突,积极沟通以达成文化上的更多共识,减轻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不信任感;在明确双方文化交往核心内容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文化传播手段,减少官方色彩,采取双方民众都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方式;灵活利用现有的各类文化资源和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文化交往。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印度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惊人相似 :中印在世界格局中同处“地缘战略国”的地位 ;中印皆是文明核心国家 ;中印都是传统现代国家 ;中印对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印度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尤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必须面向的主要国家,海上安全是理解中国和印度在印度洋地区进行战略接触的重要视角,中印海上互动的性质将直接影响印度洋地区的安全与发展,然而互信缺失是影响中印双方在印度洋地区化解潜在冲突和开展有效合作的主要障碍。本文考察印度对中国"海丝路"的回应和中印在斯里兰卡的利益碰撞,比较中印对印度洋安全的认知,分析中印在印度洋地区的海上安全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印在经济发展中可以相互学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和印度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中印都走过弯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实行经济改革 ,印度实行经济政策调整 ,中印经济发展都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虽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印度 ,但是中国在一些领域中也应该向印度学习。  相似文献   

7.
大体来看,公共外交的实践要普遍早于公共外交这一概念的出现。这对中印两国来说也是如此。中印公共外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公共外交在中印近距离认识对方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真实的印迹。目前,中国开展对印公共外交非常必要,但却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不利因素。中国开展对印公共外交的当务之急是,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对印公共外交政策,将其提升至发展中印关系的国家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8.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极力拉拢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组建针对中国的包围圈,为了应对这一情况,中国提出了建立“国际和平统一战线”的外交战略,1954年中印、中缅两国总理互访就是落实“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重大举措。在互访过程中,中印、中缅共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领导人着力消除了印度、缅甸在华人华侨、边界问题、亚洲国家共产党以及中美关系等问题上的疑虑和担心,从而促进了中印、中缅两国关系,巩固了亚洲国家的中立倾向,为亚非会议的召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产物,中国历届中央政府都不予承认。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中印边界争端不断加剧。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世纪末,中印边界争端出现缓和的态势。21世纪初期,中印边界争端仍然时有发生,但都以和平方式得以解决。2013年5月和10月,中国李克强总理和印度曼莫汉·辛格总理实现年内互访并签署一系列重要文件,形成了中印解决边界争端的一系列危机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或独立以来,随着经济逐渐发展,中印人口城镇化水平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加速发展,中印人口城镇化速度也逐渐加速,城镇化水平大为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印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新的问题。由于中国城镇化速度更快,因此中印人口城镇化中的问题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本文在指出中印城镇化进展存在差异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中印城镇化进展出现差异的原因,即中国制造业发展比印度快,中国农村发展优于印度和中国城乡基础设施好于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