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浮动抵押灵活的制度价值和对融资金融的益处,我国在物权法中引入了动产浮动抵押制度。本文分析了浮动抵押的制度价值,并对我国浮动抵押制度的不足及完善途径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论浮动抵押     
中国在2007年通过的《物权法》创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动产浮动抵押制度,逐步完善了我国的担保制度。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的不成熟以及浮动抵押固有的缺陷,浮动抵押制度在我国的实施困难重重,尴尬不断。为此,笔者根据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以期完善。  相似文献   

3.
中英浮动抵押制度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物权法》规定的浮动抵押制度与英国浮动抵押制度相比,在制度运行机制方面存在诸多不同,本文在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完善我国浮动抵押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建平 《法制与经济》2008,(12):8-10,12
二战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担保法发生了重大变化,浮动抵押制度是较能顺应其发展变化趋势的担保形式之一。由于我国立法上长期未确立浮动抵押制度,实践中造成了诸多不便。《物权法》首次确认了浮动抵押制度。这对担保制度的完善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浮动抵押制度起源于英格兰的衡平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适应企业融资需要,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规定了浮动抵押制度。本文从浮动抵押的涵义、特征等方面并结合我国的规定对浮动抵押制度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借鉴国外经验,在《物权法》中引入了浮动抵押制度,但通过对条文的解读可以发现,我国的浮动抵押与国外通行的做法有所不同。这一差异性,决定了我们在运用和完善浮动抵押制度时需要更加关注由此可能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一、第一百八十九、第一百九十六条对担保物权中的"浮动抵押"做了明确的规定,首次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具有我国的特色的"浮动抵押"制度。这一制度的创设,是我国物权法上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对浮动抵押制度的源起、概念、特征作出相关介绍后针对我国的浮动抵押制度作出评述。  相似文献   

8.
浮动抵押制度起源于十九世纪的英国衡平法,《物权法》于2007年将之引入。它不但提高了抵押人的融资能力,且对完善我国的担保形式亦具有重要意义。但浮动抵押制度保护债权人不力的天然局限使得它在深受中小企业青睐的同时遭受债权人冷遇,如将消极担保条款引入浮动抵押制度,则有利于克服其固有局限,从而使浮动抵押制度在我国的推行取得更圆满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物权法》设定了动产浮动抵押制度,它的运用给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的贷款和融资带来了新的便利,但由于其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对我国《物权法》中动产浮动抵押的相关规定进行剖析,提出完善我国动产浮动抵押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仰光 《法治研究》2012,(11):86-91
对我国《物权法》第181、189及196条所规范的制度的性质存在两种观点:动产浮动抵押及特别动产集合抵押。产生这两种观点的原因在于对浮动抵押制度界定的差异。浮动抵押制度的特征在于标的物的浮动性、抵押人处分抵押物的自由及可转化为固定抵押,依据这三个特征可以确定,我国《物权法》第181、189及196条所规范的制度为动产浮动抵押。创设特别动产集合抵押制度并不利于我国对这三个条款所规范内容的理解及适用。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浮动抵押制度中,抵押人可以将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设定担保,浮动抵押制度扩大了可以抵押的财产范围,这大大提高了抵押人的融资能力,但正是由于浮动抵押标的物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处在不断变化中,这给抵押权人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浮动抵押制度的融资能力和风险问题是浮动抵押制度实施过程中一直存在的一对矛盾,抵押人融资能力增强,往往伴随着抵押权人的风险在增加;如果确保抵押权人的资金安全,抵押人的融资以及日常经营行为将收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如何很好的解决融资和风险问题是浮动抵押制度在实践中实施好坏的关键,也是实现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双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二战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担保法发生了重大变化,浮动抵押制度是较能顺应其发展变化趋势的担保形式之一。由于我国立法上长期未确立浮动抵押制度,实践中造成了诸多不便。《物权法》首次确认了浮动抵押制度,这对担保制度的完善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业业 《法制与经济》2013,(7):81-84,86
2007年施行的《物权法》所确立的浮动抵押制度,扩大了抵押制度的适用范围,对浮动抵押的主体、客体和实现都进行了相应的规定。这样一种新的抵押制度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但在中小企业具体应用浮动抵押进行融资的时候也遇到了问题。文章就主要从浮动抵押的相关理论入手,结合浮动抵押在中小企业融资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入手,分析浮动抵押在中小企业融资中所面临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林苇 《政法学刊》2007,24(6):69-74
物权法动产浮动抵押制度存有对债权人权利保护不足的缺陷,为维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应把握好动产浮动抵押制度的源头、协议、登记、执行和惩戒等各个环节,以合理防范、扬长避短,实现对债权人权利的合理维护并确保动产浮动抵押制度在我国能够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浮动抵押制度自19世纪在英国出现以来,已在英美法系国家得到普遍适用,并为大陆法系的一些国家所采纳。浮动抵押制度能够促使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符合法理上关于法的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本文从浮动抵押的发展历史入手,对浮动抵押的概念、特点以及浮动抵押与其它担保物权的关系、浮动抵押的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浮动抵押刍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关涛 《法学论坛》2007,22(3):116-122
浮动抵押的融资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担保公司债券的发行方面,已为发达国家的立法或判例所承认.但在浮动抵押中,由于抵押物的不确定性,所以与大陆法系的抵押权制度存在重大差别,从而增加了在大陆法系适用相关规定的难度.为正确理解和适用我国《物权法》中有关浮动抵押的规定,应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与国际接轨,规定相应的配套制度,明确浮动抵押的适用范围,以及与固定抵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财团抵押、浮动抵押与我国企业担保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大陆法系财团抵押制度和英美法系浮动抵押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利弊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我国应当借鉴这两项制度的成功经验,以完善我国企业担保制度方面的立法,并就如何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在现行民法体系中移植上述两项制度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和设想  相似文献   

18.
英国法创设了浮动抵押制度,为世界各国推崇、移植。《物权法》突破我国原有担保制度的局限,增设该制度。与英国法相比,我国的浮动抵押有自身的特色,也有制度设计上的缺陷,需要相关法律予以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物权法》首次引入了浮动抵押制度,对概念、主体、标的、设立方式、结晶条件等作出了规定,浮动抵押的大致轮廓已基本成形。不过,实践中要运用浮动抵押,尚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物权法>设定了动产浮动抵押制度,它的运用给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的贷款和融资带来了新的便利,但由于其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对我国<物权法>中动产浮动抵押的相关规定进行剖析,提出完善我国动产浮动抵押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