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马蕾 《传承》2009,(22):70-71
茶叶历来为我国出口大宗,19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印度、锡兰、日本茶业的崛起,华茶的国际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面对这一颓势,中国社会各阶层采取了多方面的挽救措施,试图全面整顿华茶。世博会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在增加华茶国际知名度、扩大华茶外销市场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着清末民初的中国茶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2.
马蕾 《传承》2009,(11)
茶叶历来为我国出口大宗,19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印度、锡兰、日本茶业的崛起,华茶的国际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面对这一颓势,中国社会各阶层采取了多方面的挽救措施,试图全面整顿华茶.世博会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在增加华茶国际知名度、扩大华茶外销市场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着清末民初的中国茶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3.
杨志玲 《思想战线》2011,37(3):120-123
近代云南茶叶出口贸易是了解近代云南对外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窗口。从近代云南茶叶出口的情况来看,茶叶出口拉动了云南茶业经济产业链的发展。由于独特的品质、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变化、政府的大力扶持、云南商品经济的初步繁荣及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云南茶叶出口贸易与茶业经济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正是这种互动,使得近代云南茶业经济繁盛一时,奠定了近代茶业经济在云南经济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日相继开埠通商后,茶叶是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商品,对外输出急剧扩大,成为换取外汇、支撑本土经济的重要途径。在绿茶重要销售地美国,两国展开了激烈竞争,可分为快速增长期、日本侵夺中国份额期、挤压下的中国衰颓期等三个时段。日本还将被割让的台湾殖民地作为茶叶生产基地,着手改良和改制,生产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红茶、乌龙茶和包种茶等。继而又借“九一八事变”契机,将东北变成日本茶、台湾茶的销场,利用关税提高、形象诋毁等手段,阻止南方茶叶向东北的输出,发起“东北向茶”运动,试图形成“日茶倒灌”的局面。不仅如此,在加拿大、俄罗斯等其他重要茶叶消费国,日本也展开了对中国茶的攻势,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威胁。  相似文献   

5.
杨志玲 《思想战线》2008,34(2):81-86
明清时期,随着茶叶产区的扩大、茶叶种类的增加、荼业生产及制造工艺的进步、交通的局部改善等,云南茶叶经济的发展跨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云南茶叶无论是产量、制造技术还是贸易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尽管政府行政行为的干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云南茶业经济的发展,使得明清时期云南茶业经济在繁荣中蕴涵着一定的危机,但总的来说.明清时期云南茶业经济仍然呈向上发展的趋势,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云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民 《传承》2009,(18):148-149
明代,随着民间商品经济的繁荣,各地散茶得到蓬勃发展。广西茶业在明以后紧随中国茶叶发展潮流,茶叶生产获得了空前的进步。到了清代和近代,广西茶叶产区扩大到60多个县,茶叶品种有100多种,其中闻名远近的有桂平西山茶、苍梧六堡茶、横县白毛茶。  相似文献   

7.
余志君 《传承》2009,(18):58-59
安化作为湖南最重要的茶叶产地,在抗战爆发之前,与全国其他的茶叶产区一样,处于衰败的边缘。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茶业实行统制政策。正是在这种政策的积极实施之下,国民政府的统制管理机构采取了发展农村茶叶生产、组建合作社、推进茶叶教育、增加贷款、改进工艺、革除陋规等措施,促进了这一时期安化茶叶的快速发展。这也成为抗战时期湖南茶叶在全国抗战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茶叶的产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历唐、宋、元、明,茶叶成为中原地区与西北、康藏高原各族人民经济联系的纽带,茶马互市引为千秋佳话。清中叶以来,我国茶叶一旦进入国际市场便独占鳌头,远销欧、美、非州各地。“十八世纪以来,华茶出口,即已独据王位,称雄于世界者,几达百年之久。”茶叶的质量亦蜚声全球,海外民众倘能一品华茶,无不引为快事。华茶声誉之高,迫使印度、锡兰、日本等地茶叶  相似文献   

9.
明代,随着民间商品经济的繁荣,各地散茶得到蓬勃发展.广西茶业在明以后紧随中国茶叶发展潮流,茶叶生产获得了空前的进步.到了清代和近代,广西茶叶产区扩大到60多个县,茶叶品种有100多种,其中闻名远近的有桂平西山茶、苍梧六堡茶、横县白毛茶.  相似文献   

10.
安化作为湖南最重要的茶叶产地,在抗战爆发之前,与全国其他的茶叶产区一样,处于衰败的边缘.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茶业实行统制政策.正是在这种政策的积极实施之下,国民政府的统制管理杌构采取了发展农村茶叶生产、组建合作社、推进茶叶教育、增加贷款、改进工艺、革除陋规等措施,促进了这一时期安化茶叶的快速发展.这也成为抗战时期湖南茶叶在全国抗战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西康民族地区汉藏茶叶贸易在艰难的时局中未曾中断,官商合办的康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积极从事西藏与西康民族地区间的茶叶贸易往来。从公司的成立、组织和人事,特别是西康地方当局的参与,都体现了康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为推动汉藏茶叶贸易所做的努力。公司对促进西藏与内地的经济贸易往来,加强藏汉文化交流,加深藏汉民族感情,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古代中国没有独立的治安管理处罚制度。近代中国独立的违警处罚法律制度是随着近代中国法律制度的创立而建立、发展的。新中国治安管理处罚制度深受战前大陆法系国家以及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行政处罚制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可能进一步在治安管理处罚的基本原则、理念,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和适用,治安管理处罚程序,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其处罚,治安管理处罚的执法监督,治安调解等方面继续改革发展,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安管理处罚制度。  相似文献   

13.
湖南是产茶大省,茶叶是湖南的一项主要经济作物,是湖南省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湖南第二大出口创汇农产品。近年来茶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茶业湘军正在崛起。作为其领军企业的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茶叶行业仅有的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4.
《浙江人事》2008,(11):31-31
江用文,研究员,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在茶叶加工领域20余年,他研制出了高香冷溶速溶茶、γ氨基丁酸茶、超微绿茶粉等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采用高速逆流色谱等新技术制备出葛根素、茶多糖等新产品。制定出《绿色安全茶叶田间生产技术规程》和《绿色安全茶叶加工技术规程》,并在茶叶企业进行示范。明确了西湖龙井茶铅污染的主要来源,提出了降低西湖龙井茶铅含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杨瑞荣 《两岸关系》2008,(12):50-51
闽台茶叶同根生,两岸茶香飘万里。2008年11月16日,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福建武夷山崇阳溪畔新建成的茶博园开幕。本届茶博会不仅搭构了两岸茶业界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茶人与参会来客搭起了品茶问茶、访友交友的桥梁。应主办方的邀请,台湾有36家茶业企业100多名客商出席此次茶博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作物之一,近年来,茶叶的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显示性竞争优势以及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质量竞争力指数等方面来看,在茶叶出口上,虽然中国的大国地位难以动摇,但中国茶叶的质量竞争力指数还只是处于中游水平,斯里兰卡、肯尼亚、英国等已经严重威胁着我国茶叶出口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茶叶产业急需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李永强 《当代广西》2009,(22):49-49
贺州市昭平县以促农增效、助农增收为目标,按照“舞龙头、建基地、提质量、创品牌”的产业化经营思路,积极培育茶叶产业,舞活茶业龙头,打响“昭平银杉”茶品牌,实现了昭平茶规模从小到大、品质由粗到精、产业效益大幅提升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云南茶商号日益兴盛,茶商成为云南茶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茶商的经营活动本质地反映了近代云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发展程度、发展方式.也是透视云南近代化的一个窗口.茶商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实行产供销协作的经营方式、创新茶叶产品形态、树立产品品牌、致力于国际化经营的经营特点,体现了云南茶业经济在向近代化转型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孙洪升 《思想战线》2008,34(2):76-80
我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尤其是进入唐宋时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茶叶生产迅猛发展,茶业经济异军突起,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唐代茶产量无从查考,但总产量是不小的.五代十国的茶产量同样无从查考,但应比唐代又有较大提高.入宋后.宋政府长期实行榷茶政策,因而我们可以根据政府的买茶额,结合折税茶、贡茶、耗茶、私茶以及 个别地方存在折役荼和赡军茶等特殊情况,大致推测出北宋的茶叶产量,宋茶产量约在8 355.2万斤至9 548.8万斤之间,接近于1亿市斤.南宋茶产量与北宋相差不会太远.  相似文献   

20.
王凯 《传承》2009,(14):78-79
洋务运动时期,由于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培养外交人才和加强海防的需要,以及"中体西用"理论的指导等,洋务派向美、英、法、德等国派出了留学生,开始了近代中国留学生派遣制度实践之先河。虽然此制度的封建属性还不可避免,但它在客观上却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