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的开拓者。他于1930年5月在江西寻乌展开了为期十天的大规模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著名的《寻乌调查》。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际,回顾总结毛泽东寻乌调查中形成的宝贵历史经验与理论智慧,对于当前改进调查研究作风、提升调查研究效能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1930年5月,为了解中国富农问题和商业状况,毛泽东在寻乌作了十多天的调查研究,全面调查寻乌的政治区划、交通、商业、旧有土地关系、土地斗争等情况,其中贯穿着对寻乌思想文化状况的分析,发现寻乌城内存在三股思想文化力量的交锋。分析了解这三股文化力量的发展以及兴衰,特别是毛泽东观察寻乌思想文化的视野和方法,对于今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930年5月,毛泽东为反对当时党内和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倾向,在江西寻乌进行了社会调查,并写了这篇《调查工作》。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首次提出“不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论断,形成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思想的雏形。这篇文章,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30年8月21日,中共闽西特委将这篇文章翻印成册,发给苏区军民学习。由于革命环境,该文后来散失。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主持编辑《毛泽东选集》时,这篇文献未能收入。 195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备处在福建龙岩征集到这本小册子。毛泽东得到该文后,十分欣喜…  相似文献   

4.
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后,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四军回师赣南,分兵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形成了比较巩固的赣南根据地。1930年5月,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并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月的时间,分散到寻乌及附近各县发动群众。  相似文献   

5.
正导语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在土地革命斗争时期,他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赣南、闽西地区创建中国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华苏维埃红色政权,并于1930年5月在寻乌完成了他著名的《寻乌调查》以及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著名论断。几年前,我们在"申苏"时发现一份原红21纵队排长、寻乌县长陈必达的访问笔录,笔录说到毛泽东进入寻  相似文献   

6.
193 0年 5月 ,毛泽东作了著名的寻乌调查 ,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这篇光辉著作。在纪念毛泽东寻乌调查 70周年之际 ,重温毛泽东寻乌调查的历史及其著作 ,无疑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这对于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推动“三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毛泽东寻乌调查是我党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我们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形成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一贯十分重视调查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3 0年的寻乌调查是毛泽东一生中所做的调查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7.
张茹 《党史文汇》2023,(10):34-37
<正>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善于运用各种调研方法,是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的重要路径。1930年5月,毛泽东在江西寻乌县开展了为期20多天的关于城市经济状况的大规模调查研究,这就是著名的“寻乌调查”。在寻乌调查等一系列实地调研基础上形成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至今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毛泽东在文中这样强调调研方法的重要性:“近来红军第四军的同志们一般的都注意调查工作了,但是很多人的调查方法是错误的。调查的结果就像挂了一篇狗肉账,像乡下人上街听了许多新奇故事,又像站在高山顶上观察人民城郭。  相似文献   

8.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1930年5月.毛泽东在江西寻乌调查后,起草了《调查工作》一文。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等观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同年6月上旬,毛泽东带着初稿来到上杭,交由闽西特委翻印出版。可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调查工作》小册子意外散失。  相似文献   

9.
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后,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四军回师赣南,分兵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形成了比较巩固的赣南根据地。1930年5月,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并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月的时间,分散到寻乌及附近各县发动群众。  相似文献   

10.
正《反对本本主义》是1930年5月毛泽东在寻乌写的一篇文章,原来题目叫《调查工作》。1950年编辑《毛泽东选集》第1卷时,毛泽东便很想把它收编进来,但苦于未能找到。1957年2月,福建上杭县农民赖茂基在家里发现这篇文章的原稿。他虽然不知道毛泽东在到处找这篇文章,但也意识到其重要性,于是立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提起调查研究,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寻乌调查的那段历史和他的两部光辉著作《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在浩瀚的调查研究文献中,这是经典而又通俗的范本,对于解决土地革命中的诸多实际问题,尤其是  相似文献   

12.
正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工作方法和优良作风,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早在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大量实地调查研究走访后,写下了一篇长达8万余字的《寻乌调查》,成为我们党调查研究工作的光辉典范。调查研究,是一个反对"四风"、改进作风的好办法,是一条倾听民声、汇聚  相似文献   

13.
褚振江 《红旗文稿》2013,(11):37-38
近日,笔者随国防大学"寻访红大足迹,弘扬苏区作风"主题活动考察团,踏访一个地处闽、粤、赣三省边陲的县城——寻乌。1930年5月,为了解中国农村的现实状况,毛泽东在寻乌邀请教师、店员、小商贩等各阶层人士,展开了为期20多天的广泛深入调查。在此期间,他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原题为《调查工作》)一文。这是一篇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4.
正1930年,毛泽东在位于江西省东南端的寻乌做了一次"最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并写下《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论断。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这篇文章列举了形式主义、官僚主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党调查研究的传统和作风,是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江西寻乌是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祥地之一,毛泽东在此写下了《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等著名论断。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的今天,重温《寻乌调查》这部光辉著作,对做好新时期人大调研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方法。党在建设各级苏区政权时,充分运用了这一工作方法。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不仅毛泽东、张闻天、梁柏台、张鼎丞等各级苏区领导干部开展了丰富的个人基层调研,各级苏区政权也设立了调查统计部门,围绕苏区的劳动、粮食、土地等开展了大规模普查工作。通过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寻乌作了他一生中最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在这里他以伟大的理论思考和深刻实践,著就了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奠基之作《反对本本主义》(原著题为《调查工作》).他石破天惊地提出"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首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新的科学概念,明确提出"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相似文献   

18.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同志为反对当时党内和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深入中央苏区进行寻乌调查期间(1930年5月)写下的,是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解决中国问题的一篇专著,是一篇思想内容十分深刻的反对教条主义的战斗檄文,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宝贵的历史经验的结晶。重温《反对本本主义》,把握其思想的特点和灵魂,对于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0年5月初,红四军一举攻克赣南寻乌县城。为了争取群众,发展革命力量,红军以寻乌为中心,在周边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 一天,中共江西省寻乌县委书记古柏陪同一位身材高大、身着褪色的灰布军衣、脚穿黑布鞋的人,沿着寻乌县城弯弯曲曲的小街走着。他俩边走边谈,还不时地用手比划着。这位湘音很重的人肩膀宽阔,双手特别长,走起路来挺有精神,一头黑发长而蓬松,分披两鬓,露出宽宽的前额。他就是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15,(12)
<正>一第一次知道"寻乌"这个地名,是在2011年11月21日。这一天,我看到发表在《学习时报》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谈谈调查研究》,作者习近平。这篇文章是他不久前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的全文。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用130字的篇幅提到了江西寻乌县:"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