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股东是公司的实际投资人也是公司的终极所有权人,在公司治理过程中股东享有重大决策权,在两权分离的管理模式下股东要有效实现决策权必须先实现知情权。股东知情权的实现要通过调查权的实现为前提,而通过选任调查人的方式是实现调查权的有效途径。公司治理和立法先进的国家明确规定股东调查权的制度设计方式和行使该权利所要具备的相应客观条件;我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引入检查人选任制度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股东的知情权基于股东利益的维护而产生。知情权不是一项单一的基本权利,而是股东质询权和查阅权的复合。知情权不是一项从属的权利,而是与股东的管理权和财产权相互独立的权利。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甚少,立法应予完善。知情权的主体是公司股东,包括小股东、隐名股东和出资瑕疵股东。知情权的实现方式应当遵守程序规则。为了保护公司和其他不特定股东的利益,对知情权的行使应当有所限制。知情权的法律救济应当遵守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相似文献   

3.
现代公司、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大多数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各国法律为保护股东为实现其预期利益,都赋予了股东知情权,而会计账簿查阅权则是股东知情权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知情权是股东应该享有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力.2005年<公司法>明确规定了股东享有知情权,但是在股东知情权行使的条件以及股东知情权诉讼的程序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导致股东知情权保护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只有从知情权的含义、内容和理论依据出发,发现我国<公司法>在股东知情权规定方面存在的缺陷,寻求具体的完善措施,才能切实保护股东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对股东行使知情权的范围作了很大的拓展,并注重了股东知情权行使的程序性规定,使这一权利实现了可救济性。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实践中,新《公司法》关于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还显得过于笼统,如何把握一些争议问题,平衡股东与公司的利益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管理模式下,客观上往往造成股东会与董事会对公司各种信息掌握的不对称,而股东作为公司的投资人和利益的最终享有者,股东知情权是股东享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权利。《公司法》明确了股东知情权纠纷的司法救济途径,较好地实现了对股东知情权的保障,但仍然存在不足。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引入检查人选任制度已具备其切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使股东知情权保护得到更加全面的贯彻与落实。  相似文献   

7.
明确包括业务调查权在内的董事知情权,对于完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美国,董事之所以被赋予业务调查权,主要因为董事不论在决定公司业务执行之际、抑或在监督公司业务执行之际,其为了履行该等职责必须正确知晓公司的业务及财务状况。但关于该权利的性质,美国司法实践上以及学说理论界都存在分歧,在此,美国法律协会的观点及采取限制性立场的判例理论对我国立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获取公司信息的股东知情权既是股东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股东行使其他股东权利的必要手段和媒介。但在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权利日益膨胀的今天,股东对公司信息的知情权却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忽视和排挤,并由此引发了诸多纠纷。因此,有必要在对审判实践中股东知情权案件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整的基础上,就股东知情权的诉讼主体、知情权范围、限制及行使程序等问题作一探讨,从而达到维护股东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现代公司具有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特点,公司股东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导致其对公司信息的获取困难.股东知情权是股东行使其他股东权利的前提,如何对股东知情权进行保护,如何解决股东知情权制度中的冲突,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得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又不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是值得认真思考的命题.  相似文献   

10.
股东知情权制度的研究是当前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研究中的新领域。股东知情权的出现及发展是建立在现代公司基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基础之上的。股东知情权应当是指股东所享有并在法定许可范围内依法定方式积极行使的一项基础性权利,是一项拥有自益权、公益权、工具性、单独性的股东权。股东知情权具有基础性、独立性、义务相对性、限制性等特点,股东知情权产生的法理基础源于股东的所有者身份、两权分离、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11.
法治国家普遍强制侦查的决定权赋予法官并由法官监督其使用。这对维护控辨平衡、保障公民的人权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国现状与这相距甚远 ,不能切实维护人权。因此 ,应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 ,将采用强制侦查行为的决定权赋予中立的、公正无私的法官所享有。  相似文献   

12.
论民事鉴定决定权 --从重复鉴定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鉴定决定权之归属不明是目前我国现行民事鉴定制度诸多弊端,尤其是重复鉴定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明确民事鉴定决定权的归属也就是改革现行民事鉴定制度的较佳切入点.通过比较美国、日本、我国台湾的相关立法和理论,结合诉讼法原理论证,我国的民事鉴定决定权原则上应由法院享有.  相似文献   

13.
构建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信息法制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信息法制体系 ,应首先理顺知识产权与信息产权的关系 ,建立信息管理的特殊机制。我国应尽快制定信息资源管理法、信息流通法、信息服务法 ,并加强信息立法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4.
侦查情报信息一体化是侦查信息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建立侦查情报信息一体化应用机制,是推动全国侦查部门密切协作、整体联动的基础,是形成打击合力的机制保障。应针对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信息整合机制两个方面推动侦查情报信息一体化应用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目前,知识经济正在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知识成为重要的资源,知识产权作为产权的一种特殊形式,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承认和保护。构筑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对严重的侵权行为用刑罚加以控制的观念正在为人们所接受。但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专门立法的发展和我国知识产权执法环境的变化,这种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力度还显得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多谋善断是现代领导者的必备素质和基本功.现代领导者要做到多谋,就要有深厚积累,不甘于空乏浅薄;从实际出发,不故作惊人之举;树创新意识,不囿于传统之见;看大方向,不拘泥于枝微末节;善借外脑,不自以为是.现代领导者要做到善断,就要在没有多案选择的情况下不拍板;清醒地对被择方案进行利弊权衡;待各方面情况都弄清楚后再下决心;对表面上惊人的一致的意见保持警惕;当决策时机成熟时要果断拍板.  相似文献   

17.
仲裁条款有效性的最终决定权在人民法院 ,而不是仲裁委员会。如果某仲裁机构对仲裁条款的效力作出错误的裁定 ,可能并且应当导致仲裁裁决的被撤消或执行被拒绝。《仲裁法》第 58、6 3、70、71条中的”仲裁协议”。必须被理解为“有效仲裁协议”。  相似文献   

18.
论隐私权的边界--以公共信息为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私权是一种重要的具体人格权,体现了社会对人在作为独立个体角色时的尊重。但是人不可能总游离于社会角色以外,自然人的隐私和隐私权也有边界。隐私的边界不是自然人的公众人物的社会角色,而是信息的公共性或公益性。以公共利益等原则确定的公共信息来划定隐私权的边界,才能实现独立个体与群体社会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侦查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侦查工作的成败,在侦查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侦查决策的对象是刑事案件,且在决策过程中要受到侦查决策主体、决策路径、案件具体情况、决策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一种有限理性基础上的风险决策.针对风险决策,必然需要有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侦查决策,以期保证侦查决策更加准确,更能够实现侦查工作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0.
信息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主体,虽然经历种种低潮,但其对生产效率的改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和俄罗斯,由于国家政策的不同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差异,两国的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大相径庭。两国信息产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比较分析,能够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