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致伤方式、致伤工具的法医学复核鉴定分析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伤物的推断及其所致损伤的致伤方式分析是法医学鉴定的一个难题,它不仅能为侦查提供线索,为审判提供证据,而且当多人作案,一人采用多种致伤物及致伤方式或群体斗殴中使用多种致伤物,致多人受伤或死亡;或者当被害人遭受多种损伤而死亡时,可以从伤者或死者身上的损伤对致伤物、致伤方式进行分析,以确定犯罪嫌疑人,达到直接认定犯罪分子的目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会对致伤物推断及其致伤方式分析产生一定的失误,笔者收集12例对致伤工具及致伤方式进行复核鉴定的案例(由本省市公检法及院校法医所组成的法医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指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特点,探讨如何综合运用临床病历、影像学及法医检查资料对指骨骨折进行法医学鉴定。方法收集2009—2011年进行法医学鉴定的50例指骨骨折,对伤者一般情况、骨折部位分布、骨折形态、致伤物及鉴定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指骨骨折以男性中青年居多,骨折部位以食指和远节指骨为多见,左、右手指骨骨折数无差异。致伤物以刀械类、棍棒类为多见,其次为砖石类。结论致伤物及致伤方式与骨折形态、部位分布及损伤程度均有一定关系,综合分析对指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人体损伤鉴定在法医学领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应用损伤形成机制分析损伤形态,依据损伤形态特征推断致伤物及凶器认定,为侦查破案、检察起诉、审判定罪量刑提供必不可少的关键证据。本文作者利用几何学、物理力学原理对薛某死亡案的致伤物及致伤方式进行科学分析,消除了死者亲属的质疑,避免了上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旺根  汪枫 《法医学杂志》2009,25(2):127-129
目的 探讨致伤物推断的法医学鉴定及其鉴定意见的证据价值.方法 收集1998-2007年间皖南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受理的致伤物推断案件146例,通过人体体表损伤特征的分析,推断致伤物.并通过推断致伤物与实际致伤物的比较,分析致伤物推断的准确性. 结果根据锐器伤推断致伤物的准确性要比根据钝器伤推断致伤物的准确性高.结论 致伤物推断结果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必须结合其他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毛发常见机械性损伤形态的环境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环境扫描电镜(ESEM)法推断毛发致伤物种类的新方法。方法应用ESEM观察分析不同锐器、钝器及致伤方式形成的毛发机械性损伤的微观形态特征。结果毛发锐器、钝器损伤的表面微观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同种类型致伤工具,其锋利程度、作用方式不同时,其损伤特征也明显不同。结论ESEM法能够真实、自然反映毛发机械性损伤表面微观特征,可应用于推断毛发致伤物种类。  相似文献   

6.
在笔者受理的检验、鉴定中,有很大部分为土制枪支,为对该类枪支的致伤机理、结构、种类、检验鉴定有一概括以供同行参考,现综述如下: 1 土制式手枪的致伤机理 与制式枪支相似,土制式手枪由枪管、枪体、握柄、板机、击锤、簧等组成,皆由板机控制击锤打击击针击发底火而实现击发,致被击客体毁坏或伤亡。 2 土制式手枪的种类 一般根据枪支所用的致伤物、土制方式,我们分别分列如下:  相似文献   

7.
机械性损伤的致伤物推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致伤物推断是法医损伤鉴定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法医病理学家的重要研究领域。致伤物推断主要是从创口形态、创内残留物、附着物以及可疑致伤物上的附着物三个角度进行。目前随着多种先进检测方法在法医损伤鉴定中的相继应用,使得致伤物推断获得较大进展,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创口形态观察从宏观到微观,射击残留物的检测从无机成份到有机成份,从单一的成份分析到与形态学相结合。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外致伤物推断的研究方法与内容,旨在对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阐明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为法医检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430例四肢损伤的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对致伤原因、致伤物与损伤类型、致伤物与损伤程度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PMCT和PMCTA在颅脑致伤物特征刻画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PMCT可用于展示颅骨骨折形态特点和对特征性骨折进行影像学测量,借以推断致伤物接触面形态,PMCTA可进一步反应脑出血来源和损伤的深度,有助于分析致伤物入颅深度,借以推断致伤物局部长度。  相似文献   

10.
刘玲  任洪亮  刘希余 《证据科学》2006,13(2):155-157
本文对4例在鉴定中存在争议的、关于头部损伤致伤物、致伤方式案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作者对有关问题的认识.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发现了鉴定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就如何避免错误的发生谈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4例在鉴定中存在争议的、关于头部损伤致伤物、致伤方式案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作者对有关问题的认识。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发现了鉴定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就如何避免错误的发生谈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正>在缢吊案件中,根据尸体上损伤的形态学检查,对致伤物作出推断,并进一步判断作用力的运动方向、程度、类型,不仅有助于判断死亡方式,还能为侦查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3.
掌骨骨折致伤方式法医学鉴定附2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掌骨骨折的形成机制,为掌骨骨折致伤方式的法医学推断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7例致伤方式明确的掌骨骨折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部位、性质的掌骨骨折结合其致伤方式进行损伤机制分析,并分类统计。结果诸掌骨中以第5掌骨骨折最为常见。就部位而言,又以基底部骨折最为常见,多见于间接暴力传导作用所致;其次为掌骨颈骨折.往往为纵向暴力作用所致。常见于攻击伤、撞击伤;掌骨头骨折常见于握拳时暴力直接打击所致;掌骨体横行或粉碎性骨折为直接暴力作用所致.斜形或螺旋形骨折多为旋转暴力作用所致。结论根据掌骨骨折的部位、性质,通过分析其骨折的形成机制,可以推断其致伤方式,从而为司法鉴定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法医学的角度,论述了道路交通事故致伤方式推断的方法、特点以及与涉案人员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死因分析的相关性,强调了致伤方式推断在事故重建及涉案人员责任认定中的重要性。并以3起真实的道路交通事故为例,阐述了致伤方式推断分析的过程,进一步结合碰撞软件对事故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再现过程表明致伤方式推断的正确性,初步验证了从致伤方式推断入手分析涉案人员交通行为方式、死亡原因的可行性;同时指出对于致伤方式不明确的道路交通事故,可通过事故遗留的制动轨迹、速度等进行计算机模拟研究,对于致伤方式推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概述荷兰法庭科学研究所内法医病理学、法医人类学、工具痕迹学及微量物证学多学科联合进行致伤物推断及致伤物认定的方法。不同领域的法庭科学专家对于案件的检验结果可以相互印证,综合分析各专业检验结果后,得出案件的鉴定结论,并为法庭提供最有效的证据。多学科交叉检验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显示出极高的法庭证据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为致伤物推断和认定提供刑事侦查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王谦信 《法医学杂志》1997,13(3):143-144
本文对430例四肢损伤的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对致伤原因,致伤物与损伤类型,致伤物与损伤程度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7.
刘志兰 《法医学杂志》2000,16(4):228-229
统计了 167例外眼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资料。在该组案例中 ,男性 140例 ,女性 27例 ,年龄分布在 2~ 72岁 ,其中 15~ 40岁年龄段最多 ;致伤物以拳脚多见 ,占 39.5% ;左眼受伤的占 51.5% ;重伤 71例 ,轻伤 44例 ,轻微伤 49例 ;伤残鉴定以 7级到 8级多见。对致伤物与眼别、致伤物与眼损伤部位、啤酒瓶炸伤等眼损伤鉴定的增多、损伤程度与鉴定时限的把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旨在探讨眼损伤在法医学鉴定中的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8.
咬伤在法医学鉴定中属于徒手伤的一种,系不使用其他致伤物以牙齿的咬合作用,在对方身体上形成的一种损伤.笔者在近十余年的法医检验鉴定中,共遇到20例咬伤的法医学鉴定.在徒手伤中,咬伤是反映致伤物特征性最好的一种损伤,具有独特的特征性,不仅能够明显的反映出致伤牙齿的种类特征,在大多数情况下还能反映出个人特征,能为个人识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弧形或类弧形创/痕为类圆形致伤物的接触面所形成,对其致伤工具接触面半径测定,有助于致伤工具的推断,为侦查、审判提供科学证据.本文推荐的"弧形损伤致伤工具半径测定器"(简称测定器)是根据数学原理制作而成,该测定器制作及使用简单,携带方便,适用于现场检验,摄影固定,笔者认为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罕见的2人颈部被电线完全“割”断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在法医学上,将致伤物分类为锐器、钝器和火器,但在办案实践中,有些致伤物很难界定是锐器还是钝器。当某些钝器(物)在高速运动状态下接触人体的时候,钝器伤的特点可能不明显,会表现出锐器(物)伤的特点。本文作者遇一颈项部被电线完全“割”断的罕见案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