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密斯赵 《今日上海》2012,(11):20-22
这年头,只有老学究才会正儿八经地泡图书馆吗?错!新生代的文艺青年们,会用他们异常灵敏的时尚嗅觉,在身边挖掘出一个又一个“上海好书吧”来。周末的午后,挑一本对味的书,来一杯不浓不淡的咖啡,在书吧和作者来一次惬意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时代潮》2001,(11)
北京法华寺街有一间别具西藏雪域高原风格的"古格书吧"书吧得名于西藏阿里的"古格王朝"遗址,面积不过五六十平方米,却成为京城市民了解西藏、感受藏族风情和休闲阅读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9,(5)
正2月18日,"十万青年同饮一杯中华茶"活动在台北举办启动仪式,吸引了两岸逾60位各界人士参加,为茶与文化的系列推广活动揭开序幕。随着两岸往来频繁,产自云南的普洱茶以特殊的茶香与浓郁的茶色吸引了不少台湾品茶爱茶人士的目光,也培养了一群普洱茶爱好者。  相似文献   

4.
杨谊兴 《台声》2013,(8):102-103
“一杯清茶两岸情缘,茶叶把两岸同胞紧紧联系在一起。两岸百姓应共享茶的发展成果和文化,让生活、工作、合作的味道如茶香一样浓郁甘醇。”这是福建省省长苏树林今年3月4日在北京看望北京福建水产农特产商会会员时所说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7,(16)
<正>夏光武和太太周莉敏的婚姻故事,颇像一捧茶叶碰上了合适的陶瓷杯,以岁月为沸水,或许茶水里有苦、有甜、有百味,但20年来这杯茶已氤氲出别样的茶香——前不久,记者在厦门大学一间优雅的茶舍里见到了夏光武,他正给一群英国留学生讲述中国的茶文化,桌子上摆着五六种武夷山名茶,茶师现场泡茶,伴着茶香飘荡在空中的还有老夏的一腔流利地道的英文。寒暄过后,他让记者称呼他老夏,"这样多亲切!"  相似文献   

6.
有个茶痴,极讲究喝茶,干脆去山高水洌的地方隐居,他常常浩叹世人不懂品茶.如此,二十年过去了. 有一天,大雪,他瀹水泡茶,茶香满室,门外有个樵夫叩门,说:“先生啊!可不可以给我一杯茶喝?” 茶痴大喜,没想到饮茶半世,此日竟碰上闻香而来的知音,立即奉上素瓯香茗,来人连尽三杯,大呼“好极好极”,几乎到了感激涕零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双休日”在各行各业的实行,“双休日休闲”作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在都市火了起来,而用公款“休闲”的现象也随之出现。公车私用“双休日”去旅游,去垂钓,都是极潇洒的“休闲”方式。但无论是旅游,还是去垂钓,都需要交通工具代步。于是,以公款养活的公车就成了单位头头首选的代步工具。坐着公车去“休闲”,既威风,又实惠.何乐而不为?据某市纪检部门的统计,全市党政部门公车的使用频率以“双休日”为最高。经调查,其原因就在于“双休日”公车要载着各类头儿们去“休闲”。他们有的是以考察、联系工作为名,用公车携妻带…  相似文献   

8.
农家二首     
张士龙 《云南人大》2006,(12):47-47
自明初以来,茶从煎煮改为沸水冲泡,品茶已慢慢地成为一种仪式,一种日常生活中的精神享受。茶也从日用品转变成休闲品。如今,劳作之余,亲朋往来,谁不喜欢泡上一壶,边叙边品,喝上三、两杯呢?  相似文献   

9.
感受"另类"     
当我们把城市中的一切都变成游戏的时候,突然发现“另类”可爱。“新生代”们先创造了“另类”,再创造了“时尚”,循环往复,其乐无穷。当一个物件的分类不好归位时,人们常常叫它“另类”。的确,音乐评论人实在无法将臧天朔的《老玉米》归入哪一类?通俗,民谣,还是ROCK?那些崇尚伟哥的男人们扯着嗓子在歌厅里一路狂吼:“要有一副好身体,就请你吃老玉米……”似乎唱出了阳刚。“新生代”们先创造了“另类”,再创造了“时尚”,循环往复,其乐无穷。“另类”前卫,而“时尚”大众。“另类”并非时尚,但可以变为时尚。面对传媒一…  相似文献   

10.
台北茶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喧闹的大都市台北,你要想找一处清静的所在,几乎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去茶馆,这也许就是台湾的茶文化在咖啡可乐盛行的今天仍能负隅独尊的原因之一吧。拨开繁忙的都市人群,寻一处优雅僻静的茶馆,坐下来斟上一杯馨茶,一切凡尘俗务任其埋没在茶香中了。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一个叫秦伊的女孩以“让人性回归自然,打破传统的束缚,忘掉现实的压力”为卖点,开起了继酒吧、陶吧、书吧、氧吧等之后的又一种时尚之吧——“床吧”。在她的店里,没有桌椅,全是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床。大胆新鲜的经营项目让她三年就成了小富翁。  相似文献   

12.
茶香飘四海,友谊连两岸。11月16日,由福建省政府、国家有关部委和台湾有关方面联合主办,南平市政府承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市开幕。本届茶博会突出“茶与茶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13.
贺薇  苏莉  杨志坚 《今日民族》2005,(5):F003-F003
2005年4月28日,“啪!”,一声脆响,随着云南省人大副主任梁公卿手中的长鞭一甩,并宣布“‘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普洱茶文化北京行’进京马帮启程!”,一支由120匹骡马组成的大马帮,驮载着云南的普洱茶,走向北京!这次活动将是震撼全国茶界的一次活动,是云南打造“普洱茶”文化和历史品牌的一次大行动。三百多年前,云南普洱茶经五个多月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的“自然发酵”,进贡京城,其色味“享誉京华”。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最稀世难得的神奇物产,和最坚韧不拔的马帮精神,成就了普洱茶动人的魅力。三百多年后,云南普洱茶将再次历时五个多月…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生活结构的快速调整和变化,休闲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用于休闲的时间也成为时间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分两种,一种是积极的休闲,一种是消极的休闲。我把那种主动、有一定目的性、生活意义较大的称作为“积极的休闲”,而把那种被动、漫无目的、生活意义相对较小的称作为“被动的休闲”,或称“消极的休闲”。  相似文献   

15.
为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应对前进中的挑战,石景山区委、区政府确定了“以休闲、娱乐为发展主旋律,以营造京西花园式的生态环境和时尚高雅的文化氛围为基础,打造集休闲、娱乐、数码动漫、会展、购物和商务办公等功能为一体的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英文:Capital?Recreation?District,简称CRD),建设现代绿色文明石景山”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精神文明导刊》2009,(9):31-31
尽管休闲已成为一种都市流行观念,也似乎在被全体人民身体力行,但事实上由于工作族们尤其中产与白领在心态上与真正轻闲的相去甚远,休闲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原产中国的“流行伪生活方式”,为找闲的钱花了,时间花了,但心理身体都未得到达标的放松。现居美国的某文化图书公司年轻女经理人萨拉说:“这是一个观念与心态的问题,如果你只把休闲看作时尚、手段而不当作生活的一部分,休闲就只会是你生活中的一张假皮。”  相似文献   

17.
人生如茶     
相传有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慕名来到千年古刹普济寺,抱怨自己命运不济,心灰意冷,请求大师指点迷津。大师释圆并没有立即反应,而是沏了两杯"铁观音"茶。第一杯用的是温水沏泡。茶叶虽是茗茶,但经久不闻茶香,无法  相似文献   

18.
如果您细心留意,会发现露天交谊舞频显热点,遍布京城各个角落,成为一种时尚。在波光鳞鳞的护城河畔,在毗邻居民区的广场,在车水马龙的立交桥畔,交谊舞成为城市独一无二的“综艺大观”。凌晨和傍晚时分,人们潮水般涌向街头跳交谊舞,其强烈的视觉效果,展示了京城人的精神风貌。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普查的数字是:京城至少有500个自发跳交谊舞的场所。  相似文献   

19.
夏日的热浪又悄然来临,除了游 泳、戏水,一种新兴的娱乐和避暑的休闲方式────漂流运动,正在走入年轻人的生活中。去漂一把,成为时尚。 漂流是极限运动的一种,也是奥运会项目之一。这项运动早已风靡世界,在我国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漂流”一词深深印入国人的脑际,恐怕还是1985年四川青年尧茂书驾“龙的传人”号漂流筏,抢先在美国人之前漂流长江不幸遇难时。当时想像着他乘着橡皮筏在滔滔江河中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不久他的行动激起了一群勇于冒险的热血男儿响应,引发了1986、1987年的“长…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咖啡这种西式饮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随之而来的咖啡文化正充满生活的每个角落。咖啡不再仅仅是一种饮料,它逐渐与时尚、品味、个性、商务、休闲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出高品质的现代生活,我们可以预见它将来会十分有市场前景。据相关的数据统计,目前,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年的咖啡消费量仅有5.5杯,即使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平均每人每年的消费量也仅有12杯,与近邻的日本人年均消费200杯和韩国人130杯的数量相比.中国的咖啡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