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特色理论的时代特征康祥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它不仅是指导中国人民夺取现代化建设胜利的思想武器,也是鼓舞世界人民争取和平谋求发展的精神动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哲学基础,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3.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同志倡导和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当代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象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用新的思想和观点继承并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引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毕剑横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孤立发展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它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毛泽在思想这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继承;它又是在新的时代条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报告,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呼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称呼言简意赅而又准确深刻。这里,首先是“当代”,说的是时代性,即时间条件;其次是“中国”,说的是地域性,即空间条件;第三是“马克思主义”,这是主词,是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定性,而“当代中国”则是它的限制语。合起来说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更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这个特殊的时空条件下的一个特殊形态。阐明其中所包含的极为丰富的思想、理论内容,将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理解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要分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观点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共产主义世界观最完整的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它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是全党各项工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法制思想初探□刘欣邓小平法制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我党理论宝库的独特贡献。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形成是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相联系的,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同中国当代法制建设的具体...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姜忠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由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早在1980年5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这个理论中的许多东西,在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是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的,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它是邓小平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和风格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①显而易见,这一理论的“特色”和“风格”以及达到的“新境界”和“新高度”,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邓小平的开…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我们应当深刻领会。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实际,学习和运用这一科学理论,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充分认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提高学习、运用这一科学理论的自觉性。邓小平同志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和挫折的经验教训,又借鉴了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历程,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这一科学理论指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指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我们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动摇。这一论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理论,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十四大提出了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十五大明确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一项神圣使命。20多年来,伴随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这一科学理论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结出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6.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伟大的时代,必须要凝结、产生自己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不同的时代,其哲学思想必然有自己的特色。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是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历史时期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因之.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当然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Z同样的.他又必然有自己的特色。正因为有其特色、邓小平同志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加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那么,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有何特色?一、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唯物论按照恩格斯的说…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内容的主题,贯穿于文章始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执行政治路线,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任务的思想理论基础。它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  相似文献   

19.
学习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杨春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阐述了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的理论观点,做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这些理论观点和战略决策构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形成了两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把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继续推向前进。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