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晨光  高娃  宫小淇 《学理论》2013,(12):308-309
随着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民族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设愈加重要。以单一经济资助为主的贫困生资助体系难以适应贫困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针对高校贫困生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深入把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以资助体系为依托,积极开展物质激励,情感交流,心理支持,激发贫困学生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资助制度的育人导向功能,完善对贫困资助体系的多渠道构建,以期实现高等教育"育人"和"济困"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2.
姜尧  陈银 《学理论》2015,(7):232-233
国家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发展,使寒门学子"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越来越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的"上学难"问题,"奖、助、贷、补、减、免"一系列资助工作迅速展开,贫困大学生就学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但笔者发现,我们往往只是单方面强调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物质帮助,而忽略了德育教育。很大一部分受助大学生,在校期间对资助名额"争抢",造成同学关系紧张;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懂得感恩、奉献,甚至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推迟、逃避对助学贷款的还款。因此本文尝试从资助工作方面的德育入手,以德育教育推动大学生资助工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施加良好的思想道德影响,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是高校宣传工作必有和应有的功能。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宣传工作这一德育功能发挥的好坏,是衡量高校宣传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志。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大环境下,高校宣传工作的德育功能只能强化不能弱化,这是没有疑义的,问题在于如何强化。高校宣传工作德育功能的强化,实  相似文献   

4.
吴楼平 《学理论》2012,(15):170-171
目前,我国高校资助体系还存在资助力度不够、资助与教育相脱节的问题。高校要进一步优化资助体系,构建经济资助与思想教育相互支持的双向维度,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的长效机制,真正有益于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梁鹏 《理论导刊》2008,(1):113-115
公德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底线.大学生的公德建设不容乐观.高校只有加强德育教学、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创建高校、家庭、社会协作教育体系,使公德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  相似文献   

6.
候芸子 《学理论》2010,(18):214-215
随着高校扩招,贫困大学生数量的增加,我国建立了一套"奖、贷、补、助、减"的资助体系,侧重于解决贫困生的"物质问题",对贫困生的"精神问题"重视不够,因此从人的需求出发,讨论贫困生资助中"物质补助"与"精神扶贫"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4)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对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发挥着导向和榜样的重要作用。提高职业道德的措施为:强化职业信念,培养职业道德情感;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8.
付忠莲 《学理论》2013,(14):374-375
建立高校贫困生档案是培养国家人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利于高校贫困资助工作的展开,有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还有利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正确认识和理解大学生贫困档案的内容,构建合理的高校贫困生档案运行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娜 《学理论》2012,(5):191-192
道德信仰的缺失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水平下降、道德失范现象的主要原因。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方面存在缺失的原因在于学校教育的功利性;学校德育的失效性;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的偏差性。重塑高校对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体系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德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加强高校道德考核制度创新;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整体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田春苗 《学理论》2012,(19):159-162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园地,应坚定不移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尤其要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制度建设。当前甘肃各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制度建设虽已取得丰硕成果,但还存在若干突出问题。当前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制度建设,必须从三方面努力着手:一是培育和强化大学生党员制度意识,这是前提和基础;二是建立健全完备而科学的制度体系,这是核心与重点;三是狠抓制度的贯彻执行,这是关键与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高校德育与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耦合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形势下,高校传统的德育模式日益受到冲击和挑战,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丰富和完善高校传统德育内容体系的有力举措和内在要求。在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处在起步阶段,在德育体系中还是个薄弱环节,有较大的发展提升空间。因此,大学生廉洁教育应该在德育的视阈下研究探索,注重二者联动建设,创新教育模式,不断构建和实现高校德育与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耦合机制,以真正达到育人树人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15)
无论从大一新生的特点、资助工作本身开展的需要还是加强高等教育德育效果的需要,都要求高校重视并加强面向大一新生的资助工作。加强面向大一新生的资助工作,可以从加强对服务大一新生资助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强对资助工作程序的规范性监督和加强校园资助文化培育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齐兰 《学理论》2012,(32):69-72
近年来党和国家、地方政府部门给予贫困学生很多资助政策,社会的关注度也有所提高,学校也一直在积极帮助他们,多方的帮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经济贫困状态。笔者结合对所在学院随机选择的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得出有效预警措施如下:建立完善的多层次的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全方位加强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拓展社会资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林绸花 《学理论》2011,(1):233-234
高校贫困大学生在高校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近些年,他们成为问题频发的一个群体而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在国家的各种政策和高校的资助下,经济上的困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由此引发的思想及心理上的问题却日益突显。从分析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现状入手,倡导在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贫困生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并据此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同时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依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5)
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实施大学生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可以从严把评议关、强化公示作用、丰富考试内容、加强主题活动、理论知识学习、读书笔记撰写和建设好党建工作信息平台和党员理论学习平台等途径构建大学生党员素质拓展工程,努力构建一支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结构规模合理的大学生党员队伍。  相似文献   

17.
张岩 《学理论》2010,(15):176-177
从理论层面论证了和谐的内涵,并结合高校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高校贫困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使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建设和谐校园形成统一内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姜瑞云 《学理论》2014,(15):249-250
班级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具有教育、熏陶、凝聚、激励等积极功能。班级文化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创建和谐人际关系,增强班级凝聚力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将根据自己在高校工作的体验,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陶志超 《学理论》2010,(25):278-279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是我国高校学生培养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对在大众化教育形势下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团建工作的创新必须紧紧围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这一主题,健全机制,强化载体建设,并将认证体系的构建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的总纲,使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找到着力点,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20.
周六英 《学理论》2013,(29):326-327
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并不能真正地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校资助工作的解决方法,即高校应努力为有需求的贫困生提供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高校应借助各种补贴为贫困大学生挖掘更多利于他们成长的勤工俭学岗位并采取工学交替的资助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