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柳建坤  赖世文  张云亮 《青年研究》2023,(5):56-68+95-96
体育锻炼是有益于青年发展的生活方式,而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不平等会造成健康不平等。利用2010—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八期相关数据,刻画青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变化轨迹,进而考察社会经济地位对体育锻炼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年的体育锻炼行为具有明显的阶层分化特征,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强化体育锻炼的阶层不平等;在国家政策干预的作用下,青年体育锻炼行为出现阶层“平等化”的趋势,特别是扩大公共资源投入可以降低体育锻炼的阶层不平等程度。建议在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过程中,着力提升青年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与主流观点不同,西方左翼学者强调"阶级问题具有持续的重要性","后工业社会"中阶级不平等仍然存在,‘阶级社会还未消亡,而真正的无阶级社会还没有诞生’,而事实上,西方之阶级关系和阶级不平等是一种被掩盖的真相,应更多关注如何改善由阶级状况决定的经济分配和社会机会方面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3.
外来人群是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它的产生是由市场竞争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性所决定的。外来人群的社会融合与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的变革紧密相联。作为外来人群流入地的政府,在社会融合进程中必须担当起应有的政府责任,改革妨碍社会公平的流动制度和流动规则,清除歧视和排斥外来人群的社会现象,加快和睦相处、平等发展的社会体制建设,使外来人群尽快地融入当地社会。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1996-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面板协整方法对教育不平等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长期均衡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教育不平等的减小并未促进收入分配差距缩小,而教育扩展有利于控制收入分配差距,二者作用效应的不同一方面源于劳动力市场改革、教育回报等因素,另一方面源于教育不平等减小、教育扩展都还不够。(2)教育不平等减小、教育扩展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差距的机理,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教育扩展水平和足够低的教育不平等程度之上,这意味着促进教育公平是一个长期过程。(3)就政策建议而言,完善教育财政体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对低收入群体的教育扶持、劳动力市场改革等有助于形成良性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根据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中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三个阶段的划分,从其“累积”收入不平等的角度,对2016—2022年的实证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尽管我国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处于持续改善中,但是近些年改善的速度趋缓,暗示我国在缩减不平等方面,正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压力。此外,收入不平等也是多维度累积的结果。首先是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三个阶段的不平等的累积,其中,教育的代际固化起基础性作用;其次是行政力量和市场力量各自均造成不平等的累积,且两者的作用在此消彼长中。由此我们可以更深刻理解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历史判断,以及未来相关领域的社会政策改革重点。  相似文献   

6.
尚金萍 《学理论》2010,(15):73-75
造成女性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就业、参政等方面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削弱了女性追求其人生价值的合法途径的取得,增强了社会能量的紧张程度,加之制度规范的缺陷不能有效化解这种紧张,致使女性犯罪增多。减少女性犯罪需要减少性别不平等现象,改革不合理的社会性别制度。  相似文献   

7.
曾泽尔 《学理论》2015,(5):49-51
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而中国目前贫富差距依旧很大,高等教育不平等现状日益凸显。按照不同维度将社会分成不同属性的层次,从不同的社会分层角度探讨高等教育是如何因为社会分层而产生不平等,并从宏观和微观相互建构的角度分析这种不平等的深层原因,并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从经济、制度、观念等方面加以入手解决,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最大公平。  相似文献   

8.
任远 《理论视野》2012,(3):43-45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不平等的扩大源于市场经济所赖以运行的制度缺陷。影响社会不平等的制度安排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不利于弱者的制度安排,第二类是强者垄断的制度安排,第三类是限制流动性的制度安排。应该通过深化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才能够为市场的运行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平等的制度环境。只有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平等。  相似文献   

9.
四、社会分层说 社会分层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但它本身却直接体现了社会的不平等,并且这种不平等不可避免会对社会结构体系产生一定影响,引发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冲突。彼得·布劳曾指出:“居于不同社会位置——有着不同的背景和利益、不同的角色属性和期望——上的人们之间的社会接触常常会引起摩擦和社会冲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性别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我国妇女生殖健康的关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很大突破,我国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我国妇女解放从最初的争取基本权利推进到了关注生活福祉,妇女地位有了进一步提高,但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求知》2012,(5):47-48
"父亲就业时代"挑战教育公平性马福云在2012年3月19日的《学习时报》撰文指出,阶层不平等跨代际现象的出现,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关于社会不平等问题的神经,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有学者研究表明,自2000年以后,受教育程度是获得初次就业职业的最主要因素,而父亲的职业地位则对本人现  相似文献   

12.
林洁 《学理论》2013,(17):70-71
离婚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看法。由于离婚造成了众多的消极影响,因而遭到多数人的批评与反对。但是,离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文明与自由平等程度。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我国离婚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思考离婚现象与我国国民自由平等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3,(31)
卢梭是论人类不平等起源和探索人类平等路径的重要探索者,他的平等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平等发展有一定启示。卢梭所追求的平等以及他思想中所蕴含的从不平等中寻找公平的道路形成了人民主权学说和社会契约论。为突破思想的瓶颈,我们就要学习像卢梭这样的伟大思想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研究表明:深圳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较高,积极情感多于消极情感;女性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男性;外地农村户籍人群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本地城乡和外地城市户口人群,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主观幸福感也受到文化程度的影响,初中文化程度人群主观幸福感程度最低。深圳居民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总体上呈正相关,尤其是来自于家人、朋友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两性平等是继阶级平等、民族平等、种族平等后的一个政治性的话题。人类演进过程中产生的不平等的性别歧视,也是一个历史性的社会问题。这种性别歧视阻碍了社会全面与健康的发展,这种性别歧视对女性来说是一种社会的桎梏,反过来也成为男性社会与男性个体的一种沉重负担。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社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强大、政治的昌盛、文化的繁荣,也体现在作为社会基本承载体的男女两性的平等与和谐相处,以及其自然健康的发展方面。男女平等并非是形式上,更非是个体方面的,而应是  相似文献   

16.
公平的关键是社会权益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小萌 《理论探讨》2005,3(6):102-103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要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关心弱势群体,不是丢掉效率优先,要求公平分配,而应寻找造成问题的根本性原因:社会不公、权益不平等。应加大改革的力度和进度,从源头上治理社会权益不平等,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7.
祝太文 《学理论》2010,(20):1-2
毛泽东的平等思想是一个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平等思想的理论体系,其中社会平等是毛泽东平等思想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对毛泽东论及的人的基本权利、法律地位以及性别、分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社会平等思想进行初步探析,体会其中深刻内涵,领悟毛泽东所倡导的社会平等思想,对今天和谐社会建设所具有的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中的不平等与制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等概念,含有二意:一为理想价值目标;一为客观社会事实。从社会事实取向,不平等是不同个体、群体之间在享有社会权利上的差别现象。造成不平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制度化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因制度化方式、程度的不同,不平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由于对共同价值目标缺少社会认同,在社会变革中,人们对不平等的认识和行为反应是多样的,而且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因此,全面、辩证地看待现阶段我们社会的不平等,是推进改革的客观要求,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阶段我国社会结构分化日益加剧,凸现出社会阶层多样…  相似文献   

19.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公平与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导致了居民收入分配方式与收入分布结构的变化.从经济发展的实效来看,这种收入分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然而,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这意味着城乡居民受益于经济发展的程度是不同的.这种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平等变得越来越严重,并且进一步导致获取收入机会的不平等性和社会的不稳定.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在较大程度上有损于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最终也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团结》2002,(4):14-15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2期发表高健生的文章指出,纵观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的政治文明发展历程,始终困扰人们长时期难以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在于,政治文明的发展在不断的推进过程中,却总是始终表现着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关系,社会不平等、不公正对于社会平等、公正的价值主导格局,少数社会成员对于多数社会成员的权力控制形式。所以,尽管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更迭依次表现的是更高的政治文明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