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熟练、正确的使用武器,具备良好射击技术是每一名人民警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然而因为各种原因,目前公安民警使用武器的能力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同志的射击技能还有待提高。而提高武器使用技能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规范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警务危机状态下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往往被赋予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使其可以做出应急反应,化解危机,但如果对此不加以适当的调整,也可能对公民权利造成不当损害。其在危机状态下采取的措施同样必须受到法治原则的一般性限制。这些原则大致有如下几项:保障人权原则、确需原则、限度原则、依法原则、比例原则、效率原则等。  相似文献   

3.
孙昊 《法制与社会》2014,(11):74+80-74,80
使用武器、枪支是法律赋予警察的神圣权力。依法使用武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警察的重要职责。但现实中刀枪入库,使得武器的使用权形同虚设。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这种非对抗性的冲突,更加要求警察慎用警械武器。特别是对于使用杀伤性武器,争议更是不断。做为非致命性的驱逐、制服性武器就越发重要。本文探讨驱逐性、制服性等非致命性武器的使用权及法律规制。有利于保护警察执法权益和警察生命安全,法律尊严的宣泄。从长远更能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4.
试论武警部队使用警械武器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警部队是我国享有警械武器使用权的主体之一,根据其所担负的任务,使用警械武器应遵循的原则可以归纳为合法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和比例原则。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狗不可以咬同类的脖子?为什么渡鸦不能啄朋友的眼睛?为什么斑尾林鸽身上没有预防犯罪的这种禁忌?要全面回答这些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有一点没有疑问,随着猛兽慢慢进化出危险的武器,这些禁忌也逐渐形成了。为什么所有具备武器的动物都要有禁忌呢?答案很简单。如果狗或狼不管不顾地去咬同伙的脖子,并真的把同伙咬死,这个物种肯定就会灭绝。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公安系统教育训练体制日臻完善,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下,各省、市、自治区对新警培训、警衔晋升培训、任职培训、专业培训等制度的建立落实,进一步规范了教育训练体  相似文献   

7.
公安机关能否高效、规范化的执行任务不仅关乎到其行政工作的质量,更加关乎到相关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实现,通过该文章的分析对警械武器使用方向在细节上、程序上、技术动作上进行规范化的探究,希望可以为警械武器的正常化、规范化使用方向提供相关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
郑蕴 《法制与社会》2012,(20):172-175
武器技术不断发展,各国陷入无休无止的军备竞赛之中。武器发展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置于重大威胁。对此,人道法对武器的使用进行规范,包括原则性的规则及习惯法,并产生了系列针对特定武器的公约。实践中,特定的公约得到遵守,宽泛的原则却受国家利益牵制而不被重视;同时,国际社会普遍增强的人道意识却为武器规则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本文在分析现有武器规则及国际实践的基础上,以求提出推动人道法相关规则发展、推动武器规范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国彰 《政法学刊》2011,28(3):109-111
警察使用武器打击犯罪是法律赋予的警察强制手段的最高层次。为了在警务实战中有效地使用这一强制手段,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警察自身的安全,每个警察都应熟练掌握武器使用技能。而当前我国公安民警使用武器技能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不少地方的民警是用而不练或练而不精,甚至不用也不练,这就给民警执法安全埋下了严重隐患,甚至因此发生流血、牺牲的个案。公安机关的各级领导应充分重视民警武器使用训练,教官应更新观念,提升执教水平,加强训练管理,认真严格施教,科学、有效地提升民警的武器使用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民警伤亡。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两百万警察,不能因为某个警察滥用武力而去限制警察使用武力,不能因为某个群众上访告警察,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种哪漏堵哪,只堵不疏的做法是坚决要不得的,在当今的暴恐事件频发的环境下,警察不愿用、不敢用、不会用武器的现状不改变,警察就真正失去了应有的职能。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我代理一起涉外案件。说是“涉外”,其实当事人双方都是中国人,只是早些年在美国留学后创业,男方取得了美国绿卡,而女方取得了美国国籍而已。  相似文献   

12.
人民警察警械和武器的正当使用,主要是为了有效的制止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是为了确保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还是维护人民警察自身的合法权益的需求。在人民警察警械和武器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其法律依据。本文就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应该遵循的原则和使用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规范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行为,从而有效的确保各方面的利益,有效的提高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警察武力法规定了警察使用武器的主体要件、客体要件、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且每一要件均包涵一些特定规则。人民警察只有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这些要件和规则,才能把握使用武器的特定内涵,才能严格做到依法使用武器。  相似文献   

14.
戴然 《法制与社会》2013,(25):180-181
尽管世界和平始终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是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或大或小的武装冲突却从未停止过。国际法作为调整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部门在这些武装冲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际法承认战争存在的事实,但同时又规定了限制战争和冲突行为的法律规范,这些限制战争和冲突行为的法律规范就是国际人道法的管辖范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中外警宪部队武器使用法律理念作以比较,对我国武器使用的最小使用武力、尊重人权及保障人身安全的法律理念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浩 《法制与社会》2014,(5):220-221
依法使用武器是法律赋予人民警察的一项特殊权力,是打击犯罪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现实中,基层民警在临战状态下放弃使用武器,导致警察的权威与制暴力受限,民警伤亡率居高不下。本文从实例出发,对基层民警放弃使用武器问题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7.
沈臻懿 《检察风云》2014,(18):34-36
突发事件处置中,为了快速、有效地予以应对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装备损毁,各类具有“软破坏、软杀伤”特点的非致命性武器,往往成为了各国执法部门在应急处理突发事件时的重要选择。非致命性武器的运用,不仅有利于执法部门对于突发事件局势控制的多元化选择,更可令犯罪嫌疑人在丧失行动能力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避免犯罪嫌疑人与无辜群众出现严重致伤与致死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自彭宇案起,道德被绑架的事件时有所闻。不久前又发生两起,一起已经查实,另一起一时难以查明。,查实的一起,是江苏如皋司机救助倒地老人反被诬撞人,幸有车内监控录像提供证明其清白的证据..在铁证面前,该老人表示道歉,并送“见义勇为好司机”锦旗一面。事情就到此为止了。,  相似文献   

19.
许博渊 《政府法制》2011,(32):40-40
自彭宇案起,道德被绑架的事件时有所闻。近日又发生两起,一起已经查实,另一起一时难以查明。查实的一起,是江苏如皋司机救助倒地老人反被诬撞人,幸有车内监控录像提供证明其清白的证据。在铁证面前,该老人表示道歉,并送“见义勇为好司机”锦旗一面。事情就到此为止了。  相似文献   

20.
刘鹏飞 《证据科学》2014,(6):733-749
修正辩论主义为证明责任理论中武器平等原则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契机。法官对双方当事人的主观证明责任进行干预在公益诉讼等现代型诉讼中具有相当的必要性,有利于平衡双方利益。为实现武器平等原则,在证据事实提出方面,强调法官的释明权和当事人证据协力义务的合理运用。另外,非讼法理和自由证明方式向诉讼程序的扩张,也是构建武器平等的证明责任理论与制度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