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伟大作品,它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本文立足当时英国社会及作者思想生活现状,探讨艾米莉·勃朗特作品<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2.
<我的安东妮亚>是美国女作家维拉·凯瑟的代表作,小说中表现了作者的西部情结.凯瑟看到了工业化高度发展给社会带来的种种弊端,试图在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中寻找一种精神的美.<我的安东妮亚>充分体现了她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3.
“赫什是美国新闻界为数不多从事侦探性报道的记者”,西摩&#183;赫什的朋友默里&#183;瓦阿斯说。  相似文献   

4.
陈冯富珍,被正式任命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铁凝,任中国作协主席,邢质斌,获“金话筒奖”暗示将告别央视;伊恩&#183;索普,澳大利亚“鱼雷”饱受伤病困扰后宣布退役;沃伦&#183;巴菲特,美国“股神”荣登美国慈善家榜榜首;拉姆斯&#183;菲尔德,挥别白宫;霍英东,其遗体在香港安葬;  相似文献   

5.
屈原<九歌·山鬼>诗句瑰丽优美,情节曲折哀婉,堪为传颂不衰的爱情悲歌.同时联想到屈原忠君爱国而遭谗逐,数十年寄身蛮荒而不改初衷,竟至殉国沉泛,也可认为该诗又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赞歌.  相似文献   

6.
&lt;念奴娇&#183;赤壁怀古&gt;是苏轼黄州时期的抒怀名作.词作末句谓“人生如梦“,所表达的并非作者已洞穿世事的消极思想,而是借水、月之精神,表明自己对济世救民的人生理想之梦积极而坚韧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对杰克&#183;伦敦的名著《马丁&#183;伊登》主人公马丁&#183;伊登自杀原因的分析入手,从人类自身生存的背景下,初步考察了孤独感的机理和实质,提出了“孤独感就是离群导致的生存危机感”之一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8.
重庆女生冯佳媛,当选小平故里宣传大使;反战女记者安娜&#183;波利柯膏斯卡亚,遇害;穆罕默德&#183;尤努斯和孟加拉乡村银行,获诺贝尔和平奖;张茵,从废纸大王到中国首富;宋祖英,在华盛顿举办个唱;  相似文献   

9.
李文和,所谓的“核间谍”案洗冤获赔;阿兰&#183;加西亚,再度当选秘鲁总统;郎朗,亮相世界杯音乐会;姜瑜,外交部新任女发言人首次亮相;比尔&#183;盖茨,从资本家转向慈善家;佐利克,“拥抱熊猫者”选择离开。  相似文献   

10.
邱毅,以报料为己任;卡尔德隆,在墨西哥总统选举中获胜;刘翔,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破世界纪录夺冠;8岁女童汉娜&#183;罗利,遗愿骨灰成“钻石”让妈妈戴在手上;纳尔逊&#183;曼德拉,低调庆祝88岁生日;瑞典王后西尔维娅,访问北京太阳村特殊儿童;华益慰,感动中国的好军医;美亿万富婆安努什奠&#183;安莎里,确定为世界首位太空女游客;杜兆宇,中国联合国观察贯在以对黎袭击中遇难。  相似文献   

11.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隆重庆祝社会主义学院建院50周年。市委对社会主义学院的工作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同志专门发来贺信。张立昌书记在贺信中充分肯定了市社会主义学院50年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深刻阐述了做好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了我市社会主义学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发展的工作原则和主要任务,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寄予了殷切希望。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在此,我受张立昌书记的委托,代表中共天津市委向市社会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员…  相似文献   

12.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采取内心独白的形式 ,描述了普鲁弗洛克的意识流动。普鲁弗洛克象征着陷入情感危机和精神空虚的现代西方人 ,他所处的世界象征着处于半生半死麻醉状态的现代西方社会。《情歌》将古典主题和现代城市生活题材结合 ,展现了现代人的挫折感和异化感。诗歌结构上的碎片性与主题的碎片性相得益彰。打破时空的连续性、意象隐晦、继承与创新、讥讽和幽默是《情歌》主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6)文学中的革命历史小说是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在革命历史小说中,传统形式与革命叙事之间形成紧张的张力关系,传统一直是被当作"形式"的次要地位加以看待,但文本当时的阅读实际效果和从上世纪90年代直到现在流行的"红色经典"热潮,却为我们重新解读这些文本提供了有利的契机。而这其中《青春之歌》的叙事尤为突出,分析传统叙事与革命叙事的二重奏,可看作是对"红色经典"叙事的特殊而典型的揭示。  相似文献   

14.
两宋时期巴蜀地区名医辈出,医药著述丰富。兴盛的巴蜀文化、稳定的政治环境、繁荣的经济、发达的地方医学教育、丰富的药材资源等都为巴蜀地区医学的繁盛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宋代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贫困加剧.造成了宋代农民大量流动,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宋代统治者制定了各种法规.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限制农民流动。但这些法规并没有如统治者所愿.它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田主的人身依附,导致田主杀害佃农的事件时有发生,从而激化了农村中的对抗性矛盾。于是,一个意欲保持社会稳定的政策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动乱。  相似文献   

16.
那一天 我们承载着希望 收拾好行囊 从忙碌的行程中匆匆赶来 我们怀着对知识的渴求 对真理的探究  相似文献   

17.
Solomon is or is not the author of Song of Songs may not matter for the poem’s aesthetic value. But it does matter for its permission into the canon. Among various aesthetic implications of Song of Songs, beauty remains a constant theme covering all sensual as well as spiritual pleasures which are no longer linked with dangerous illusion in the biblical context, or no longer need to plea to a divine light. Thus the motif of body manifested in the poem becom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world, the focus of metaphor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terms. As a unique love poem in the Old Testament without any words mentioning the God, the evolution of Song of Songs, i.e., how the fragment lyrics concentrated into the integrated poem, is also a glorious route full of aesthetic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18.
狱讼胥吏在宋代司法行政体系中的地位非常特殊,他们在实际司法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关键,但其地位却非常卑贱.就整体而言,胥吏通常很贫困,需要在公务活动中收取手续费来维持生活,并受到上级官吏的层层盘剥.虽然朝廷一度重视胥吏问题,但在社会政策上,通过禁止宗亲与胥吏通婚等措施,在胥吏与其它阶层之间划定一条清晰的界线。另外,在政治上,朝廷也不断通过降低吏人出职级别等措施阻止胥吏利用原有的晋升途径进入官员行列.权力与身份的强烈反差势必给宋代法制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美国19世纪杰出诗人朗费罗以其充满神话传奇色彩的长篇叙事诗《海华沙之歌》,再现了早期印第安人的历史与文化。但是,此部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以欧洲文明至上的偏见遮蔽了印第安人被殖民的历史原貌,因而成为一种充满了帝国主义话语的殖民主义文本。本文通过对《海华沙之歌》进行文本细读和对朗费罗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进行分析,探讨朗费罗对印第安人的再现,并进一步阐述这种再现背后潜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