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法语对英语的巨大影响是在历史上长期形成的。由于大量借用外来词,有些外来词和英语本族语原有的词汇发生重合,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词汇,特别是英语同义词。一般说来,英语本族语比较口语化、朴素亲切;法语词汇较庄严、文雅。同时在词汇体系里,词与词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的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所谓借词 借词又称外来词,即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借用的词语。作为语言三大要素(即语音、语法、词汇)之一的词汇则对社会的反映最为敏感、最为活跃、最为突出,对文化的传播最快捷。而借词是丰富和发展词汇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汉越词初探     
被借用到越南语中的汉语词汇,通称汉越词。汉越词是越语外来词的最大来源,它不仅为数甚众,而且用途相当广泛。因而在越语词汇中占有不容忽略的重要地位,向来深受国内外越语学界高度重视。因此,对汉越词问题的探讨,不论是对这一语言现象本身,还是对中越两国之间悠久的语言乃至整个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工作,都是颇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试述现代越南语中外来词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越南革新政策的深入推行 ,外来词在现代越南语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这不仅有社会发展的原因 ,亦有越南语自身发展需要的原因。被引进的外来词通常有三种存在形式。外来词的使用与一定的社会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规范化会导致外来词的使用进入误区。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德语中来源于中国文化的外来词大约有五、六十个,这中间包括外来词和借词。这个数目和德语中来源于拉丁语、法语以及其它欧洲语种的外来词数量相比较而言,实在是微乎其微,这表明中国和德国由于地理位置的分隔在历史上相互之间还是相当陌生的。最好的例子莫过于“chinesisch”一词,这个形容词除了表示“中国的”之外,在口语里还表示“无法理解的”。下文即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简要地分析一下德语中来自中国文化的词汇。二、十九世纪以前中国和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交往过程中首先需要澄清的是中国的地理方位…  相似文献   

6.
外来语是不同语言文化接触的必然产物,也是不同民族间交流来往的见证.日汉两民族在与外族交往的过程中,或直接借词或通过译词的方式接收外来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词汇体系.文章对日汉外来语的历史发展和吸收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找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异同,为日汉外来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韩国与中国虽然是近邻,但其语言和文字却有很大差异。韩国语一般被分类为阿尔泰语系的粘着语,汉语被分类为汉藏语系的孤立语。可是,由于韩字发明之前韩国人长期以来一直借用汉字,语言系统和形态截然不同的两国语言之间存在着共同点和不同点。本文对韩国和中国的语言与文字进行了比较,先把语言分为语音、词汇、语法三部分进行考察,又把文字分为汉字的传来与多种借用方法,以及辅音与字型、简化字几部分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是语言汇聚的国家,在各大族群语言中,以马来族群和华裔族群的语言接触最为明显.本文参考国内外有关华语和马来语的借用研究,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华语借用马来语词汇以及马来语借用华语词汇的双向探讨.调查发现,华语和马来语之间的词汇互借有许多共同点,不但比较集中在闽南语和马来语,而且词汇类型也以生活化的事物名词为主,这是两种文化在复合型社会中自然交流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9.
如同每种语言一样,法语中的外来词也是极其丰富的①。众所周知的是法语的诞生离不开拉丁语,但人们常常忽略其他语言对现代法语的形成所起到的作用,这些语言主要是:希腊语,日尔曼语和克尔特语,当然波斯语、阿拉伯语、荷兰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英语等世界各地区的语言也对法语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法语词汇的丰富上)。在众多的法语外来词里,除拉丁语以外,从古希腊语中吸收的词汇可算是最丰富、最古老、最有特色的了。我们将在研究与梳理一些科学领域中带有古希腊语成分的法语词汇的同时,探讨一下法语同古希腊语的历史和文…  相似文献   

10.
货币危机会给一国乃至全球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害,国际投机商能否成功地冲击货币市场,打压一国货币汇价,关键在于他们能否掌握汇市的公众信心并使之动摇。本文通过对汇市信心进行研究,借用新型的博弈理论工具来分析投机者与公众的行为对策,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防范...  相似文献   

11.
丁伟祥 《德国研究》2002,17(3):31-37
本文对在红绿联盟执政的四年间 ,德国朝野各党和政要受政治献金案的牵连 ,献金丑闻对各党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和分析。对于即将到来的联邦议院选举 ,朝野各政党都面临诸多尴尬 ,尽管如此 ,各党仍在紧锣密鼓地为赢得大选做准备。  相似文献   

12.
严莹 《德国研究》2007,22(3):61-65
如今德语中的英语现象比比皆是.本文从当今德语(侧重于大众语言)中的英语现象出发,着重从历史、社会、文化的角度来阐释这一现象,并介绍德国社会各界对这一现象不同的看法,同时介绍德国语言协会的一些相关举措,希望对国内的德语学习者以及德语教学中处理英语外来词方面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社会、经济、精神和物质需要的保证形式 ,新词是社会发展、文化变迁和语言演进的重要标记。对新词的研究 (形式新词、意义新词、外来词等 )不仅对改善新词的合法地位 ,促进它们的推广 ,规范它们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且也阐明了一个事实 ,即新词是人类当代事业的真实写照。本文作者力求借助现代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日常用语的成份分析和语言分析 ,提出了新词选择与界定的指导意见 ,即变传统意义上的规范性、纯洁性、权威性原则为现代意义上的规范性、适用性、普遍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商业贸易、宗教信仰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原因,泰语通过借用、吸收大量外来语丰富了语言,扩充了语汇。这些外来语来自高棉语、马来语、巴利语、梵语、缅甸语、蒙语、汉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法语、日本语、波斯语、斯里兰卡语和英语。 马来语、缅甸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法语、日语、波斯语和斯里兰卡语被借用到泰语中的词所占比例少,对泰语的影响不大。影响最大的是巴利语、梵语和英语。巴利语、梵语被借用的年代相当长久。  相似文献   

15.
伯尔尼会谈--中德关系史上的一段秘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琪昌 《德国研究》2002,17(3):13-19
本文在分析 2 0世纪 6 0年代初国际形势变化的基础上 ,论述了中德两国间第一次举行的秘密官方谈判  相似文献   

16.
袁志英 《德国研究》2002,17(2):57-62
文章介绍了世界级社会学家埃利亚斯的生平和业绩 ;并对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与学术环境对他的影响进行了剖析 ,文章还着重论述了他的主要著作《文明的进程》在世界文明史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小说家,剧作家和编剧,莫迪亚诺的文学作品往往都具有很强的电影改编性。该作家擅长借用电影拍摄中常用的观测视角和表现手法进行写作,尤其是笔下对光影的处理,对静物的中距离慢速记录以及对各种空间的筛选与连接,都使其作品呈现出强烈的电影画面质感。本文从小说文本出发,展现了"电影镜头"在莫迪亚诺小说中的文字体现,并简要结合了作家的生平经历,从家庭罗曼史的角度分析了该写作视角在作家作品中形成的个人原因。  相似文献   

18.
港澳台与大陆经济文献翻译比较李恒春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港澳台地区至今未与大陆地区实现统一。人为造成的隔离状况,使得同属汉语文化区的港澳台与大陆地区,在汉语的使用上已显现出微妙的差异。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地表现在对外来词、语的借鉴、译介上。同为中国人...  相似文献   

19.
程平 《法国研究》2007,(3):31-37
程抱一在他的小说《天一言》中,全文引用了唐朝王维的山水诗名篇《终南别业》。这种引用并非对唐诗的单纯借用,而是完成着一个精彩的再创作过程,充分体现了他对中国诗歌语言的"三轴构建"理论的建树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孙敏 《法国研究》2011,(2):20-28
本文旨在分析谢阁兰如何在《画》中借鉴中国绘画进行文学创作。首先,中国绘画启发了《画》的形式创造。谢阁兰借用中国绘画的画卷形式和构图方式建构起《画》的绘画空间;其次,中国绘画是《画》的想象来源之一。中国绘画的意象、主题以及有关中国绘画的传说被创造性地整合进《玄幻图》中,谢阁兰借此营造出一个独特的中国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