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快乐,让孩子每一天都充满快乐”。长沙市开福区积极探索以“快乐教育”为主要形式和内容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视察后说:“‘快乐教育’可以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3,(5):108-110
“三T公司”特约教育专家指出,要培养孩子健康快乐的性格,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家庭和谐让孩子的快乐更“长久” 无论是每天共进晚餐,还是家人一起庆祝生日或节日,对孩子快乐性格的形成没有比这更有价值的了。过春节时的饺子、鞭炮,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工作丰富了我的教育生活,我关心并关注着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每一颗童心都快乐飞翔”,是我作班主任的工作准则。  相似文献   

4.
快乐,是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心情,尤其是少年儿童的成长更不能离开快乐。在快乐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具有良好的心态、奋发向上的精神、开朗的性格和善于接纳别人的长处,这样的孩子最受人欢迎。让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中成长,是我治理班级的宗旨。那么,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呢?我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六个字:爱心、耐心、激励。  相似文献   

5.
九月的湘江秋水依依,九月的麓山秋叶斑斓。走进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少年宫,就走进了孩子们快乐的世界。开福区依托少年宫等基地开展的“快乐教育”系列活动,使孩子们“乐中益智、乐中健身、乐中养德”,实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从“无形到有形,从无趣到有趣”的转变。1“敬爱的叔叔、伯伯、阿姨、爷爷、奶奶们:大家好!欢迎参观‘寻找小巷足迹’展室。”“寻找小巷足迹”是孩子们在家长和居民的支持、帮助下,通过寻、访、记、思,搜集一切能反映祖国变化、反映小巷变迁、反映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物件、图片、资料、故事、童谣等,并从中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6.
你快乐吗?     
艾迪 《党课》2006,(4):82-83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两个小男孩儿,一个非常忧郁,另一个则很乐观。他们的父母带他们到精神科医生那里去看病,想让悲观的孩子快乐起来,并使乐观的孩子能够正视生活中的种种障碍。于是悲观的男孩子被锁进一个放着五光十色新玩娶的屋子,乐观的男孩子被锁进一个装着成堆马粪的屋子。当父母重新返回屋子时,悲观的男孩正在放声大哭,他不肯去动那些玩具,因为他怕把它们弄坏。而那个乐观的男孩正在兴高采烈地铲那堆马粪。他对父母说:“有这么多马粪,我知道在这附近的什么地方准有一头快乐的小马驹。”  相似文献   

7.
相当长时间以来,很多中国家长和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减负”、“松绑”、“让小学生多睡一会儿”等呼声此起彼伏,更有人强调要时时告诉孩子“你真棒”。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放弃了严格的教育方式,在给孩子“快乐童年”的理论指导下,转向宽松甚至纵容的一面。实际上,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  相似文献   

8.
钱守旺 《学习导报》2010,(13):40-40
童年不快乐,人生就不幸福。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的未来生活更有价值、更幸福。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为孩子的一生打下一个幸福的底色。把最美的童年留给孩子,让孩子享受到成长的快乐,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钱守旺 《新湘评论》2010,(13):40-40
童年不快乐,人生就不幸福。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的未来生活更有价值、更幸福。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为孩子的一生打下一个幸福的底色。把最美的童年留给孩子,让孩子享受到成长的快乐,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近几天,我在互联网上读到了几篇文章:一是《中国的孩子比美国的孩子笑容少》;二是《据调查,20%的孩子患有抑郁症》;三是《近三分之一的中学生觉得自己不快乐》。读罢文章,颇觉震撼,小小年纪的中小学生,生活得竟然如此压抑、沉重。联系时下不时见之于传媒的有关中小学生厌学、逃课、泡网吧,乃至厌世自杀的报道,我深深感到:教会学生快乐地生活,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对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新要求和新期望。组织部门是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组工干部是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所处的岗位“特殊”。更应该把“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作为一个方向和目标,以“快乐工作,阳光生活,做一名让人放心的组工干部”的实际行动去认真诠释和践行。那么。快乐工作、阳光生活具体说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快乐至上     
在功利主义者眼中,追求快乐是为了尽可能让别人看到;对享乐主义者而言,追求快乐是为了让自己得到满足;对幸福者而言,快乐是建立起积极而理性的生活模式;对快乐至上的人而言,快乐则是可以让人感觉愉悦的任何东西。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是儿童喜欢的生活世界,“三味书屋”则是儿童不愿生活的异己的世界,今天的教育变革就是要让儿童走出“三味书屋”,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儿童走进他们所喜欢的“百草园”,让他们在“百草园”中找到生活和学习的欢乐,让枯燥的“三味书屋”变成有趣的“百草园”。一、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是使孩子回归“百草园”的重要指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为儿童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教育活动内容的…  相似文献   

14.
快乐教育是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方式。我利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设计了“我的舞台”这一教学环节,并为它编了“我的舞台我来演,我的风采尽展现”的口号。在这一舞台活动中,放手由学生自己组织,  相似文献   

15.
“教先从家始”,“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湖北省宜昌市得胜街小学以“跟上孩子的成长脚步”为主题,依托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先进的教育观,使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子方法,关注孩子的心灵,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和谐地统一,让孩子在健康的生活环境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6.
铁树 《前线》1994,(10)
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查理·达尔文曾在他的晚年,讲过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比‘快乐’一词更令人神往的词汇。”是的,快乐是令人神往的。那么,如果把“快乐”和“教育”组合在一起,是不是更能令人神往呢?  相似文献   

17.
曹世凯 《学习导报》2013,(17):27-28
湘西自治州立足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幸福快乐、文化惠民为基点,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等表演形式,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快乐了湘西百姓,乐出了湘西风韵,乐出了湘西自信。  相似文献   

18.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快乐是智慧的地平线。”可见轻松、愉快、向上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修为的提升。为此,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广辟蹊径,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快乐地生活在其中,愉快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闲话快乐     
刚写下这个题目,不由便想起了批评家金圣叹那著名的“不亦快哉三十三则”。那是他在连续十天的阴雨天气里,和一帮子朋友住在一所庙宇里计算出来的。金老先生们列举的“不亦快哉”,其实都是一些普通如吾辈之人的凡俗的快乐。如:“子弟背诵烂熟,如瓶中泻水。”“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矣。”“久客得归,望见郭门,两岸童妇,皆作故乡之声。”人生需要快乐,而且这种需要的意义也许仅次于生存,对此,大概多数人不会有异议,但是,什么是快乐,如何取得快乐,则是一个不容易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校园丁香花     
每当丁香花盛开的季节,石河子市第二小学的校园里都飘逸着淡淡的花香,让人们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 漫步校园,不只是丁香花,眼前那些怒放的五颜六色的花朵,犹如一张张灿烂的孩子们的笑脸,轻轻地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我的生命是和校园、和孩子、和教育联系在一起的.是校园和孩子给了我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教育、学校、孩子,早已深深地烙印在石河子市第二小学原校长,现任八师、石河子市教育局纪委书记马惠平的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