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初以来仡佬族居住区域的改变与民族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仡佬族是贵州高原和湘西丘陵地的土著民族。战国至西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夜郎国,其主体民族濮人即为仡佬族的先民。魏晋至唐宋时期,活跃在西南地区的僚人,是从濮人中发展出来的。自南宋起史籍上出现有仡佬族之称,仡佬族的族源与僚人有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 “夜郎自大”的典故,素已脸炙人口,但夜郎国主体民族的后裔,仡佬族的历史,有待深入研究。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仡佬族的分布区域变化很大,逐渐与其他民族相融合,而人数则趋减少。解放以来,仡佬族是全国人数较少的一个民族。据1982年7月1日全国人口普查,共有仡佬族53,802人。以贵州仡佬族人数最多,达51,204人。其余分布在广西、云南等省(区)。本文仅就清初以来仡佬族居住区域的改变与民族融合,试作粗略的探讨。由于文献资料的不足,探讨范围仅限于仡佬族的主要居住区域。为了说明问题,有必要回顾历史,亦略涉清代以前仡佬族的分布情况及其居住区域的建置沿革。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村寨,各民族对自己的村寨也有着不同的称呼。布依族的村寨,布依语称为“曼” (mán)或“弄”(òng),是布依族人民以家庭组合而成的基本单位。千百年来,勤劳、聪慧的布依族人民,正是居住在这种“曼”和“弄”里,进行着世代  相似文献   

3.
景明 《今日民族》2003,(4):67-67
景洪市山区、半山区的少数民族村寨,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与坝区有着较大的差距,许多村寨仍处于贫困状态。这是景洪市民族宗教局面临的一个严峻现实。为帮助山区少数民族群众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经济,近年来景洪市民族宗教局采取“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扶持与开发相结合的措施,积极为全市少数民族贫困村寨办实事、办好事。市民宗局干部职工长年发扬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精神,跋山涉水,深入基层贫困村寨调查研究,围绕民族工作重点、难点和解决温饱问题等工作,坚持以边境乡镇、民族乡、贫困山区村寨为主,加强项目的前期论证和项目…  相似文献   

4.
仡佬族的族称有自称、互称与他称之分。遵义、仁怀、关岭等县仡佬族自称“哈仡”,织金县仡佬族自称“埃审”,大方普底乡、黔西县仡佬族自称“布尔”,大方青山乡仡佬族自称“濮”,普定县仡佬族自称“布告”,平坝、安顺仡佬族自称“褒佬”,六枝特区仡佬族自称“当佬”。仡佬族内各支系间相互称:红仡佬称白仡佬为“布欧奥”,称花仡佬为“布欧挂”,称打铁仡佬为“布那舍”,称雅意仡佬为“布搓外”。披袍仡佬称打牙仡佬为“那”,篾仡佬称找牙仡佬为“夺搂娄布郎”。彝族称仡佬族为“濮”。苗族大多数称仡佬族为“克”,亦有称为“友”、“直蚩”或…  相似文献   

5.
个案研究展示了一个叫居都的仡佬族村寨的现存婚姻状况及其形成、发展过程。认为居都仡佬族婚姻是基本严格的族内婚姻、严格的地缘性婚姻以及衍生的近亲婚姻。这种婚姻状态,与仡佬族历史、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勤劳聪慧的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历史悠久的一个少数民族。据《后汉书》等有关史籍记载,早在西汉时期,仡佬族的先民僚人,已经在夜郎、立牂(今贵州省大部地区)一带活动,是这里的主体民族之一。据一九七八年统计,仡佬族总人口为二万六千余人,除极少数  相似文献   

7.
仡佬族是一个居住比较分散的民族,与汉、彝、苗、布依、壮等民族形成交错杂处的局面。历史上仡佬族曾是我国南方一个人口众多,分布较广的民族,有本民族共同语言,但由于历史原因,现只有分布在贵州中西部以及黔、滇、桂毗邻地区的散居仡佬族仍有少量保存母语,其余均已转用汉语。本文对近现代散居地区仡佬族的母语使用状况及其双语制和双语类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仡佬族是一个很早就定居在云贵高原上的古老同族。依据史料,仡佬族大致经历了濮人、僚人和仡佬族三个时期。在云南和贵州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仡佬族先民开荒辟草、开发这片高原的传说;说明仡佬是很早就在云贵高原上生息繁衍的民族之一。 仡佬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方面,与其它一些民族相比。有不少独特之处。仡佬族的道德及其观念就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它是仡佬族社会中个人、群体的行为规范及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准则在观念上的反映;它所内涵的传统的力量在仡佬族社会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们国家里,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一个伟大的整体——中华民族。贵州,是祖国的一个民族杂居的省份,包括汉族在内共有民族十个。在两千多万人口中,少数民族约占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十个民族的族属关系,通过古今学者的长期研究,已基本弄清。只是仡佬族的族源问题尚有争论。另外,在贵州境内称为“南京”、“东家”、“七姓民”、“木老”等的族别问题,尚待深入  相似文献   

10.
倪澄 《创造》2002,(9):35-35
上坝,地处哀牢山中段东麓的亚热带河谷、新平县腰街曼蚌村。经济改路、改房、改水、改厩、改厕后,已建成省级“文明村示范点”。旧村,阻碍了生产的发展,隔断了人们的交流1997年上坝被确定为省级“文明村示范点”前,土掌房依山而建,鳞次栉比,错落其间,造成了村寨道路弯曲、狭窄而占地多;房屋低矮,导致了日照、采光、通风不足;楼上住人,楼下养畜,使屋内潮湿、空气污浊、卫生条件差,疾病多发,村民生活质量低等后果。居住在寨子中间的村民,把化肥拉到村口,两个劳动力要一早上的时间才能搬回家中。再拿到田里使用,又得付出同样…  相似文献   

11.
仡佬族是我国优秀的古老民族之一。它的先民很早就定居在西南地区,贵州是他们在历史上活动的大本营。长期以来,他们与苗、布依、侗、彝、土家、汉等民族杂居在一起,对共同开发贵州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仡佬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至今还保存着自己独特的民族语言。有人说:“语言是历史的见证”,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每个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语言中往往留下了多种痕迹。这些痕迹经常是由有时代特征的词汇反映出来。这就为后人研究讲该语言的民族提供了有力的线索。这一事实,在每个保留母语的民族中都  相似文献   

12.
彝文是彝族先民沿着自身造字道路创造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古文字,彝语称其为“”(su~(33) na~(33)),即“书眼”的意思。汉文献上称其为“文”、“字”、“韪书”(即标准文字——笔者)或“倮文”、“罗罗文”。它有一般表意文字所共有的造字方法,结构系统,结构方式和发展规律;也有足以显示自身特点的造字方法、结构系统、结构方式和发展规律。在表意文字的体系里,彝文是我国民族古文字中唯一使用“六书”造字但又未受汉字影响的具有独创性的民族古文字。  相似文献   

13.
唐月 《传承》2013,(6):140-141
西南地区古老先民仡佬族人在历史的发展中,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祖先崇拜、梯田、干栏式民居、凿齿、贯头衣、悬棺葬等是仡佬族重要的古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4.
余群 《传承》2013,(4):140-141
西南地区古老先民仡佬族人在历史的发展中,以自己的勘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祖先崇拜、梯田、干栏式民居、凿齿、贯头衣、悬棺葬等是仡佬族重要的古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5.
浅析道真仡佬族"哭嫁"民俗的民族社会伦理道德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 ,分析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部分仡佬族中遗留的“哭嫁”民俗的民族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功能。这种民俗有益于当前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同时 ,民族民俗也要与时俱进 ,不断改革 ,在其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6.
萨岁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岁”(Sa~(31)Si~(35)),是湘黔桂交界地区黎平、榕江、从江、三江、龙胜、通道等县侗族所共奉的女神,也有的称她为“萨麻”(Sa~(31)mak~(323)),或“萨柄”(Sa~(31)P‘in~(55)),,“萨堂”(Sa~(31)tan~(323)。人们都认为她的“灵威”最大,能主宰一切,是一位至高无上保境安民之神。因此,许多村寨都设有她的“神坛”,对她崇拜敬奉。每  相似文献   

17.
山川秀丽,地域广袤,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的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据统计,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26%左右;居住地域占全省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经国家认定的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白族、仡佬族、壮族、瑶族、土家族,满族和回族等十二个兄弟民族。贵州少数民族不仅民族众多,地域广阔,而且历史悠久。著名的“夜郎国”考证,见于史书则在秦汉时期,其地域囊括贵州大部分(考证仅贵州钢仁、思南等地除外。)  相似文献   

18.
关于仡佬族古代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仡佬族的族源问题。中外学者对仡佬族的来源问题,看法比较一致,认为古代的“僚”,就是仡佬族的先民。但是,我国历代文献中对于“僚”的记载,反映出古代“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群体。前人称之为:“其类分合无定、故随代异名……未必种传,无从考究”“不知所始,又不知所终……其源流最不清楚,最易令人疑惑”。“僚”的研究,一直是一个未得到解决的课题。近因编写《仡佬族简史》,这个向题无法回避。现在把个人的一些看法提出来,向海内学者征求意见。希望得到指教。  相似文献   

19.
仡佬族民间普遍用草药治病,披袍仡佬称病为“若”,呼药为“生”,称治病为“揉惹”,红仡佬呼病为“夜”,呼药为“克”,称治病为“易夜”。仡佬族称血藤为“克拜”,刺老包为“舍荡摆”,车前草为“王留”,淫羊藿为“偶所勒”,追风伞为“黑白摆”,三步跳为“弱底支”。伤风、感冒、  相似文献   

20.
仡佬族高台舞狮这一民间体育表演项目,蕴含了深厚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其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典型代表与载体,现已濒临失传。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探寻仡佬族高台舞狮文化的本质,对研究仡佬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