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公司法》规定,股份制企业董事长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他们党的观念如何不仅对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而且还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是否能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能坚持社会主义的经营方向。那么,何谓“党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许成安  杨青 《唯实》2000,(9):61-63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看尚未能使国有企业真正摆脱困境,其原因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有一种观点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国企改革的主体产生了错位,政府部门喧宾夺主,包办了本应属于企业及其职工的权利和义务。深化国企改革必须纠正企业改革中的主体错位现象,政府应该将改革的主体角色让位给企业与职工。  相似文献   

3.
效能监察是监察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能,是一种高层次、主动性、超前性、综合性的监督工作。国有企业中的效能监察要紧贴企业各阶段的中心工作。直接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服务,它还是企业综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对企业的改革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之际,建立、使用以资本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改革的深入和成果的扩大,能促进经营者思想的转变,能明确企业的目标与任务,有利于政企分开,有利于“四自”的经营机制,是实现国有资产良性运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记者:洪主任,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1995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声、是国有企业改革。您能简要地给我们讲一下1995年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吗?洪虎:可以。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1995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1995年的企业改革可以概括为: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切实打好基础.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构建框架。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强比企业技术进步和企业管理,全面加快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步伐,切实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基础;迅速推进制约企业改革深化的相关体制的配套改革,为建立现…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国有企业改革是1995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本期开始,本刊与北京市体改委联合主办“国有企业改革之声”这个专栏,主要反映北京市国有企业改革的部署以及试点企业的改革情况和经验。希望能对广大读者了解中央和北京市委有关精神有所裨益。最近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会议明确提出,1995年要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核心。正确认识、理解这一部署,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是1995年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为什么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1995年经济…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世纪之交,改革和发展都进入了关健阶段。从现在起到21世纪的前十年,能不能成功地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不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是我国面临的两大关健问题。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解决两个关健问题的要害。而资本运营是国有企业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深刻认识资本运营的意义并加以运用,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搞好资本运营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1.搞好资本运营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谁出资谁受益”…  相似文献   

8.
史惠芬  耿华 《奋斗》2005,(1):17-17
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入,力度不断加大,企业迫切需要重视和依靠职工这个改革的主体。企业改革在思想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在行动上做到以人为本,通过以人为本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实现企业持续有效发展,一直是企业理想目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看尚未能使国有企业真正摆脱困境,其原因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有一种观点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国企改革的主体产生了错位,政府部门喧宾夺主,包办了本应属于企业及其职工的权利和义务。深化国企改革必须纠正企业改革中的主体错位现象,政府应该将改革的车体角色让位给企业与职工。①笔者认为:(1)目前我国的企业改革中不存在主体错位问题;(2)让政府在企业改革中扮演主要角色,作为国企深化改革的首要主体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理性选择,也是尽快在我国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想实现效益最大化,使企业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走创新之路,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翟镇矿始终把产权制度改革以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人力资源的管理作为推进改革的重点,狠抓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和关键。抓好企业产权改革,可以解决产权虚…  相似文献   

11.
岳振 《当代贵州》2014,(10):20-21
2月23日,贵州省政府审定下发了《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产权制度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改革目标、主要任务、实现形式和政策措施,对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按照这份改革方案,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分为功能性、公共服务性和竞争性企业分类推进,其中竞争性企业又分为资源型和一般竞争性企业,3类企业共20户。  相似文献   

12.
企业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精神振奋、能打硬仗的党员队伍。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基础。青铝公司党委在企业党建工作中,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李书举 《学习月刊》2010,(14):44-44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中国改革的实践表明.越是处于改革的深水区,越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越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越能做到科学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提高「一肩挑」素质强化「两手硬」意识王月秋闫石企业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得如何,对我们党的建设、党的领导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党支部书记责任重大。一汽集团公司党委在深化企业改革和发展中,为使车间科室的工作收到更佳的效果,干部更能...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中,一批原中央和省属骨干企业下放重庆,一段时间重庆笑声不断。但这批企业同原重庆地方企业一样,都带着旧体制造成的伤痛,生产潜能受到压抑。因此,笑声过后,重庆市委在中央直接支持和指导下,用改革的思路和改革的方法,率领这支新的企业军团进行了一场走向市场的大规模战略转移,最终成就了重庆现代工业体系的形成。 本文资料翔实,情节生动,各级领导干部为了完善重庆城市功能,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而殚精竭虑、奋发努力的风貌,栩栩如生,读来亲切感人。从文中展示的当年这场战咯转移中,还能看到眼下一些重庆支柱产业的酝酿和萌芽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从产权改革入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晓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然触动所有制问题.现在我们所说的产权制度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在我看来,都是所有制改革,即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或探索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形式。所以,不要回避所有制改革的说法。下面谈六点看...  相似文献   

17.
诚信意识实质上是一种责任心的高度体现,它源于人们对事情负责的内心动力。一个人有了诚信意识,就能激发其责任心,就会对所做事情尽心竭力去思考、去行动,使事情得以有效的很好的解决或完成;一个企业有诚信意识,就能体现出职工对企业兴衰成败、荣辱与共的高度责任感,一旦有了这种责任感,职工就会齐心协力为振兴企业而努力拼博,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以及改革发展就会有良好的群众基础。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在增强企业诚信意识中发挥作用呢?  相似文献   

18.
加快干部制度改革,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是企业适应改革发展,改进干部管理方式,按市场经济优化配置人才资源的迫切要求。今年以来,西宁铁路分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部党组、路局党委关于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把干部制度改革作为推进各项工作发展的突破口,立足干部队伍现状,着眼形势发展需要,着力构建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迈出了干部制度改革的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19.
《吉化党校学报》2001,(4):53-57
在企业,劳动竞赛已成为传统的工作方式。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员工价值取向的变化,劳动竞赛在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这个主战场上,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能不能有新的突破,怎样建立新的作为?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了吉化股份公司有机合成厂,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交谈、现场考核等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20.
充分发挥人在企业改革中的能动作用,与企业转变机制,明晰产权同样重要。从桃江近年来县属企业改革的实践来看,充分发挥政府改革指导班子、企业领导班子、企业职工群众三个层面的作用,是企业改革出力度、出措施、出效果的关键所在。l、建立精干的企业改革专门班子,充分发挥其在企业改革中的外推作用,是县属企业改革健康运行的重要动力。在改革过程中,建立精干的改革工作班子十分必要。这个班子的主要职能应当是代表党委政府的意志与要求,行使促进企业改革的职权,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面向企业与职工的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