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鸦片战争从中国方面来说,它是中国人民为捍卫民族命运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反对英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战争。在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空前激越。  相似文献   

2.
圆子 《民主与法制》2011,(27):71-71
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1840年的那一段屈辱已经满是尘埃。1793年,马嘎尔尼勋爵带领使团觐见中国皇帝乾隆,结果遭到一番冷嘲热讽,无功而返。然而,不到半个世纪的光景,清王朝却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的武力所击败,鸦片战争的战败对于中国和世界历史而言都是极其关键的,它并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负。  相似文献   

3.
周卫 《长白学刊》2007,(5):137-138
鸦片战争不但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时也使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偏离了原来的历史轨迹,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而鸦片战争的结局则决定了资本主义在中国注定是短命的并带有浓厚的附属性,预示着领导完成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使命必然落在了即将诞生的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  相似文献   

4.
学习西方,是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一个光辉思想主张。他们在这场反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中,意识到要真正战胜西方侵略者,必须把敌人的长处学到手。林则徐首先看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他在着手了解西方的基础上提出的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的第一场侵略战争。1840年,当时的英国政府为了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继续毒害中国人民,大量掠夺白银,公然对中国进行武装入侵。在这次战争中,清王朝被打败了,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接着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跟踵而至,先后发动了一系列入侵中国的战争,逼迫腐败无能的清王朝签署了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  相似文献   

6.
<正> 湖北省社科联于4月21日在武昌举行“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学术座谈会”。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学院、省社科院和省社科联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座谈会围绕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进行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和湖北的实际,以及历史研究的层面、方法和作用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拓宽了历史研究的思路,开阔了历史宣传的视野。一、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7.
1840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中国社会由于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因而反映这一时期社会脉搏的诗歌也以新的面貌不断涌现。闽籍诗人张际亮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  相似文献   

8.
最近,萧致治教授从教50年暨《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咄版座谈会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广东,湖南、重庆、湖北等省市的近3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萧致治教授长期在武汉大学历史系任教,并担任武汉大学黄兴研究室主任、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理事、湖北辛亥革命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等职。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近代史,重点是近代中西关系与辛亥革命。截止目前,他已出版著作14部,发表论文近百篇,总字数超过500万。其中《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纪事》一书熔编年与纪事为一炉,合史论和考据为一体.在体例上有所创新,填补了鸦片战争前30…  相似文献   

9.
叶剑锋 《新东方》2010,(5):60-62
虽然一百七十年前的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失败,开始了中华民族的悲剧史与苦难史,但悲剧与苦难远非半殖民地化半封建化所能简单概括与界定的。在某种意义上讲,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八十年的历史,是先进的中国人在中西文化的冲撞与较量之中,经受灵与肉分离与整合的痛苦探求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但中国的近代化始终未能超越大清帝国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相似文献   

10.
何景春 《长白学刊》2007,(6):131-133
在鸦片战争中,中国社会确有一些"不忠臣民"没有站到清朝政府一边。战争的进程显示:腐败的清朝政府不仅仅是被自己的敌人——英国侵略军所打败,而且也是被自己的不忠臣民——遍地活动着的汉奸所打败。  相似文献   

11.
郭金玫 《前沿》2005,(4):180-182
发生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英国胜利而告终。本文着重从清朝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清政府的用人之策、清军武器落后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汉奸问题曾一度成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从受外国侵略者驱使出卖祖国利益的不同行径看,鸦片战争前后的汉奸大致可分成五类即转卖鸦片者、接济逆夷者、煽惑百姓者、充作内应者、贿夷乞降者。清政府对汉奸的防范措施主要有加强对出海民船的管理;严格军队营门管理,实行暗号制度;加大暗查力度等。清政府对汉奸的处置措施主要有就地正法;递回原籍,责令地方官严加管束;“化奸为良”等。  相似文献   

13.
150年前爆发的鸦片战争,既使中华民族蒙受巨大耻辱,也使中华民族从沉默中觉醒。它面对的外来之敌,已经不是传  相似文献   

14.
<正> 1840年6月暴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至今整整一个半世纪了。在史学界通常所谓中国近代八大事件中,鸦片战争似乎是一个相对冷落的领域,它既没有太平天国研究在五、六十年代那样“走红”的光荣史,也不象戊戌、辛亥、五四时期那样成为研究热点而学  相似文献   

15.
谢丹 《理论月刊》2008,(2):80-82
本文通过对鸦片战争前后传教士报刊对西方近代民主制度、介绍的分析,指出尽管传教士在中国办报的目的是将其作为"文字布道"的工具,其中对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介绍客观上却对近代中国社会民主思想的萌生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之前各民族保持着"夷夏观"这样的关系,经过鸦片战争这个过程,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鸦片战争激发了各民族的爱国热情,基于他们对国家的爱国热情,他们联合起来一起抵抗英军,无论战争胜利与否,都能看出各民族越来越团结,并为近代各民族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两次厦门之战的经过厦门在鸦片战争时两次受到英国战舰的入侵。第一次厦门之战发生在1840年7月2日。一艘英国战舰出现在厦门水域,不是来攻城,而是来送信的,送一封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致清朝宰相的信。我们今天很难理解,当时英国人最苦恼的事是天朝官吏不搭理他们,于是用战争来敲门,试图引起中国皇帝的注意。厦门同知不肯当他们的邮差,把信  相似文献   

18.
香港回归,普天同庆。追溯150多年前鸦片战争这段历史,更令人感慨万千。作为中华各民族的一员,回回民族的一批英烈,在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英勇拼搏,做出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业绩。  相似文献   

19.
在鸦片战争爆发前的数十年间,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数千万公斤,从中国掠走三四亿银元,毒害中国人民,那末,当时英国国内有没有人吸食鸦片呢?据鸦片战争前两年(即1838年)任清胡鸿护寺国的黄爵滋在结道光皇帝的《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呼还赢:“红毛人有自食鸦片者,其法集众红毛人环视,奥其人竿上,以抱击之入海,故红毛人无敢食者。今人中国之鸦片,来自英吉利等国,其国法有食鸦片以死。故各国只有造烟之人,无一食烟之人。”可见,当时英国政府对国内吸食鸦片旮处置括严,要一律处以死刑。所以,当时的英国人再也不用吸食鸦片了。…  相似文献   

20.
我按响门铃。“进来!”响起一个粗重浑厚的嗓音,好像一炮轰出门外。我一直奇怪谢晋在摄影场地喊了这么些年,怎么他的底气还这么充足?好像总有源源的生命在喷发。走进他住的西郊宾馆416房。大衣柜门半开着,门外挂着几件衣服——衣服在里边憋气,不如挂外边。一只单人床上铺满了待看的资料和待洗的衣服。地上四只旅行箱包。我不明白他一个人来开全国政协会,怎么会带四只箱包?“这都是鸦片战争!”谢晋说着手一划拉。这里都是鸦片战争?床上?地上?箱子里? 他手里正拿着一张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