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侯世科,武警总医院医务部主任,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队长、首席医疗官、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16次参与组织国际国内重大灾害救援行动,并亲自率队出色完成了印尼海啸、汶川、海地等特大地震的医疗救援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相似文献   

2.
海啸·救援·国际危机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及海啸爆发后,国际社会发起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救援行动,可以说是一场针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国际危机管理。它不仅表明全球化时代人类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凸显了加强全球性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跨国救援,救死扶伤。武警总医院国际救援医疗队2批次出动34名博士硕士、38名女队员,近80名医护人员走上一线;40多天的救援历程,20多个科室同时开诊,救治患者达2万余人;携带28类286种先进设备,12类271种药品,总价值达16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4.
挥师海地,救死扶伤。他们带着人类博大的胸怀,横跨半个地球,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建立了全球首家医疗救助站;虽然他们仅仅只有15名成员,却平均每天救助近300名伤员,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作风,一流的素质向国内外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5.
李辉 《国际资料信息》2005,(4):11-15,20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发生地震并引发了强烈海啸。此次海啸创造了三个“空前”:灾难严重性空前,救援规模空前,国际协商和协调的时效空前。海啸发生后,各受灾国政府经受巨大考验,纷纷立刻启动应急机制救灾。围绕救灾的国际援助不仅十分及时,而且规模庞大,凸显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但一些国家将救灾作为实现本国战略意图和推行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使救援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具有国际政治意味的互动。同时,此次海啸灾情及救援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灾情概况这次海啸造成约30万人遇难或失踪,同时对各受灾国经济、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际角色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角色定位是国家对外战略中一个重大的基础性问题,属于战略哲学范畴。中华民族的复兴以及伴随而来的与国际体系关系的深刻调整,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中国国际角色的确立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现。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国际体系的力量结构、中国与其他大国的战略互动、国际政治特征的演变等几方面因素对中国国际角色的选择具有根本性影响。中国国家利益的实现不能采取过于直接的战略途径,需要开发广泛的战略资源和回旋空间、经过曲折的道路和长期努力才可以达到。在国际体系中,中国应做一个积极自主的参与者,妥善处理与整个国际体系、包括与占主导地位的西方世界以及美国这个唯一超级大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方方面面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国际格局的有些方面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一些基本方面变化尚未完成,尚无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本质改变. 首先,世界力量格局的数量方面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世界格局、战略格局最主要和基本的方面还是力量分布与对比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互关系.在这方面,世界在持续改变中.主要的内容和标志是发达国家在世界力量格局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发展中国家、包括发展中新型大国所占的比重和地位持续上升.十年、八年前,以美、欧、日为主的发达国家还占世界经济总量的百分之六七十,现在则低于60%,世界经济正在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占一半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球经济虽企稳向好,但博弈竞争日益激烈。在全球化进程放缓,全球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加的大变局下,东北亚区域发展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东北亚论坛》继续搭建东北亚高端学术交流和沟通协调的平台,期待与各国学者通过交流对话加深了解、凝聚共识,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在世界变局中把握发展大势,为东北亚和平发展大计提供智库支持。为此,《东北亚论坛》在2018年第1期特别组织三位外国优秀的智库学者撰文,就"一带一路"框架下东北亚区域合作中面临的大国协调与东北亚地区安全架构、东盟共同体对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启示等一系列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罗坤 《亚非纵横》2012,(5):57-58
2012年8月26-2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亚非所)在所大会议室举办了中日关系国际研讨会,研讨主题包括“中日关系与中日美关系”、“中日相互认识与关系调整”、“日本政府外交中的智库作用”三方面议题。  相似文献   

10.
国际体系秩序与国际社会秩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战略格局与国际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格局与新秩序正在形成过程中,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面临新的战略选择,争夺21世纪国际新秩序主导权的竞争正全面展开。如何正确认识和适应这些变化,怎样才能做出合理的战略与政策抉择,不仅是学界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快速发展的中国必须解决的重大对外政策课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近期发起召开了“21世纪国际秩序与中国对外战略”专题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就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及其变化趋势、中国面临的战略环境等战略性问题各抒己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思考。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期对于读者把握国际战略形势及理解中国对外战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一、历史沿革美国国际共和学会(InternationalRepublicanIn stitute,缩写IRI,也译作美国国际共和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总部设在华盛顿,是一个超党派非赢利性私人组织。其标榜的宗旨是致力于在全世界推进民主、自由、自治与法治,从事项目与美国的立国根本原则相一致,即个人自由、机会平等与促进经济发展的企业家精神。国际共和学会的成立源自美国总统里根于1982年在英国议会所发表的演说。当时,他在演说中建议帮助有关国家建立民主基础设施,并引用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说:“我们必须确信,自由并非是幸运的少数人所独享的特权,而是所有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国际条约六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两个学科总结中国与国际条约六十年的得与失,阐释了中国与国际条约关系的特点,总结了中国形成的独特而不断演变的国际法观念,以及中国在条约外交中扮演的参与者、负责任者、维护者、倡导者和批判者角色。最后指出中国条约外交和条约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如何认识和对待国际条约,如何在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之间做出巧妙的平衡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相互依存的时代,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但是,由于各国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状况不同,各国对外部世界的依存度是不同的。对日本来说,由于其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又极其缺乏,因而对外部世界的依存度是相当大的。然而,这种依存度不是不可以改变的。如果选择的发展战略得当,就会变劣势为优势,降低自身对外部的依存度,提高其他国家对自己的依存度,从而在国际社会中取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国际和平参与战略包括在"维持和平"行动中发挥重要支柱作用,在"建设和平"行动中发挥主要参与者作用。这一战略是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实践,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的具体实践,并为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资本。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贡献已经不仅仅是提出和平理念,也包括直接进入冲突国家帮助这些国家实现持久和平,并在热点问题调解、承担国际突发紧急任务、维护国际航道安全、确保国际核安全等多领域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战略格局与国际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格局与新秩序正在形成过程中,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面临新的战略选择,争夺21世纪国际新秩序主导权的竞争正全面展开。如何正确认识和适应这些变化,怎样才能做出合理的战略与政策抉择,不仅是学界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快速发展的中国必须解决的重大对外政策课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近期发起召开了“21世纪国际秩序与中国对外战略”专题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就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及其变化趋势、中国面临的战略环境等战略性问题各抒己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思考。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期对于读者把握国际战略形势及理解中国对外战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国际关系主流学派在违反国际规范原因分析上仍存在较大分歧.理性主义学派认为违反国际规范是国际规范与国家利益相互冲突造成的.建构主义学派则认为是由于国际规范参照系模糊性与特定国际环境下决策的观念导致的.国际政治心理学认为,决策者的动机偏见使得决策者在解释其政策和外部环境时,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将违反国际规范视为社会可接受的行为.此外,国际规范中存在多元的参照系数和决策者对于国际环境不同认识,使得决策者在违反国际规范时在心理上心存侥幸或者刻意采取不同的标准对其行为进行解释.也就是说,违反国际规范的行为是由于国际规范本身相对的模糊性和决策者对于规范本身认知上的主观性造成的.文章试图在分析违反国际规范行为心理因素的基础之上,探究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在违反国际规范愿意分析上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俄罗斯政治研究中心出版发行了《超级恐怖主义》一书,在附录中出具一份有80个国际恐怖组织的名单。书中对这些组织的定性完全是反映俄罗斯研究人员的观点,本文只将这些组织作粗略分类介绍:宗教极端主义类、种族主义类、民族主义类、极左倾向类和生态类等。现将一些主要的恐怖主义组织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球治理成为可能的几种治理因素“全球治理”这一命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关系学界逐步受到重视(罗西瑙在其著名的《没有政府的治理》中最早提出了“治理”的学术意义,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赫尔德主编的《全球治理》更深入地发展了全球治理的  相似文献   

19.
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的五角大楼相继遭到恐怖袭击后,美锁定受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庇护的拉登是最大嫌疑犯,因为从1992年至今,拉登对中东、非洲的美国目标及美本土发动了多起恐怖袭击,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早被美政府列为世界头号恐怖分子,并在全球悬赏500万美元欲将其缉拿归案。目前,美国正大兵压境,强逼塔利班交出拉登,但塔利班软硬不吃,誓与美国对抗,形势已如箭在弦。 一、拉登其人其事 奥萨马·本·拉登1957年生于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是亿万富翁穆哈迈德·本·拉登与其第11个妻子所生,在57个兄弟姊妹中排行17,毕业于利雅得大学经济管理系。拉登现有  相似文献   

20.
旋毛虫病是人、畜共患病,近年来在许多国家居民中暴发流行,构成对人、畜健康的严重威胁,引起了寄生虫学工作者的极大注意。目前,旋毛虫病的研究进展很快,涉及面很广,包括病原体的种系、生理生化特性,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发病原理、免疫、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