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受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本研究在梳理高校毕业生就业相 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毕业地、高校类型、学科及家庭因素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总结。研究认为, 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劳动力需求收缩、就业稳定性变差、“慢就业”现象升温及就业歧视加剧等, 原因主要是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性失衡、用人单位适合毕业生的岗位稀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及就业服 务缺乏针对性等。研究建议,为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应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 建立健全教育与就业的联动机制,提高高校就业工作实效性,同时毕业生也应顺应变化转变观念,制定职业规划, 培育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要离校了,就业也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而今年,699万名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让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有人称这是“最难就业季”,也有人发出了“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无奈感叹。就云南来说,今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将突破14万人,比去年增加1万多人,增幅近11%。遭遇“最难就业季”.严峻形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破解尴尬局面的根本之道又有哪些?  相似文献   

3.
《工友》2009,(5):48-49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提出多项具体计划,力争实现6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就业。 通过与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高校毕业生充实城镇基层民生工作特设岗位计划”,总计招募800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  相似文献   

4.
抗疫三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积累,2023年将有1158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政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强化就业措施:强化高校毕业生集成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就业互相推动;着力产业链供应链提升,满足双循环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基于数字经济时代导向,实现“自由人联合体”就业;满足更加优质教育期盼,突出“职普融通”引领作用;重视人才战略布局定位,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由此,实现“专业—产业—职业—就业”的四业贯通,是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突破性路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教育体制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逐步形成,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如何端正择业心理,提高就业竞争力,成为高等学校和大学生日益关注的一个热点话...  相似文献   

6.
谢红江 《中国工运》2010,(12):60-60
一是强化培训,引导就业,加大对下岗职工、农民工的帮扶。二是加大扶持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和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力度。三是开展为下岗职工、农民工援助服务大行动。四是成立“工字号”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为有创业愿望的失业职工、毕业生提供创业项目推介、创业政策咨询等10项服务。  相似文献   

7.
大视野     
《时代风采》2009,(11):10-11
干部握“死任务”,就业无路可走 山东省潍坊市人事局给全体干部下了“死任务”,每名干部至少要为3个毕业生落实就业岗位。为了完成任务,干部们需要到企业、到社会上去找门路、想办法。为了保证落实这项任务,还采取旬报制度。  相似文献   

8.
《工友》2009,(2):I0001-I0001
湖北省总工会联合中国移动湖北分公司开展的“帮扶就业双千工程”9日在武汉启动,中国移动湖北公司为1000名返乡农民工和10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张昌尔出席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9.
分米 《时代风采》2010,(15):4-5
又到七月毕业时,本是学子就业时。 近日来。云南省教育厅一楼大厅内人头攒动,大量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到这里办理户口、档案托管手续。“托管”。意味着他们未能在毕业时如期就业.他们仍有3年的就业缓冲期。  相似文献   

10.
受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点及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有效扩大毕业生就业,已引起中央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促进就业工作的突出任务。梳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发展脉络,探讨高校毕业生当前的就业困境及走出困境的路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工友》2009,(4):I0002-I0002
4月9日下午,由湖北省总工会、武汉市总工会邀请部分先进企业和劳模企业家联合发起的,旨在帮助大学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再就业的“特别关爱行动”,在洪山礼堂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将“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一次性向市外返乡农民工、2008届以前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在此之前企业经济性裁员的失业人员每人发放500元就业培训券,预计将有超过15万人受惠.政府将为此投入超过7500万元.  相似文献   

13.
“粉头”是“粉丝团”团长的别称,主要任务是率领自己的“粉丝团”和别的“粉丝团”抢地盘、比人气,联络广告公司,在网上炮制各种花痴文章,诋毁别人的偶像。所谓“散粉”,是指没有加入任何组织的“粉丝”。“散粉”和“粉丝团”团员捐的活动经费由“粉头”登记造册,统一保管。干得好的“粉头”可拿到偶像经纪人的好处费,甚至自己就可以成为半个经纪人.  相似文献   

14.
《工友》2009,(5):49-49
教育部日前下发《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公布20条新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公告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其中规定,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15.
潘春芳 《工友》2009,(4):4-5
去年秋冬以来,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实体经济和就业形势造成了严重冲击。据统计,在我省非正常回流的100多万农民工中,还有近40万人需要推介就业;36.76万应届大学毕业生签约率还不到30%。严峻的就业形势,引起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工会组织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企业的高度关注。4月9日,湖北省总,武汉市总工会邀请20余家企业和劳模企业家联合发起“特别关爱行动”,集聚社会力量化解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两会”上,有代表委员提出“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因为上大学要花很多钱,毕业了在城里又找不到工作,很容易导致农民家庭因此“返贫”。如果单从当前教育费用高昂、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和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尴尬的生活处境来看,这番言论倒也不失为一种良言相劝。  相似文献   

17.
红孩 《农村青年》2009,(4):9-13
新闻链接:对眼下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今年无疑是“就业形势严峻”的一年。根据统计。2009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611万余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同时,2007年和2008年还分别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运》2014,(6):1-1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劳动者的生计和尊严。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14年全国新成长劳动力预计达1600万人,而新创造的就业岗位约为1000万个;特别是今年有727万名高校毕业生、30多万名学成回国留学人员和40万名历年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需要就业,压力比往年更大。加之化解产能过剩措施的实施,带来新的下岗失业人员转岗再就业问题。如何更好地促进就业,已成为民生领域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9.
《工友》2009,(6):48-49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人伍,政府提出实行四项具体鼓励政策: ——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补贴政策。其中涉及两项补贴政策:一是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按照国家现行促进就业政策的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  相似文献   

20.
青年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情况是分析青年就业问题的关键。研究使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对“十四五”及更长一段时期我国青年劳动力供给和分行业的新增劳动力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0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呈现扩张趋势,供给不断增加;预测结果显示,从当前到2035年,我国劳动力市场将面临供大于求的非均衡态势,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多和扩招积压效应叠加,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凸显。研究建议,可以从增强人岗匹配度、优化就业条件、加强就业帮扶、积极引导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等4个方面化解供给冲击和结构矛盾,促进广大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