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1991年 5月 1日 联合国宣布 ,已组建以秘书长德奎利亚尔为首的联合国销毁伊拉克生化武器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简称特委会 )。5月 1 4日 特委会首批由 3 4名专家组成的技术小组抵达巴格达 ,开始对伊拉克境内核设施进行实地核查。5月 1 7日 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向安理会提出一项销毁伊拉克武器的三阶段计划。1 992年 7月 5日 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要求进入伊拉克农业部大楼 ,遭到拒绝。到 2 6日 ,伊拉克一直禁止联合国核专家进入伊拉克农业部大楼。1 993年 1 1月 2 6日 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关于长期监督伊拉克武器生产的第 71 5号…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战争后中东地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美国的压力下,利比亚于2003年12月宣布自愿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接受国际核查.2003年8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宣布在伊朗检测到浓缩铀痕迹,伊朗核问题凸显.目前,有关伊朗核问题的斗争仍在继续.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惟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由于以色列在核问题上坚持强硬立场,中东地区建立"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3.
海湾战争后,联合国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始终是影响美伊关系及世界局势的重要因素。今年11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伊武器核查问题的第1441号决议,13日伊正式宣布将无条件接受该决议。有关专家认为,这次武器核查将很可能再度成为美军事打击伊拉克的“导火索”。 一、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在美国推动下启动。1990年8月,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1991年1月17日,美率多国部队对伊发动了“解放科威特”的战争。战后,为彻底削弱伊拉克这只“海湾虎”的实力,推动联合国安理会于同年4月3日通过对伊制裁的第687号决议。决议要求伊必须向联合国申报其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即核、生、化武器和射程超过150公里的弹道导弹,以及生产这类武器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当法、德两国与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立场分歧日益严重之时 ,2 0 0 3年 1月 30日 ,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丹麦、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八国在英国《泰晤士报》上联合发表声明 ,号召欧洲在对伊动武问题上与美国保持一致。声明称 ,维持与美国的“团结和凝聚力”对欧洲来说“至关重要” ,“大西洋两岸的关系不能成为伊拉克政权威胁世界安全的牺牲品”。① 2月 5日 ,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向安理会提供了所谓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决议的“不可否认的证据”后 ,中东欧十国 (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其顿、…  相似文献   

5.
20 0 2年 11月 8日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表决通过了关于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的新决议 ,即第 14 41号决议。该决议是美英两国应俄罗斯、法国和中国的要求 ,在对原决议草案进行修改后提交安理会讨论通过的。第 14 41号决议强化了对伊拉克武器核查机制 ,同时也为阻止美国单方面对伊动武、维护以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系 ,以及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决议要点如下 :———尊重伊拉克、科威特及其邻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对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阿盟及其秘书长穆萨在有关问题上进行的努力表示赞赏。———敦促伊…  相似文献   

6.
1999年1 2月 1 7日 安理会通过第 1 2 84号决议 ,决定成立联合国监督、核查和视察委员会 (简称“监核会”) ,代替名存实亡的“特委会” ,负责对伊拉克销毁生化武器和弹道导弹的核查 ,但一直遭到伊拉克拒绝。2 0 0 1年2月 2 6日 联合国与伊拉克在纽约举行关于恢复对伊武器核查问题的会谈 ,这是自 1 998年 1 2月以来双方首次直接接触。此后双方进行了多次会谈 ,但无进展。2 0 0 2年8月 1日 伊拉克外长致信安南 ,邀请联合国“监核会”主席汉斯·布利克斯访问伊拉克 ,并希望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能“在双方同意的最早时间内”抵达巴格达。9月 1…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战争促使世界多极化趋势与美国单极化企图之间的较量更加激烈,导致大国关系纵横捭阖、重新洗牌。美国与中东穆斯林民族的矛盾将上升,它难以很快搞定中东地区。与美国原来的愿望相反,这场战争将引起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新危险。国际社会围绕加强还是削弱联合国在未来国际体系中的作用问题进行激烈复杂的外交博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未变,但我仍面临周边地区爆发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美国为了控制海湾地区,进而实现控制欧亚中南部乃至整个欧亚大陆的目的,从90年代起就蓄谋发动伊拉克战争.所谓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指责,不过是美国情报部门在布什政府授意下刻意捏造的借口.  相似文献   

9.
3月13日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到访的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签署了《日澳安全协议》。协议有以下主要内容:加强两国在联合救灾演习、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方面的合作;加强对朝核问题的协商,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设立由两国外长、防长组成的“日澳安全保障磋商委员会”(“2+2”会议);强化情报合作,情报共享。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时间12月17日午夜,美国向伊发动丁代号为“沙漠之狐”长达70小时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共发动了200多次空袭,袭击了97个地点。其中巡航导弹共发射300枚,超过1991年海湾战争5周发射的总数。这次空袭是美伊长期矛盾激化的结果。 美国:海湾战争后,美国制定了针对伊拉克的遏制政策,力图通过维持对伊武器核查和全面经济制裁,削弱乃至推翻萨达姆政权,销毁和防止其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消除其对海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