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3年9月,清政府为推行“新政”,允许招商局集商股成立铁路、矿务等公司。此后,商办铁路开始兴建。新任四川总督锡良,在川人强烈要求下,奏请自办川汉铁路,并于次年成立了“川汉铁路公司”。  相似文献   

2.
1949年11月,邓小平就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1950年2月,邓小平出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大西南解放伊始,百废待兴,各项工作千头万绪,邓小平急人民所急,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建成渝铁路.“我们到了四川,一定要把成渝铁路修好”四川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却苦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巴蜀人民早就有修建成渝铁路的夙愿.1903年,四川人民就决心自己出钱修建川汉铁路(成渝铁路是其中的一段),他们出资集股,甚至不惜“田亩加赋”.1909年,川汉路在宜昌附近动工了.然而,腐朽的清王朝以收归国有为名,向帝国主义出卖路权.这就导致了巴蜀人民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索,成为满清王朝覆灭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3.
岳府街:川汉铁路公司成立地。1911年,“四川保路同志会”也在此成立。  相似文献   

4.
<正> 1911年(清宣统三年、农历辛亥),清政府在美国等帝国主义唆使下,不顾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于5月9日悍然宣布了“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将原已准民间商办的川汉、粤汉等铁路收归国有。5月18日,清政府任命端方为“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强行接收粤、湘、鄂、川四省铁路公司。5月20日,清政府与美、英、法、德签定了“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为获取600万英磅的借款,而断送了粤汉、川汉两条铁路路权。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是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实行“借款夺路”侵略政策的产物,也是清政府实行“借款筑路”进一步投靠帝国主义的一纸卖身契。清政府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  相似文献   

5.
下篇6 然而,同盟会的革命党人 并没有因为一次次武装起义失败而气馁,他们总结经验,审时度势,寻找更有利的时机。1911年5月,清王朝为了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大量出卖矿山、铁路主权,向英、法、德、美四国银行签订借款合同,以宣布“铁路干线国有”为名,将铁路建筑权、所有权出卖给帝国主义,而对各省人民筹集的铁路股金却不予发还。为此,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省人民群起抵制。)川汉铁路股东代表在成都开会,成立保路同志会,提出 “路存与存,路亡与亡”的口号,掀起保路运动。清政府派军队残酷镇压,在成都开枪打死请愿…  相似文献   

6.
朱靖远  李国洪 《党建》2022,(1):65-66
在重庆市大渡口区博物馆,陈列着两根钢轨,这是成渝铁路的一段钢轨的辅轨,它见证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的诞生。修铁路、通火车,是川渝人民的梦想。成渝铁路的修建计划由来已久。1903年,清政府提出修建由成都经重庆通往汉口的川汉铁路;1936年,国民政府成立成渝铁路工程局,次年开始修筑,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工。  相似文献   

7.
四川教育起步很早,兴学传统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就在四川兴起重视教育和文化的高潮,创办最早的官办地方学校———“文翁石室”,史称“文翁兴学”。从此,四川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唐初遂宁的张九言书院是中国开办最早的私人学校之一;宋代蒲江的鹤山书院藏书多达十万卷,超过当时的国家图书馆崇文院的八万卷;清代成都的锦江书院和重庆的渝明书院享誉全国。进入20世纪,四川的教育事业先后有了几次大的发展,到了21世纪,四川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大省,正在向教育强省迈进。教育起步20世纪初,清王朝在内忧外患中不得不实行所谓新政,…  相似文献   

8.
万美艳 《湘潮》2023,(12):40-41
<正>文物源起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珍藏有一幅特殊的题词,长45.5厘米,宽34.9厘米,写有“救助贫困母亲,幸福千家万户”字样,是1996年11月14日王光美为“幸福工程”四川组委会所题。2022年1月,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工作人员从北京征集到了这幅题词。20世纪90年代,全国几千万贫困人口中,有1500万贫困母亲。她们生活得极其艰难,缺乏收入来源、文化素质低、健康状况差。1995年春天,一个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等发起的旨在帮助贫困母亲治穷、  相似文献   

9.
陈昌华小档案:陈昌华,1951年2月出生于四川内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高级技师。多年来,他潜心机车机体加工研究,解决了多项生产过程中的急、难问题,实现多项技术革新。陈昌华先后被评为中国铁路机车车辆总公司优秀党员、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全国铁路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获全国铁路工会授予的“火车头奖章”、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铁路“自学成才奖”等。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月26日21点13分,四川省省委书记刘奇葆通过“天府微博聚焦四川”发表新春寄语:四川感谢你!四川欢迎你!我们深切体会到,四川能在艰难中取得这样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记者的乐趣,是哪儿热闹就往哪儿跑。 光是共和国成立的头五年,我就报道过四个“新中国第一” 共和国成立后,给四川人民办的第一件事是建成成渝铁路 大家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典礼。成渝铁路在1950年6月15日破土动工,这就是说,共和国成立以后,给四川人民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兴建成渝铁路。经过两年奋斗,成渝铁路在1952年建成通车。从此,结束了四川没有铁路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正>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出版机关经营不易,进步书店生存尤为艰难。正如出版人胡愈之所说,“从前进步书店没有钱,没有钱就办皮包书店,出的书不一定坏,但是卖不出去”,所以“很多书店办不下去,出了几本书就关门了,不是被国民党封掉的,因为没钱办下去了”((1))。而邹韬奋创办的生活书店则不然,它1932年7月成立于上海,1948年10月与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在香港合并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新加坡华文作家是新加坡“西方同化”、“族群文化模式建构”等历史的见证人.在他们的笔下,文学想象中母国传承的“集体记忆”、身份定位中“本土植根”的艰难尝试、对“典型新加坡人”精神症候的揭示,以及向“跨文化”意识转向的趋势,构成了文本独特的内容蕴含和主题嬗变.探究海外华人作家写作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示,对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承与现代性流变、华文文学形态的一脉相承与意义的多元再生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孟红 《党史纵览》2010,(1):20-23
中国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建设成渝铁路一直是四川人民多年的夙愿。新中国建立初期.西南大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中共中央顺从民意,从建设人民交通事业着手,掀起了西南大地的建设高潮。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成都至重庆505公里的铁路,横贯四川中心地带,是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大动脉)的开工典礼隆重举行,为修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5.
时代的纪程碑─—从两个“四十年”看成渝铁路甘犁成都人民公园矗立着的“辛亥革命保路死事纪念碑”,是四川人民想铁路想了几代人,特别是想贯通天府腹地成渝线一大情结。打从本世纪初到四十年代末,各式各样的政府都信誓旦旦地许愿:要修成渝铁路,要修进川的铁路,但到...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失败后,重庆地区轰轰烈烈的革命高潮急转直下。面对反动军阀的疯狂屠杀,中国共产党迅速恢复组织,贯彻中央方针政策,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发动武装起义,进行土地革命,开展城市斗争,义无反顾地向反动军阀和封建势力展开了英勇斗争。军阀统治是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特有现象,在四川和重庆尤为鲜明,形成了拥有武装、各自为政的各派军阀划区割据的“防区制”。从大革命末期开始,四川和重庆的军阀纷纷追随蒋介石,特别是坐镇重庆的刘湘,先后组织颁布了《整饬民团协剿共匪计划大纲》、《四川善后督办公署暂定各市县清共办法》、《四川边防军铲共委员会组织纲要》、《四川边防军铲共委员会办事细则》等各种反共法令、条例,肆无忌惮地镇压和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30年8月,刘湘在其设于重庆城区大梁子的二十一军军部内建立自任委员长、专门对付共产党的反革命机构“特务委员会”,将现在重庆所属的40个区县和包括四川武胜、邻水、大竹、开江在内的防区划分为六个治安区,在各县建立清共委员会,专事反共铲共活动。同时,搜罗叛徒在特务委员会内组建侦缉队,跟踪、抓捕、屠杀共产党人;设立反省院,创办反动报刊,军阀严密统治下的英勇斗争进行“心理策反”,瓦...  相似文献   

17.
实事求是 积极探索 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将迈向终点的20世纪,是一个辉煌与沉重并存、凯歌高奏与艰难挫折并行的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曲折前进,构成了本世纪历史画卷的主页。世纪之初的俄国十月革命,使共产主义从欧洲大陆徘徊的“幽灵”,变成了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又进一步发展到多国实践,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在本世纪接近尾声的时候,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遭遇了空前严重的挫折。尽管如此,社会主义并没有“终结”,中国、越南等一批国家仍然高擎着社会主义旗帜,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它向全世界昭示,科学社会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这世纪交替和千年更迭之际,就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总结和探索,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牛运清 《理论学刊》2004,1(1):97-101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从“旧文学”到“新文学”的演变。21世纪的中国文学将是由“现代性”向“世界性”过渡与演变的文学。20世纪的中国文学多受“政治”与“革命”的制约,21世纪的文学则多与“经济”相纠缠。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发展是世界历史进程的总格局,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将会以新的民族性和时代风采融入世界文学之林。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是20世纪最伟大、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政治生涯中,周恩来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但是,由于他在“文化大革命”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说了一些违心的话,做了一些违心的事,使一些人对他产生了误解。如何看待“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笔者认为,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所作所为,不是他胆小怕事、软弱可欺;也不是他盲目愚忠、推波助澜;更不是他留恋名位、明哲保身。要探讨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历史作为,必须从他在特殊历史时期表现出来的特殊的政治家品格中寻求答案。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是中…  相似文献   

20.
每个时代,都会有一幅最具轰动效应的名画,凝聚着那个时代的感情和气息,铭刻在历史的记忆之中。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中国,正是处于“文革”后期,在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领导人的支持之下,在全国人民坚忍不拔的努力下,中国的建设事业在艰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