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勉励乌兰牧骑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60多年来,活跃在全区各地的乌兰牧骑,坚持深入农村牧区最基层,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普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民族优秀艺术,为促进农牧区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突  相似文献   

2.
乌兰牧骑是内蒙古独有的综合文化服务队,其用文艺作品向广大农牧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递科学知识,为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乌兰牧骑队员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党忠诚、人民至上,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扎根生活沃土、引领先进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谐、推动文艺传承创新的乌兰牧骑优良传统。新时代,学习乌兰牧骑优良传统,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乌兰牧骑对党的事业的高度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求是》1994,(10)
内蒙古乌兰牧骑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以全心全意为农牧民群众服务为根本宗旨,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被誉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支“草原文化轻骑队”紧紧追随时代的发展,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始终不渝地沿着《讲话》指引的方向开拓前进,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使乌兰牧骑的精神历久弥新。乌兰牧骑事业的不断发展,乌兰牧骑旗帜依然保持鲜红,证明了《讲话》所集中体现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8月8日,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在呼和浩特拉开帷幕。本届草原文化节秉承草原文化"尊重自然、坚守信义、开放包容、崇尚英雄"的理念,以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为目标,围绕高质量办节要求,坚持精品展示与文化惠民并重,用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化艺术作品,生动反映我区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性变革,集中展示我区经济发展、社会安宁、文化繁荣、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新成就和新亮点。本届草原文化节不断推陈出新,为各族人民呈现了很多的"第一次":首届乌兰牧骑新人新作表演、首届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首届蒙古族时装与帽饰设计大赛、首届"内蒙古味道"草原美食文化活动、首届农牧民文艺汇演……这些都成为本届草原文化节的亮丽风景。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从2004年创办至今,推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草原文化风格和特色的优秀作品,成为国内知名的节庆活动品牌,成为艺术的盛会和人民的节日,成为我区弘扬民族文化、荟萃艺术精品、促进文艺繁荣、丰富群众生活的舞台。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在精彩纷呈中圆满落幕,这是一个新的起点,草原文化节必将以永不停歇的创新精神,描绘草原文化的多彩画卷,书写民族文化强区的隽永篇章。  相似文献   

5.
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表彰会上,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捧回了服务基层特别贡献奖。乌兰牧骑过去是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今天这面旗帜依然在草原上高高飘扬。A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47年来,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不懈地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乌兰牧骑最初队员只有10余名,个个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无所不会;乐器简单轻便,全队只一辆马车便能拉走,因而被誉为“一辆…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7,(12)
正在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活跃着75支乌兰牧骑队伍。他们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乌兰牧骑的蒙古语原意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是适应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特点而诞生的文化工作队,具有"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等职能,深受广大农牧民欢迎。从1957年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建立自治区第一支  相似文献   

7.
正乌兰牧骑作为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一、乌兰牧骑流动文化服务是破解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难问题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差别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难的情况下,有效满足农村牧区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大难点。经过近年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4,(8)
<正>2014年6月28日至7月6日,第十一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在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本届草原文化节继续以"弘扬草原文化、展示文艺精品、推动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紧紧围绕打造祖国北疆文化繁荣风景线、建设好各民族美好精神家园的目标,紧紧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中国梦的主旋律,紧紧围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要求,为观众精心打造了具有浓郁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盛宴。贴近现实生活、倡导核心价值、彰显民族特色、弘扬草原文化,为群众呈现瑰丽多彩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出黄大年、廖俊波等一批"时代楷模",评选表彰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58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8,(12)
正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勉励他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六十多年奋斗历程所蕴育的乌兰牧骑精神是我们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的重要精神动力。发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对于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8,(11)
正"1957年,在内蒙古苏尼特草原组建了第一支红色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乌兰牧骑一直活跃在草原上的牧民中间,他们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在为牧民们提供精彩文艺节目的同时,也把党的政策传播到牧区,深受牧民的喜爱。这61年来,乌兰牧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有不变的,那就是常年扎根草原,坚持为农牧民服务。"在今年10月11日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中,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作为全国第一支  相似文献   

12.
董道焱 《实践》2015,(3):51-53
<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研究草原文化,将进一步拓宽草原文化的基本内涵、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也将草原文化在全局性、深刻性方面的研究更推进一步,为草原文化的研究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一、草原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一脉相承草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包含了生活在草原上的各民族物质  相似文献   

13.
正"这次去的是乌兰察布市农区,可以在对白里加些宣传党的富民政策的内容……"排练厅里,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团长那顺正在和导演沟通着,耳边是悠扬的马头琴声和长调声,还有"咚咚踏踏"的舞步声,这是队员们在为下基层演出大型情景歌舞剧《草原上的乌兰牧骑》做准备。作为全区75支乌兰牧骑的头雁和标兵,直属乌兰牧骑每年有近八成的演出都是在田间地头与营盘牧场进行的,足迹遍及内蒙古大地。创排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23,(2):31-35
<正>文化是延续国家、民族精神的命脉。演艺产业既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传承发展文化的有力载体,其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众素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发展、优化社会氛围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坚力量,国有文艺院团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任务,院团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使命,最终都需要通过演出来体现。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9,(11)
<正>时过境迁,乌兰牧骑下乡的交通工具由马车变成了汽车,他们手中的乐器不再简陋,从草原走向了世界舞台。但是,乌兰牧骑人的初心没有变,服务人民群众的方向没有变。现在,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成为队员们努力的方向。1957年6月17日,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在温都尔庙成立。苏尼特右旗举全旗之力支持这棵破土而出的文艺新苗,为他们配备了1辆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6,(8)
正自2004年以来,我区已经成功地举办了13届草原文化节。十多年来,草原文化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为目标,以展示文艺精品和深化草原文化研究为重点,全面精彩地呈现了内蒙古文化的璀璨多姿和草原文化研究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彰显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作为一张闪亮的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智慧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习近平文艺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社会主义文艺有更好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文艺思想明确指出了文艺工作的发展方向,文艺工作者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艺思想,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相似文献   

18.
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平 《求是》2014,(6):34-35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民族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周密部署;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授予孙茂芳同志"当代雷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17日,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迎来了她的40岁生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为主要任务的这支"文艺轻骑兵",由小到大,以浓郁的生活气息、纯情的艺术,把草原渲染得格外欢乐祥和。4O年的艰难历程在五十年代,国家对群众文化工作非常重视,要求各地建立以阵地文化活动为主的文化馆、站。1957年,自治区文化局组织了工作组,来到苏尼特右旗搞了三个月的试点。试点证明,由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大型文艺团体不便下去;旗县文化馆虽然能下去活动。但只限于辅导群众业余文化活动,也…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进一步提出,发挥蕴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引领作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可以说,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文艺作品,在这方面大有可为。以文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作家、艺术家在文艺作品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塑造富有魅力的新人形象,以之引领人民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