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见死不救”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尤其是2011年10月在广东省佛山市发生的“小悦悦事件”,更是引发社会广泛热议。一桩桩见危不救的冷漠事件,一次次拷问人们的道德良知。“见危不救”是否入罪的争论屡屡被推向高潮,需要我们权衡利弊,做出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
早在2001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就有32名代表提出议案要求刑法中增加"见危不救罪和见死不救罪",然而直到今天"见危不救"仍未能入罪。如今公民道德素质普遍下降,见危不救紧靠道德谴责已达不到应由的社会效果,"见危不救"入罪已有其正当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赵延凯 《法制博览》2015,(6):138+137
见危不救应否入罪,是一个典型的道德法律化问题。近年来,见危不救现象屡见不鲜,严重破坏了我国道德风尚与社会风气,不仅关涉到道德危机,还触及到法律问题,把见危不救纳入刑法的调整范畴,是实属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目前,我国对于见危不救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更没有涉及见危不救的相关立法,但国外关于见危不救的立法已基本完善。我国应在借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设立相关法律,增设"见危不救罪"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杨莉莉 《法制博览》2013,(6):137+134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十八位路人见危不救的行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目前在法学界和社会公众之间,将见危不救行为视为犯罪予以惩治的呼吁一直不断。同时,反对意见也不绝于耳。事实上,当前"见危不救"行为的出现是道德约束机制出现了问题,如果用法律的方法甚至是刑事法律对其加以约束,是否合理与必要?从刑法特征与作用的角度来看,显然是没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谢艳 《法制博览》2013,(3):77-80,58
当前,道德冷漠事件频发,由于不存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而旁观者无责任,无法对见危不救行为进行规制,仅依靠道德明显达不到公平正义的社会效果,突破特殊关系实施救助,将最低限度的道德扩展到法律层面势在必行。通过对侵权责任现行立法分析,提出通过扩张作为义务来源扩大不作为侵权责任之范围的构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我国《侵权责任法》和相关解释完善的迫切性,以及相关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老话说,"救急救不了穷",指的是对穷困者的救济,只可解一时燃眉之急,却不能使他们从根儿上摆脱穷困.传统的帮扶形式一般以开展帮扶慰问活动为主,对困难职工确实起到了"救急"的作用,海淀区总工会不满足于此,他们针对困难职工家庭实际,采取"为困难职工家庭无就业人员推荐工作"的形式,提供包括"提高就业能力培训"、"职业兴趣测试"、"免费求职简历印制"、"一对一推荐岗位"等一揽子服务,从根本上帮助困难职工家庭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争取做到既救"急"也救"穷".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实施送温暖工程的新途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偏好的冲突     
石勇 《南风窗》2013,(7):8-8
看来,人类已经无法阻止爱狗者在高速公路上"拦车救狗"了。最新的一起发生在沈阳。"拦车救狗"好像有固定的作业流程:有爱狗者(自称或被媒体称为"爱心人士",而网民则称其为"狗粉")发现有运狗车,马上通过微博等发出"求救"信息,然后其他爱狗者开着私家车从四面八方赶来,情绪激动,拦着司机不让走,要"救"下"狗狗"。接报后,警方和相关部门也赶来。  相似文献   

8.
个体户遭遇“制度性冷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岷源 《南风窗》2011,(11):53-55
严格的登记制度、繁琐的审批程序、沉重的税费负担,加之各种"创业服务"的缺失,让很多个体户的创业活力遭遇"制度性冷漠"。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4,(13):6-6
<正>5月底发生在招远麦当劳餐厅的血案令人震惊、愤怒、痛心和疑惑。相关手机视频上网后,网民们尤其对"在受害者急切需要帮助的时候,现场围观者却无一真正伸出援手"而气愤、不解,有人归咎为城市人的冷漠,有人认为是国民素质问题,还有人联想到相关法律的不完善等等。  相似文献   

10.
声音     
《南风窗》2012,(13):14-14
1""我只是众多救入团队中的一员,是大家齐心台力才成功救人的,没有他们我是不可能成功救人的,请各位媒体明友不要再过度关注我,我想尽快找到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周冲"  相似文献   

11.
南方朔 《南风窗》2012,(14):95-95
世上的事本来就因果难料,没有什么事是必然的,创造及做好等待"好运气的意外"的准备工作,可能才更重要。穆斯林兄弟会等了50多年,终于等到了"好运气的意外",而50多年默默做公益所累积的信用乃是它抓住"好运气的意外"的本钱。  相似文献   

12.
最黑暗的地方是堆积着痛苦但又被外界所遗忘的地方。而作为医生,最令他们痛苦的是缝合伤口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杀戮者的速度。许多人死于天灾、人祸,也死于外界的沉默和冷漠之中。于是,置身于黑暗现场,他们以非职业身份成为了最出色的在黑暗中击鼓的新闻人。  相似文献   

13.
正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意外是普遍存在又难以被预料的。随着马航失联、韩国沉船等事故的发生,意外伤害险再次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到底有没有必要买一份意外伤害险呢?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少年涌入城市,追赶着"现代化"步伐,他们有着属于他们的"城市梦"。可进城后,有相当一部分的青少年非但没有实现他们的城市梦,还走上了越轨道路。正是种种社会化主体的缺失或者是不良影响,使得进城务工青少年早期便在农村的社会化过程中出现偏差和失败,产生不完全社会化和反社会化的偏向,并由此使得他们在农村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了情感缺乏、冷漠内向,自我放弃、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厌学、拜金等个体特质。从观察访谈的资料分析来看,这些不健全的个体特质恰恰是他们进城后越轨行为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媒体     
《南风窗》2009,(17)
1【美】《时代》8月10日中国能救世界吗?在上海的一个湿热的下午,张义站在通用汽车的展厅里选购新车。他是上海一家国有钢铁企业的中层干部,打算把正在开的大众汽车换成别克。他对自己的工作和中国经济的前景一点都不担心:"一切都不错,我能负担得起。"  相似文献   

16.
谭保罗 《南风窗》2014,(16):68-71
<正>公权力的介入固然是民间借贷"黑社会化"的推动因素,但其他参与者又何尝不是希望通过和公权力的"捆绑"来获得超额收益呢?多金、镁光灯簇拥、下属爱戴、在业内一言九鼎、而自己又年富力强,当此种职业生涯的华章因"意外身亡"戛然而止,这无疑是最悲哀的人生遭遇。实际上,这种遭遇正成为时下一些企业掌门人的人生现实。近期,无论国企还是民企,企业掌门人"意外身亡"的情况时有发生。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已有6位国企高管"意外身亡",这个数字超越过去多年的总和。对民企而言,之前的"跑路"现象已无法吸引外界眼球,而企  相似文献   

17.
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是一个夸大的、不符合事实的看法,而其中提及的"中国特征的全球化"尽管有一些正确的成分,但是将全球化归结为某个国家的全球化是肤浅的,有可能导致世界未来十分危险的发展.中国进入全球化不仅有正面的、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的、挑战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洪彬 《南风窗》2011,(21):96-96
不少人把民主等同于选举代表。这种熊彼特式的看法,历来批评不断。卢梭早就批评过:"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王绍光嘲讽代议制民主只是投票选出主人的"选主政治",也可谓一针见血。在政治冷漠席卷全球的今天,这些批评就尤其值得认真对待。然而,在现代社会提倡直接民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现代民族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根本不可能聚集到一起议事。代议制几乎是唯一可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世界革命论"是共产国际建立和存在的理论基础,共产国际作为"世界共产党"则是推进世界革命的组织栽体.共产国际的"世界革命论"与共产国际作为"世界共产党"组织之间在很长的时间里处于不同步性变奏的不和谐状态,其一致性却是极为短暂的.  相似文献   

20.
正"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是由北京市总工会组织兴办、职工自愿参加,为减轻在职职工因伤病或意外灾害等造成经济负担,以互助互济形式提供保障服务的非营利活动。经过十八年的发展,制定并完善了多项满足职工需求的保障方案,建立健全了"住院医疗、重大疾病、意外伤害"三位一体的职工补充医疗互助保障体系。对企业在职职工现有的社会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