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循环经济立法是保障我国循环经济运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传统的法律观念注重的是正义、公平等法的基本价值,对于立法很少有经济方面的分析,造成法律运行的社会成本高,社会效益不尽如人意。文章以经济学为视角,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循环经济的立法成本-效益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循环经济立法的有关思路。以期促进《循环经济法》的诞生。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立法已然驶入“快车道”,由全国人大环资委负责起草的循环经济法现已形成草案征求意见稿。5月8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冯之浚率全国人大环资委循环经济立法起草领导小组来沪进行立法调研,调查了解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同时征求本市有关部门对循环经济立法的意见与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伦贤,以及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市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等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3.
科技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制约因素,应深化科技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举措。加强循环经济基础科学研究,构建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体系,借助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循环经济产学研深入合作,以强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依托电子商务整合循环经济技术市场,培养和造就循环经济亟需的科技人才,加大循环经济科技投入,提高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和效率,以优化循环经济的科技政策体系;健全服务于循环经济的科技中介体系,加强数字化循环经济信息平台建设,以完善科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王浩 《求索》2012,(12):241-243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循环经济遵循废物处理的3R原则,经济活动以抑制产生、回收使用、再生利用、热回收、无害化合理处置为顺序,其本质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的两型经济形态。我国循环经济法肇始于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拟定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3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循环经济还存有诸如以末端治理为主、经济法规过于强调概括性原则立法等多项问题。相比而言,国外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已较为完备,以日、德等发达国家为代表,他们已建成了一套完备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这些先进的循环经济立法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立法是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3月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的。2005年12月,循环经济法补充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循环经济法草案的撰写历时近3年,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和政策。目前与其他省份循环经济指标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广东循环经济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显得不足。广东应借鉴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在循环经济立法、科技投入、培养全面循环经济意识、产业调整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以促进广东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循环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完成以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基础。加快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需要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立法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循环经济立法的建议和主张。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法征求专家意见稿近日提交专家讨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在此前召开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6年年会》论坛上提出,循环经济法立法必须要有限制性条款、硬性约束条款;要制定一部管用、带有刚性的法律。盛华仁说,强调法律的约束性就是不要把法律搞成宣言式的,要使法律具有刚性的约束力。在有关硬性约束、刚性约束力方面法律应继续加工,突出其硬性条文和约束条款,包括减量化、资源化、节能节水、重点行业(建材、化工)等在立法需要涉及的方面。他指出,循环经济立法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主要矛盾,法律条文不求多,要求精,不…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地方立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地方立法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而明确循环经济地方立法的合理定位以及所要选择的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明确循环经济地方立法重点,是循环经济地方立法成功的关键。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循环经济立法的基础上,对循环经济地方立法问题作一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现状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秋 《湖北社会科学》2006,(11):156-158
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正处于初创期,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亟待完善。加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主要措施是:实现循环经济立法的本土化;加强循环经济立法的体系化;规范政府义务,设定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及公众权利,以利于政府推动和公众参与;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并重。  相似文献   

11.
南京大学法学院、南京大学亚太法研究所举办的第五届费彝民法学论坛--"中国经验法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旨在总结中国在探索和完善法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一领域的经验,比较借鉴外国在法制进程中的有关做法,展望中国法治建设的前景.大会几十篇论文从法律文化、社会和谐、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的联系,保障公民权利与中国法律改革,法与国家、社会的命运,中国传统法律等等方面,探讨法与社会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2.
孙岳芳 《桂海论丛》2008,24(6):83-85
对于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公务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村官”),所从事的公务是否属于法定的行政管理工作,是否涉嫌职务犯罪,如何定罪处罚,是当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立法的目的旨在通过惩治“村官”腐败,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但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法律,势必会造成冤案、错案。因此,在刑法制度和司法工作中,对“村官”涉嫌职务犯罪涉及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履行政协职能的程序化问题与我国程序法建设问题虽然不是相同的问题,但二者在提出的背景、内容和价值上具有类似性。中共十六大召开以后,履行政协职能程序化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当前,程序方面的内容仍然显得很不足。为加强履行政协职能的程序化建设,本文借鉴程序法建设的经验,提出了五条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的民族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然而,自治法配套法规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如何制定和完善自治法配套法规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纯艳 《思想战线》2000,26(2):86-90
北宋中期茶法频繁变动,主要是针对东南荼法而言的.北宋中期的茶法从性质上说只有榷货务山场制、贴射法和嘉祜通商法三种.引起茶法变动的根本原因是茶叶用于沿边折中和沿边折中对茶叶的依重.官商对虚估的争夺也是这一根本原因引起的.由于茶利在宋财政上作用举足轻重,嘉祜法从根本上不符合统治者愿望,最终必被专卖法取代.  相似文献   

16.
劳动法律和政策制定中的社会性别平等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社会性别视角对中国以及国际劳动法律和政策进行回顾分析,认为在法律和政策制定层面实现社会性别平等是消除劳动领域性别歧视的基础,主张在中国劳动法律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加强社会性别平等的立法理念,把性别平等原则和方法纳入立法程序,逐步完善妇女劳动权益保障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7.
法律法规在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着各自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准确把握相关内容,对于一些概念、语词,立法机关要给予解释以消除理解上的歧义。行文中使用释义,是为了使法律术语的含义更清晰、更简洁,这些释义方法包括:1.下定义;2.诠释;3.界定适用范围等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诸法合体的观念统领了我国古代自《法经》以来的各种成文法的编纂体例。随着以鸦片战争的爆发为标志的中国近代社会的开始,近代刑法观念产生了从诸法合体向刑法独立的裂变。在改革旧法体系的问题上,刑法独立的主张并非首先提出,而是先有人提倡制定商法,继而刑法独立的观念才孕育而生。从诸法合体到刑法独立是一步重开历史先河的转变,究竟哪些原因促成了这一观念裂变?诸法合体是中国古代农业自然经济、封建集权政治、及律学传统的产物;近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学为刑法独立的观念创造了条件,共同推动它由萌芽、发展、成熟,到最终成功运用在立法实践中。近代刑法观念从诸法合体向刑法独立的裂变意义广泛而深远。  相似文献   

19.
自1938年党内法规一词提出后,不同时期研判党内法规范围的标准不同.2013年《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公布后,党内法规的范围应当按照其规定的法定标准判断.腐败是国家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实施的违反法律规范的滥用权力、谋取私利、有社会危害性、严重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党内反腐败法规应在狭义上使用,仅指党中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层面制定的对腐败行为本身加以规制的党内法规.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的新制度经济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敏 《桂海论丛》2005,21(6):23-26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与环境约束下追求有效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已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与制度安排。文章首先归纳了现有经济增长理论的不足,之后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了剖析,并概要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