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订后的刑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了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处罚原则,在分则中又对各种单位犯罪的罪状和处罚作了具体规定。这标志着关于“单位”能否成为犯罪主体和是称之为“单位犯罪”还是“法人犯罪”,以及对单位犯罪如何进行处罚等诸问题的争论,在刑事立法上有了定论。然而,由于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先于修订后的刑法颁布施行,且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有关即将修订的刑法中是否会增加“单位犯罪”的规定尚未明朗化,因此,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没有对单位犯罪的诉讼程序作出专门的规定。这就意味着,对单位犯罪进行刑事诉讼只能参照我国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2.
单位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位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研究□刘山益章海修订后的刑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对经济领域中单位犯罪的法律调控,这样,处理单位犯罪刑事诉讼程序也就成为刑事诉讼法必然面临的问题,但是以自然人为本位的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单位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之规定尚告阙...  相似文献   

3.
单位犯罪刑事诉讼方式探讨———对设立单位犯罪诉讼代理制度的思考●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王桂萍吕诚对单位犯罪的研究,在刑法理论、刑事立法和司法方面都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与之相适应,追究单位刑事责任所必要的诉讼形式,本应也成为刑事诉讼理...  相似文献   

4.
荷兰刑事诉讼相关法律对人权保障规定得非常具体.一方面,生命权、免受酷刑和侮辱的权利、自由权和人身权利、公正审判权、隐私权、平等权等权利都在刑事诉讼相关法律法规中得以体现;另一方面,法律也规定了误用、滥用权力、侵害基本权利的法律惩治.近十年来,公众安全观有了明显的改变,恐怖主义犯罪,有组织犯罪等犯罪的危害性的新变化,导致刑事诉讼程序随之进行变革.在审前程序的改革中,讯问、羁押、数据收集、证人作证、起诉程序等都有所变革,这些变革深刻地影响了诉讼参与者基本权利的保障.但整体而言,荷兰的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仍致力于建构人权保障的最优标准,并在刑事诉讼实践中全力落实保障基本人权的各项规则.  相似文献   

5.
被告单位参与刑事诉讼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建平  赵骏 《法学家》2001,(5):30-40,85
自新刑法颁行以来,对单位(法人)犯罪的研究,在刑法理论、刑事立法和司法方面都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实体法的内容只有通过完善的、可操作的诉讼程序的具体运转才能得以实现。要追究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首先应当解决如何将被告法人推上刑事诉讼的轨道。其中,确立法人犯罪刑事诉讼参与方式是追究法人刑事责任的前提。本文通过借鉴外国法的有关规定,秉着公正、...  相似文献   

6.
秦增时 《法制与社会》2011,(15):136-136
在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部分涉案事实由特定单位提供证据材料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然而,与现行民事诉讼法所不同的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肯定单位的作证资格以及相应的法律地位。笔者认为,立法以及刑事司法实践中否定单位在我国刑事诉讼证明过程中作证资格和法律地位,对刑事司法实践中大量出现的单位提供证据材料的现象视而不见,既不利于及时有效的追究和惩罚犯罪,也不利于刑事诉讼证明理论体系的完善。为此,笔者在学界关于单位作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思考,试图论证单位的作证能力,为刑事诉立法确立单位作证制度探索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学者关于刑事诉讼主体范围的"权利义务说"、"地位作用说"和"诉讼职能说"等学说均以我国具体的刑事诉讼法律规定为基础,是典型的注释法学。超越注释法学的窠臼,从刑事诉讼目的论的高度重新审视刑事诉讼主体范围的划分标准,是刑事诉讼主体范围理论研究的出路所在。本文认为刑事诉讼主体的范围应当由刑事诉讼目的所决定,是否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目的是刑事诉讼主体范围的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8.
我国理论所公认的刑事诉讼程序具有独立价值是从程序公正本身体现着民主、人权和正义精神来说的。德国学者哥德施密特提出了刑事诉讼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判力,诉讼活动是期待与负担关系的"诉讼状态说"。这一新的观点为我们认识刑事诉讼程序的独立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即刑事诉讼程序具有保障实现既判力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目的在刑事诉讼程序领域居于核心地位 ,它既是刑事诉讼立法、司法的内在要素和基本前提 ,又是与刑事诉讼的主体、职能、构造等紧密相关的刑事诉讼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我国刑事诉讼的直接目的是追求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 ,根本目的是维护宪法所确立的制度与秩序。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目的在刑事诉讼程序领域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既是刑事诉讼立法、司法的内在要素和基本前提,又是与刑事诉讼的主体、职能、构造等紧密相关的刑事诉讼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我国刑事诉讼的直接目的是追求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根本目的是维护宪法所确立的制度与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