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现公平和正义"写入十六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公平",清晰地指出了未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以及让一个国家更加美好的方向。实现公平正义不只是追求结果的公平,也应该追求起点的公平。起点的公平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公平,家庭出身、先天禀赋、文化背景等等因素都是一个公民无法决定的,政府的责任不是去消灭这些差异,而是如何通过公共政策保证——每一个公民不  相似文献   

2.
祝猛昌 《前线》2013,(4):43-45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崇高理想,也是社会实践崇尚的行为准则。在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把利益分配的公平正义,作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关键在于协调好利益分配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分配是马克思主义关心和注重的重大问题,利益分配是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核心内容。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是衡量公平正义的主要标准和试金石。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等应该是现代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的几大最主要原则。就权利公平来说,它要求所有公民都要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平等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不承认凌驾于法律之上或超然于法律之外的任何特权,权利公平既要维护所有公民的合法权利,又要保障所有公民不会受到歧视,法律能够无差别地给予救济与保障。  相似文献   

3.
李强 《前线》2012,(12):164-165
在改革开放30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国的经济总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怎么让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惠及到全体人民?这正是公平正义建设所要解决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公平正义的实现,十八大报告中"三个公平"的提出,是对公平正义的进一步诠释,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情怀。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交费、养老不用愁、看病不太贵,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和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不断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让群众共  相似文献   

5.
朱立范 《唯实》2007,(5):87-88
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权利、机会、规则、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6.
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权利、机会、规则、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7.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而教育公平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和起点,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直接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公平.因此,促进教育公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11月12日的《新京报》刊登社论指出: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公平的表述,清晰地指出了未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以及让一个国家更加美好的  相似文献   

9.
陈乃圣  陈燕  陈明 《理论学刊》2007,3(2):52-56
注重社会公平是为了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社会公平是指人在社会中都应获得公正、平等的地位和待遇,它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法规公正、分配公平。当前我国社会公平的基本特征:首先是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平;其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公平;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当前社会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权利部分缺失、机会不够均等、司法缺乏公正、财富分配贫富过于悬殊。推进社会公平的途径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协调发展;加强制度改革和创新;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倡导社会公平正义理念和培育公平正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李晓伏 《新长征》2013,(1):60-6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这"三个公平"展示了社会公平正义的蓝图,而实现这一蓝图的途径之一就是保证人民平等参与。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极大地提高了  相似文献   

11.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近些年来,党中央在处理两者关系上多次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学界也围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内涵、提出依据、实践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现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王宇 《奋斗》2007,(1):11-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明确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就要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制度体系,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发展观下,审视社会公平问题,把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义之一,以人为本,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注重社会公平;有效率的公平观体现科学发展观不忽视效率的提高;科学发展观注重的是有限的相对的公平.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平正义是执政党、政府和普通民众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政府需要借助公共政策,通过对公共资源的再分配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就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测评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现况。测评的基本前提是厘清相关正义概念的区别,以主观和客观的差距为测评主题,从公正与公平两方面进行客观测量,从公平感与正义观着手进行主观测评,再通过整合数据分析评估公共资源的配置和相应公共政策促进社会正义实现的程度,为政府调整公共政策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07,(7)
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维护社会公平,而这项事业的重心和焦点问题在于维护弱势群体的社会公平。本文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四个方面入手,就如何保障弱势群体的社会公平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对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努力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发展观下,审视社会公平问题,把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义之一,以人为本,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注重社会公平;有效率的公平观体现科学发展观不忽视效率的提高;科学发展观注重的是有限的相对的公平。  相似文献   

17.
从一定意义上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平正义、人民福祉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被空前地凸显出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无一例外地都在向着"公平"发力,为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主要从提升经济质量、促进公平分配、保障民生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四个维度大力实施改革措施,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三个公平”是我党深刻思考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问题得出的宝贵经验,内容丰富、相互关联,“三个公平”的建设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石春海 《唯实》2008,(1):91-93
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当前中国社会的公正集中表现在人们承担的改革成本与财富分配上。恰如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所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为此,报告强调要:“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程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并且作出重要政策调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认真处理好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之间的辩证关系,妥善处理好维稳和维权、活力和秩序的关系是当前理论研究和政法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出发,通过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正义观发展的历史进程,深入把握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