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们在防制猪传染性水泡病的研究实践中,不断遇到临床痊愈的康复猪在短时间内重新出现猪水泡病之典型病症的现象。由此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索的问题:武汉地区有没有口蹄疫,猪水泡病是否也象其他类似的几种水泡性疾病那样分型多变等。尽快地弄清这些问题,不但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是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鉴于现有血清乳鼠保护试验和血清中和试验等粗放方法,不能分辨出病毒各毒株之间的细微差异,为此,我们在血清学  相似文献   

2.
察口色,本是中兽医独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但对于观察猪的口色,在现存的中兽医古籍中可供继承的遗产极少,且由于它不如观察马、牛的口色那样方便,因而在临证时常被省略。最近,我们在进行猪的外感温热病的辨证论治研究中,通过逐日的临诊和经口灌服中药,对12头试验猪的舌诊作了约四十天较系统的观察。现仅将我们在舌诊过程中的点滴体会和所见到的几种音象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马年说马     
正癸巳蛇年将尽,甲午马年莅临。此时此刻,不禁又唤起国人对骏马骐骥的眷恋之情。众所周知,马是人类挚友。它自远古走来,与我们生死相依。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即有"马"字;《诗经·周南·汉广》篇有云:"之子于归,言秣其马",足以证明其追随人类已有数千年之久。征战的沙场前,它们流淌过热血;颠簸的道路中,它们抛洒过汗水;广阔草原上,回荡着嘶鸣;静静小溪边,映照着身影。它们是勇武与忠诚的代表,是阳刚与力量之化身。无数文人墨客曾为其吟诗作赋,画影图形;多  相似文献   

4.
文中描述了香港新界猪的一种水泡性疾病,并指出其与口蹄疫相鉴别之困难。其病原能在猪细胞培养中生长而不能在牛细胞或吮乳田鼠肾(BHK-21)细胞中生长。它对酸的灭能有极强的抵抗力;加入1M氯化镁能使其对50℃的热灭能稳定化。它的浮密度为每毫升1.34克,比口蹄疫病毒小得多。交叉中和试验的比较表明,它与在意大利从表现一种类似的水泡性症候群的猪分离出来的肠道病毒在血清学上相似。  相似文献   

5.
一、猪水泡病感染途径试验 蹄部外伤是猪水泡病的主要感染途径。但是,我们在调查猪水泡病流行病学时,发现流行本病的猪场和农场,发病率并不低,而这些猪只并不象商品猪那样外伤多。但有关其他感染途径试验的报道较少。为了进一步了解感染途径,以便更好地控制和扑灭此病,我们进行了以下的试验。 (一)种毒:南京肉联厂提供的南京系水泡皮和水泡液。水泡皮磨细后加入等量水泡液  相似文献   

6.
马老师:您好!每次面临大考,自己都感到不能保持平静,心里很紧张,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我是不是患了考试焦虑症。请您帮助我。考试紧张的女孩小雨小雨同学:你好!你不必担心,实际上,大多数同学都会出现正常的考前适度紧张。什么是考前的适度紧张呢?考前适度紧张是指:面临重要的考试体验到一种紧张情绪,从而有一种时间上的紧迫感,复习处于兴奋状态并且不易疲劳;睡眠也许不如平时那样踏实,但醒后立即觉得精力充沛;进考场之前心跳加速,拿到试卷后仍然心绪难平,但不久就能专心致志地答题;有时一想到考试便觉得很紧张,但只要进入学习状态这些想法就消…  相似文献   

7.
文中描述了香港新界猪的一种水泡性疾病,并指出其与口蹄疫相鉴别之困难,其病原能在猪细胞培养中生长而不能在牛细胞或吮乳仓鼠肾(BHK—21)细胞中生长。它对酸的灭能有极强的抵抗力;加入1M氯化镁能使其对50℃的热灭能稳定化。它的浮密度为每毫升1.34克,比口蹄疫病毒小得多。交叉中和试验的比较表明,它与在意大利从表现一种类似的水泡性症侯群的猪分离出来的肠道病毒在血清学上相似。  相似文献   

8.
猪囊虫病是由寄生于人小肠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在我国许多省(市、自治区)有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市及安徽、江苏、湖南、河南等省北部为高发区,呈地方性流行;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广东等省的部分县(市)也呈区域性流行,而且感染率很高,其他省、区则多为散发。人患猪带绦虫病主要是吃了未加工熟的含有猪囊虫的猪肉或沾有猪囊虫的食物而感染;猪感染猪囊虫是由于吃了猪带绦虫的孕节或虫卵,也就是吃了患猪带绦虫病人粪便污染的饲料、牧草、饮水等,猪带绦虫的孕节或虫卵经消…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农户人家,逢年过节的杀头猪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杀猪当然要吃杀猪菜。就是不赶上杀猪,人们要想吃杀猪菜也是极容易的事,打着各种招牌专门经营杀猪菜的饭店很多,随时都可以大快朵颐。我小的时候,要吃顿杀猪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时候猪是统供统销的物品,不可以随便宰杀买卖的,吃肉要凭证供应。后来宽松一些,养猪户向国家交够了任务数后,自己可以杀一头。但那时猪是农户可以饲养的最大家畜,一头猪卖到收购站也是一  相似文献   

10.
在动物旋毛虫病流行病学中,由于绵羊的食物特性和饲养方式与猪不同,故不像猪那样感染,传播旋毛虫病原而对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但一些地区曾有因食用涮羊肉而爆发人旋毛虫病的报道。因此,有关学者曾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了解西北地区放牧绵羊感染旋毛虫的状况,我们用猪源旋毛虫肌幼虫对绵羊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并在此基础上,用ELISA检测了内蒙、青海、宁夏和甘肃4省区部分地区放牧羊血清旋毛虫抗体。  相似文献   

11.
基因转移学,是自七十年代末,从分子生物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它介绍了将特定的外源DNA插入动物的染色体中,从而产生人类所需要的转基因动物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它是胚胎学与基因工程结合的产物,通过显微注射等手段,把克隆的基因片段导入动物的受精卵原核,使之与受体基因组整合,进而培育出携带外源遗传信息的“转基因动物。”目前,已成功地复制了转基因小鼠、兔、猪、羊、牛、鸡、鱼等。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在理论上及实践中,均具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能够对发育基因调控的机理、癌基因活性和免疫系统内复杂的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等提供新的方法,而且还有可能开辟家养动物定向育种的新途径,并建立了微生物  相似文献   

12.
马年说马     
癸巳蛇年将尽,甲午马年莅临。此时此刻,不禁又唤起国人对骏马骐骥的眷恋之情。众所周知,马是人类挚友。它自远古走来,与我们生死相依。殷商时期的甲骨I、辞中即有“马”字;《诗经·周南·汉广》篇有云:“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相似文献   

13.
1985年12月,我们用碘解磷定治疗猪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瘫痪2例。 监军镇西寨村王某有2头公猪,体重各约120~130斤,因猪跑到麦田里吃了拌有敌敌畏的玉米粒之后而骚动不安,呕吐,神志昏迷,口吐白沫,继而呼吸困难,全身肌肉抽搐,瞳孔缩小,视觉模糊。随用碘解磷定治疗,第一次每猪静注40ml(20ml内含0.5g),第二次每猪静注20ml。用药后临床症状缓解,并  相似文献   

14.
猪喘气病是一种流行甚广的猪病,严重地威胁着养猪生产和集体养猪场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在毛主席光辉哲学思想指引下,我所广大职工和技术人员胸怀“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雄心壮志,在有关单位的启发下,在上海第四制药厂、金华制药厂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卡那霉素废液治疗猪喘气病的试验工作。半年多来,我们先后在本所畜牧场、温州市新桥公社山前大队畜牧场、平阳县良种场等单位,与饲养员、赤脚兽医一道试治了303头  相似文献   

15.
选育毒力强、毒价高、抗原性好的毒株,我们还是第一次,无一点经验。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猪口蹄疫病毒的本质具有的现象是什么?我们设想毒力的强弱是一个与病毒本质有关的现象,而毒力这一现象,可以通过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的现象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选育制苗毒株的指导思想。应用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同广  相似文献   

16.
细雨 《新青年》2004,(2):40-41
细雨姐姐:你好!我是个大二的女生,我看到你们的杂志上有个栏目叫“睡在我上铺的姐妹(有时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我就特别羡慕她们,同一个宿舍,处得多好,还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发生。我怎么就和宿舍的那些同学处不来呢?你要说我性格孤僻吧,我好像还不是那样的人,因为有不少朋友都说  相似文献   

17.
净室千秋     
净室者,厕所之雅称也。从前皇帝出宫,清水泼街,黄土墁道,厕所也铺撒石灰,日净室。农村的草棚厕所叫茅房。茅楼,搭得较高,下面是猪圈,因猪吃粪便易患寄生虫病,再传染给人,35年前京郊已废除这种茅楼。  相似文献   

18.
在强央家品尝糌粑糌粑是藏族人民的主食,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一次,我们到强央家作客,她十分热情地用香甜的糌粑招待我们。她自豪地告诉我们:“糌粑是用青稞炒八成熟后,磨成粉,再用酥油茶拌和,捏成团粒状,用手拿着吃,咸中带香,百吃不厌。”我问:“为什么要叫抓糌粑,而不叫吃糌粑呢?”强央说:“糌粑在跟酥油茶拌和时,要用手来抓拌,吃的时候,也是用手抓着吃,所以,我们藏族就习惯叫它‘抓糌粑’了。”她边说,边比划,形象生动,绘声绘色,让人垂涎。强央拿出装糌粑的唐古(袋子),用手从唐古里抓出糌粑面,放入干干净净的碗里,糌粑面黄澄澄香喷喷,真…  相似文献   

19.
猪传染性水泡病病毒的某些理化特性和形态大小,曾作了初步的研究。表明它与临床症状较为相似的口蹄疫、猪水泡疹、水泡性口炎病毒间存在着差异。为了进一步认识本病原,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与发展,我们对猪水泡病病毒又进行了差异离心、超离、DEAE纤维素层析、聚乙二醇透析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等病毒的纯化与浓缩,测定了提纯病毒的活力、紫外吸收光谱、浮力密度,并进行了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20.
猪蛔虫病是一种分布广、危害大的疾病。它严重地阻碍着养猪事业的发展。 1971年初冬,我所猪场从浙江新购良种仔猪22头,运回后发现一些猪只发育不佳,并伴以咳嗽,个别猪只在运回之初有自然排虫现象而疑为蛔虫病。 因此,我们首先用甘油饱和盐水浮集法对该22头仔猪作了普查,经连续三次粪检证明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