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黄芪-丹参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1 mg/kg)、黄芪-丹参组(0.75 g/kg),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维生素D3 8周的方法复制AS模型,同时灌胃给药。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胸主动脉病理变化,采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观察大鼠结肠内容物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TNF-α、IL-6、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胸主动脉血管内皮损伤严重,可见明显蓝色钙状斑块,结肠内容物肠道菌群Berger-Parker、Simpson指数明显降低(P<0.0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杜氏杆菌属(Dubosiella)群落丰度明显降低(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以及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unclassified_f_Ruminococcaceae和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群落丰度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丹参组大鼠血清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改善(P<0.05),胸主动脉血管内皮无明显损伤及增厚,大致恢复正常,结肠内容物肠道菌群Berger-Parker、Simpson指数明显升高(P<0.05),放线菌门、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杜氏杆菌属群落丰度明显升高(P<0.05),变形菌门、疣微菌门以及布劳特氏菌属、unclassified_f_Ruminococcaceae和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群落丰度明显降低(P<0.05)。〖JP〗结论 黄芪-丹参治疗AS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血脂代谢和抑制炎症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健脾补肺化痰方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小鼠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方法 通过卵白蛋白联合Al(OH)3致敏雾化建立缓解期哮喘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补肺化痰方组、孟鲁司特钠组,每组8只,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健脾补肺化痰方溶液、孟鲁司特钠溶液,另设空白组8只。采用肺通气功能试验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用力呼气量为25%~75%肺活量时的平均流量/用力肺活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与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粪便中组胺水平;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对肠道菌群进行检测。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与肺组织存在病理改变,肺通气功能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组胺水平明显升高(P<0.05),粪便中组胺水平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普氏菌科(Prevotellaceae)群落丰度降低(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群落丰度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补肺化痰方组结肠组织与肺组织的病变得到缓解,肺功能提高(P<0.05),血清中组胺水平下降(P<0.05),粪便中组胺水平与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普氏菌科、紫单胞菌科(Porphyromonadaceae)群落丰度升高(P<0.05),厚壁菌门和毛螺菌科群落丰度下降(P<0.05)。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与肺功能、组胺水平具有相关性。结论 健脾补肺化痰方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组胺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加味交泰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6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另选健康者1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中药组采用加味交泰丸治疗,西药组采用地衣芽孢杆菌治疗。采用IBS严重程度评分系统(irritable bowel syndrome-severity scoring system, IBS-SSS)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法检测肠道菌群。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IBS-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IBS-S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中药组评分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BS-D患者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显著降低(P<0.05),β多样性也有显著差异(P<0.05),但中药及西药治疗对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无显著影响;在属水平上,加味交泰丸治疗显著增加了优势菌Eubacterium_eligens_group、Flavonifractor及Lachnospira,降低了优势菌Eysipelotrichaceae_UCG-007、Scardovia及Senegalimassilia的相对丰度;地衣芽孢杆菌治疗显著增加了优势菌Peptoclostridium,降低了优势菌Collinsella、Lactococcus及Streptococcus的相对丰度。LDA Effect Size分析显示:加味交泰丸及地衣芽孢杆菌治疗都显著改变了肠道菌群的结构,但两者改变的菌群不同,且治疗后的菌群也与健康对照组有所差异。结论 加味交泰丸可改善IBS-D患者临床症状,其对IBS-D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改变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并且与地衣芽孢杆菌有所差异;加味交泰丸治疗无法逆转IBS-D引起的肠道菌群的失调。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不同剂量白头翁汤对比美沙拉嗪干预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观察肠道菌群是否参与了UC的发病过程及药物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方法 随机将62只SD健康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头翁汤低、中、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其中正常组12只,其余各组10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复合法复制UC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白头翁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白头翁汤每日2.15、4.31、8.62 g/kg灌肠,美沙拉嗪组予以美沙拉嗪灌肠液每日0.35 g/kg灌肠,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肠,连续给药14 d。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和疾病活动指数,光镜下观察结肠病理变化,并收集大鼠结肠新鲜的粪便,提取粪便微生物DNA,测序及分析PCR扩增基因组DNA,采用Miseq平台测序。结果 ①与模型组相比,白头翁汤各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体质量逐渐回升,便血及腹泻次数减少。②与模型组比较,白头翁汤各剂量组、美沙拉嗪组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模型组大鼠菌群丰度、多样性均降低,白头翁汤及美沙拉嗪治疗后菌群丰度及多样性均有提升。④模型组大鼠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较正常组升高,白头翁汤和美沙拉嗪治疗后二者比值回调。⑤在菌群构成方面,UC大鼠较正常大鼠具有较低的普氏菌属、乳杆菌属生物丰度,白头翁汤和美沙拉嗪治疗后可回调普氏菌属、乳杆菌属益生菌丰度。结论 肠道菌群参与了UC的发病过程,白头翁汤和美沙拉嗪可能通过调节肠道益生菌而起到对于疾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改良版脐灸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肠动力学、胃肠神经递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枸橼莫沙必利,观察组给予改良版脐灸。观察两组患者排便情况(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粪便pH值、排便困难程度);检测患者血清肠动力学[直肠最低敏感度(RMS)、最大耐受度(MT)、直肠顺应性(RC)、结肠传输试验(CTT)],胃肠神经递质[胃动素(MTL)、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P 物质(SP)],肠道菌群(大肠埃希菌、产气夹膜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的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的80.9%(P<0.05)。观察组患者周排便次数和粪便pH值较对照组增加(P<0.05),粪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RMS、MT、RC、CTT、5-HT和VIP水平降低(P<0.05),MTL和SP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大肠埃希菌数量降低(P<0.05),产气夹膜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增加(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低于对照组的40.4%(P<0.05)。结论 改良版脐灸可缓解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便秘,调节肠动力学、胃肠神经递质和肠道菌群,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观察肠益康汤对脾虚动物肠道菌群失调及胃肠功能异常的调整作用。方法 用大黄诱导脾虚泄泻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予肠益康汤14 d,采用镜检法测定肠道菌群水平,墨汁印迹法检测小肠推进率,电镜观察小肠黏膜。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肠益康汤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肠益康高、中剂量组小鼠小肠碳末推进率显著降低(P<0.05),肠益康汤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小肠黏膜病理改变显著改善。结论 肠益康汤能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抑制脾虚小鼠肠推进功能亢进,并对大黄致脾虚小鼠小肠黏膜的病理改变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改良版脐灸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肠动力、胃肠神经递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枸橼莫沙必利,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版脐灸治疗,疗程14 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排便情况(每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粪便pH值、排便困难程度),采用胃肠动力检测仪检测患者肠动力学指标[直肠最低敏感度(rectal minimum sensitivity,RMS)、最大耐受度(maximum tolerance,MT)、直肠顺应性(rectal compliance,RC)、结肠传输试验(colon transport test,CTT)]以评价肠传输功能,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胃肠神经递质[胃动素(motilin,MTL)、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P物质(substance P,SP)],荧光强度定量法检测肠道菌群(大肠埃希菌、产气夹膜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基于排便次数、粪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积分判定临床疗效,并观察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每周排便次数,粪便pH值,血清MTL、SP水平的升高程度以及粪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评分,血清5-HT、VIP水平,肠动力学指标RMS、MT、RC、CTT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大肠埃希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产气夹膜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患者4种肠道菌群数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3%)显著低于对照组(23.4%)(P<0.05)。结论 改良版脐灸可缓解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便秘,调节肠动力、胃肠神经递质和肠道菌群,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常见中医证型的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患者情绪智力水平、维度特征及其与病变脑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情绪智力水平量表(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 EIS)对103例肝胆湿热证、痰湿阻络证及肝肾阴虚证WD患者以及47例健康者进行测评,并对WD患者进行颅脑MRI检查。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痰湿阻络证组EIS总分及表达能力、自我管理及管理他人3项因子分均减少(P<0.05),肝肾阴虚证组EIS总分及全部4项因子分均减少(P<0.05),肝胆湿热证组EIS总分和各维度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胆湿热证组比较,痰湿阻络证组EIS总分及表达能力因子分减少(P<0.05),肝肾阴虚证组EIS总分、情绪感觉能力及自我管理因子分减少(P<0.05);与痰湿阻络证组比较,肝肾阴虚证组EIS总分和各维度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湿热证WD患者以基底节、脑干、丘脑损伤为主,痰湿阻络证WD患者以基底节、脑干、丘脑损伤为主,肝肾阴虚证WD患者以基底节损伤、脑干损伤、脑萎缩为主。额叶皮质损伤与WD患者EIS总分及表达能力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苍白球损伤与WD患者EIS总分及管理他人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痰湿阻络证及肝肾阴虚证WD患者情绪智力水平较低,而肝胆湿热证WD患者情绪智力正常;3种常见中医证型WD患者中,以基底节及脑干损伤较为常见;额叶皮质及苍白球损伤是影响WD患者情绪智力水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灸疗法对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探究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aM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通督调神针灸疗法,对照组患者口服尼莫地平,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和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cale of vascular dementia,SDSVD)评估认知功能,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MMSE、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DSV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MMSE升高值和SDSVD、IL-6降低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灸疗法可明显改善a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其部分机制与降低血清IL-6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头皮埋针联合耳穴压籽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成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尼莫地平片、吡拉西坦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予头皮埋针联合耳穴压籽治疗,共治疗4周。〖JP2〗治疗前后和随访时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valuation, 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4周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MMSE、MoCA、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4周和随访时,治疗组患者MMSE、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B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皮埋针联合耳穴压籽可以明显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平目汤治疗阳气亏虚、痰瘀阻滞型非活动期Graves病浸润性突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22例40眼)、中药组(22例39眼),中药组予平目汤颗粒口服,针药结合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联合远近配穴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突眼度、突眼临床有效率、眼部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突眼度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针药结合组突眼度降低程度显著大于中药组(P<0.05);针药结合组突眼疗效显著优于中药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眼部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针药结合组眼部症状积分降低程度大于中药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除“面色晦暗”“自汗”外,其余各项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针药结合组在降低眼球疼痛积分方面优于中药组(P<0.05)。结论 平目汤联合针刺能更好地降低阳气亏虚、痰瘀阻滞型非活动期Graves眼病患者的突眼度,改善其眼部症状,缓解眼球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七叶神安片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七叶神安片组和艾司唑仑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七叶神安片和艾司唑仑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并以PSQI总分减分率作为疗效判定标准。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记录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艾司唑仑组临床疗效优于七叶神安片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七叶神安片组患者PSQI评分降低值显著小于艾司唑仑组(P<0.05);七叶神安片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艾司唑仑组(P<0.05)。结论 七叶神安片和艾司唑仑均可有效治疗失眠症,艾司唑仑临床疗效更佳,有效性更高,而七叶神安片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甲瘤胶囊联合优甲乐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的临床疗效。 方法 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门诊30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患者给予忌碘饮食、甲瘤胶囊联合优甲乐口服治疗,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甲状腺超声指标(甲状腺左右叶体积、甲状腺左右叶厚度、结节的最大直径和最大横截面积)的变化。 结果 显效0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TPOAb和TgAb显著降低(P<0.05),甲状腺右叶厚度和体积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5),甲状腺左叶厚度和体积以及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和最大横截面积均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甲瘤胶囊可明显降低甲状腺相关抗体水平和减轻甲状腺右叶肿大,对甲状腺左叶肿大和结节的影响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新安郑氏喉科名方紫正地黄汤治疗腺样体炎的临床疗效。〖JP2〗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腺样体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用紫正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抗生素治疗,分别测定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和鼻咽侧位片(吸气相)A/N值。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鼻塞、打鼾、张口呼吸及A/N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鼻塞、打鼾、张口呼吸及A/N值降低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紫正地黄汤治疗腺样体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肝豆灵对Wilson病(Wilsons disease, WD)大鼠肝组织miRNA-122表达的影响,探究其保护肝脏的机制。方法 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青霉胺组和肝豆灵组。铜负荷喂养8周后,分别用青霉胺、肝豆灵以成人等效剂量灌胃,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均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组均灌胃4周。观察各组大鼠肝功能及肝组织miRNA-122的表达水平。结果 肝豆灵和青霉胺均可显著降低WD大鼠异常升高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P<0.05,或P<0.01),显著升高WD大鼠肝组织异常降低的miRNA-122表达水平(P<0.01)。肝豆灵降低血清ALT、AST和TBil的作用及升高肝组织miRNA-122表达的作用显著优于青霉胺(P<0.05,或P<0.01)。结论 肝豆灵保护WD大鼠肝功能的作用与其上调肝组织miRNA-12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表现,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20例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抑郁症状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观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24,HDRS-24)、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统一Wilson病评定量表(unified Wil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WDRS)评分,检测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比较不同证型患者的量表评分和神经递质、炎症因子水平。结果120例患者较为多见的抑郁症状有抑郁情绪114例(95.0%)、工作和生活兴趣减退52例(43.3%)、全身躯体化症状26例(21.7%)、能力减退感83例(69.2%)、自卑感68例(56.7%),其他抑郁表现不多见。与脾肾阳虚证和湿热内蕴证患者比较,痰瘀互结证患者的HDRS-24、SDS、UWDRS评分更高(P<0.05);与湿热内蕴证患者相比,脾肾阳虚证抑郁症状多见(P<0.05);与脾肾阳虚证和湿热内蕴证患者比较,痰瘀互结证患者外周血5-HT、DA、IL-4、IL-10水平较低(P<0.05),IL-6水平较高(P<0.05)。脾肾阳虚证与湿热内蕴证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抑郁症状发生可能与铜沉积脑部引起神经递质5-HT、DA和炎症因子IL-4、IL-6、IL-10水平变化有关,其中痰瘀互结证患者抑郁症状程度最重,原因可能为痰瘀更易影响体内5-HT、DA、IL-4、IL-6、IL-10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焦氏头针结合言语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post-stroke aphasia,PSA)患者语言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PS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焦氏头针联合言语训练)及对照组(神经系统电刺激仪联合言语训练),每组30例,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6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 aphasia examination,CRRCAE)量表评定语言功能,采用日常生活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 abilities in daily living,CADL)量表评定交流能力,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评定认知功能,并通过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BDAE)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CRRCAE量表各领域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CADL、MMSE评分也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MMSE量表评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CRRCAE量表的听、说、朗读、抄写评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焦氏头针结合言语训练的治疗方案能够提高PSA患者语言功能、日常生活交流能力以及认知功能,尤其在改善听、说、朗读及抄写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香蒲的文献整理,发现唐以前,蒲黄、香蒲并非来自同株植物,唐以后两者渐并为一条,以蒲黄为"香蒲"花粉,造成了香蒲的名实混乱.对安徽合肥周边地区"香蒲"的实际调查中发现,"香蒲"并不香,推断<神农本草经>所载香蒲应为莎草科植物香附Cyperus rotundus Linn.,理清了香蒲的药用源流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电针百会穴对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arkinson''s disease, PD-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7例PD-M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9)和对照组(n=18),对照组给予认知训练及药物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百会穴电针治疗。治疗前后及随访期间分别采用连线测试(trial making test,TMT)评价PD-MCI患者的执行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价总体认知功能,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UPDRS)-Ⅱ、UPDRS-Ⅲ评价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MT-A、TMT-B显著降低(P<0.05),MoCA评分显著升高(P<0.05),仅治疗组治疗后UPDRS-Ⅱ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后比较,随访期两组TMT-A、TMT-B和UPDRS-Ⅱ、UPDRS-Ⅲ评分均呈上升趋势,MoCA评分呈下降趋势,其中对照组随访期TMT-B以及两组随访期UPDRS-Ⅲ评分反而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和随访期治疗组TMT-A、TMT-B显著降低(P<0.05),MoCA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UPDRS-Ⅱ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电针百会穴能够改善PD-MCI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异常情况,并分析其发生机制.方法:对30例WD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WD患者动态心电图主要表现为活动时窦性心动过速(窦速)和休息时窦性心动过缓(窦缓)、偶发房性期前收缩(房早)和室性期前收缩(室早)、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及窦房传导阻滞等,个别心电图异常明显者为病程长且驱铜治疗不正规、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结论:WD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存在较多异常改变,其发生机制主要为铜在中枢神经系统沉积所致中枢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铜在心肌沉积所致心肌损害或肝硬化所致代谢性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