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理解“什么是哲学”这个比著名的哲学基本问题更为根本的哲学 问题,是当前哲学改革的出发点。哲学的本性不是“哲学无定论”,也不是“哲学非科 学论”。哲学研究真善美。它所研究的真理包括“知识真理”和“价值真理”。所有的 科学都以“知识真理”为研究对象,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科学。但哲学研究的直接对 象不是外在的现实事物,而是社会意识。哲学是对社会意识中人和世界的根本属性 以及人与世界的一般关系的种种观念的理性反思。  相似文献   

2.
文学艺术乃是人追求真理的意义世界,追求作为人之存在的真理的意义;它也是人追求现实性的意义,追求人之如何存在的意义。文学艺术是人希望凭真理生活、求真理意义的呐喊;它是人建构此岸世界的家园的价值所在。真理是人作为存在物存在的本真意义。文学艺术是真理之寓所:人创造和拥有文学艺术使人得以平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重,它于自身中包含着使人之生命蓬勃向上的力量。文学艺术是人探究生命意义的途径和方法,它是人的内在需要和精神需求,它是人从人自身出发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投射,是人类生命活力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3.
真善美内在地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科学技术活动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特殊形式,同样蕴涵着真善美,遵循着真善美的价值取向。科学技术活动既是一个求真的过程,也是一个求善的过程,求真和求善的过程又始终渗透着对美的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融合是科学技术活动的崇高理想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遵循着两个原则 :一个是真理原则 ,一个是价值原则。人们一方面以真理性认识为基础去追求价值 ;另一方面以价值为动力去追求更加完善和完备的真理。违背真理的“价值” ,在实践中最终不能实现 ;不带任何价值的“真理” ,也同实践的成功无缘。因此 ,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之一 ,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5.
真理观是詹姆士实用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传统哲学在谈论真理问题时,通常把价值问题撇在一边,否认真理有价值内容。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观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强调真理的价值性。本文从“真理的发生过程,真理的人本主义基础,利真善美的统一”三个方面详述了詹姆士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并做出了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绝对性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真理中包含着客观的、恒定的、无条件的、永远推不翻的内容、成分、属性。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它具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其二是,马克思真理从有限中发现了无限,在暂时中找到了永久,从这个意义说它“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4页);其三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是人类真理长河的一部分,它具有自己的绝对性。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相对性是指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真理既是人类观念地把握现实世界的方式,也是人类重要的社会生存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真理虽不构成基本哲学范畴,但却是历代哲人探索和追求的重要目标。中国哲学的真理观念不是以其概念的形式直接呈现的,而是通过讲"道"和讲"理"呈现的。在内涵上,它表现为在真知意义上对常规之知的否认和对"道"及"理"的体认和领悟。从宽泛意义上说,真理这一内涵虽然与近代西方哲学中的真理内涵不同,但却与西方早期哲学中真理内涵在认识层面上很接近。分析和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理观念内涵及其逻辑演变,有助于彰显中国哲学真理观念的独特本质,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相似文献   

8.
哲学在本源的意义上就是爱智慧。这表明哲学首先是一种智慧,即对世界与人生的博大与圆融的理解,关涉着个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类的整体命运;更重要的是,哲学是对智慧的热爱、倾慕和追求。由于对智慧的追求和持守本身是困难的,所以才需要爱来支撑和激励,此乃爱智慧之真义。爱智慧不仅是理解哲学及其事业的关键,而且也决定了哲学家所具有的品格以及一般人学习研究哲学所应具备的素养。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德育工作的真善美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新 《前沿》2010,(14):197-200
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高校德育之追求。高校德育体现真,即追求德育工作的规律性:德育目标合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德育内容体现时代精神;德育方法适应新人类的特点。高校德育体现善,即追求德育工作的学生性:德育工作为了全体大学生,德育工作依靠全体大学生,德育成果惠及全体大学生。高校德育体现美,即追求德育工作的和谐性:高校和谐发展,教师和谐发展,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互动本真是好客旅游体验和旅游动机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旅游社会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互动本真在好客旅游开发中存在着天然的悖论。一方面,通过好客旅游产品开发使游客更深入地感受当地人好客热情;另一方面,好客旅游的开发使得自发性好客转变为商业性好客,动摇了游客追求人际交流本真性体验的基础。因此,深入研究本真性、区分主观本真和客观本真、探求本质性对旅游者的影响状况以及互动本真与好客旅游开发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梁玉敏 《求索》2013,(9):108-110
生死问题是人类终极关怀的重要主题,是哲学无法规避的必答之问。中国传统文化之儒道释。从不同角度诠释此哲学问题.赋予人类生命以丰富内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命哲学观:传统儒家“贵生慎死”。促进生死之融通.把对死的恐惧转化为生的追求:道家以智者的眼光从“重生乐死”、“生死俱善”两层面关怀生死,借以高扬个体生命之价值.对死亡以审美观照;佛家消极看待生死,提倡生死轮回,顿悟成佛,超越生死。儒道释三家生命观及其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文风景线,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死信念与思维活动.对现代社会追求生命本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两性和谐的哲学理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两性关系而言,两性和谐一直是人类社会向着本真状态和理想状态发展的永恒追求。因此,文章试图通过对两性和谐历史形态及其它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之间关系的探讨,对两性和谐进行哲学层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向来以崇高自许的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是一种历史性的思想.传统哲学家们以其自身的存在方式见证着哲学的崇高,而现代哲学家们则以消解崇高、终结哲学为己任.马克思曾言:当真理的彼岸世界在现代哲学的批判声中消逝之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在这个后形而上学的时代,哲学何以可能并将以怎样的方式重拾崇高的失落?这将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艺术是真善美凝聚的焦点,而真善美则是艺术追求的目标。每一作家,都以其独特的道路从事着他们的美学追求。巴金,在长期的文学实践中,也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艺术的真善美,并且显示了他极其鲜明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个性。“拿起笔用它做武器”巴金诞生于本世纪初,那个时代,...  相似文献   

15.
人类几千年的哲学发展史,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从理论上争取自身解放的思想斗争史。历史上的哲学大师们无不就这一使命提出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法。他们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集中地表现在对作为哲学体系核心的本体的论证和阐述中。可见,一定的本体论的提出,其中隐含着一定的哲学家解决真善美统一的思路;一定的本体论提出的背景,是一定的时代赋予哲学家解决这一问题的使命和真善美三者统一自身发展的逻辑要求。但是,这一点长期以来为国内哲学界所忽视。人们习惯于单纯从认识论角度,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仅仅看  相似文献   

16.
科学哲学,从历史上看,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指以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以下同)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分支学科,正如政治哲学、经济哲学一样,这里并没有限定什么观点,各派观点都可以研究;二是指十九世纪以来,在西方出现的那种追求把自然科学方法引入哲学,企图使哲学具有实证科学的性质,使哲学科学化的哲学思潮。这就是与思辨哲学、人本主义相对立的科学主义思潮。但不管哪种情况,按其本质来说,都是科学与哲学相结合的产物,都始终是围绕着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这条主线产生、演化的。下面我们就从这个观点出发,对西方科学哲学的产生、演化趋势作一个粗略的勾勒,以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集中提出和论述了研究自然科学家的真理思想问题。自然科学家是真理园地中辛勤耕耘着的“牛”,其思想观念和科学认识是蕴含着真理现成份的“富矿”。研究自然科学家的真理思想,有益于充实哲学真理观的内容,拓展真理观研究的视野。文章较详细地分析了自然科学家的真理思想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自然科学家真理思想的特点,以及研究自然科学家真理思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希  廖宏昌 《求索》2010,(11):191-193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田园诗人的代表人物,他将对生命的体悟融入诗中,形成了"本真"的生命境界。陶渊明生命"本真"的形成一方面源于诗人自身生活经历的积淀,另一方面源于作者儒、道之社会文化底蕴。郭象"独化"哲学作为儒道二者融合的产物于是对陶渊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陶渊明"本真"的生命追求与郭象"独化"的哲学气韵是同一文化脉络下桴鼓相应的共同产物。这也从人性方面反映了陶渊明"内儒外道"、"游外以弘内"的文人气质,正为郭象"独化"生命哲学之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19.
解读人类本体论追求的生存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何哲学所承诺的“本体论”都只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本体论哲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蕴藏着不同的对人类生存的最深切期望和关怀内容,而人类历史的发展又总是迫使现有的本体论哲学接受各种挑战和批判,使本体论追求的生存内涵在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自我否定中得到澄明。  相似文献   

20.
坚持真善美统一的美学原则 纵览毛泽东毕生的新闻实践,坚持真善美三者的统一,始终是他新闻美学思想的核心。 毛泽东新闻美学中的真善美思想,体现了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他对真的追求,就是对客观规律(包括新闻规律)的探索,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他宣传真理,实事求是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他强调用事实说话,把道理寓于被叙述的事实之中,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指明其意义和必然性。如《爷台山战事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