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网络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产物,与传统的农业文化、工业文化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网络文化一方面加速了青年道德社会化的步伐,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当代青年道德行为的异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年对人道主义、诚信道德、生态道德、网络道德等社会热点道德问题给予了较多关注.在人道主义方面,前期关注"人文精神"讨论,中期对社会问题更为关注,近年来推崇"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在诚信道德方面,前期知行一致、爱憎分明,中后期知行脱节、出现危机,近年来展开自省、重建信用;在生态道德方面,90年代生态道德形成、投身环保活动,近年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网络道德方面,经历过道德异化,目前正在他律与自律共同作用下自我矫正.  相似文献   

3.
网络道德失范有深层次的经济原因。由于网络道德主体付出的代价小于其获得的收益,必然增加网络道德失范的概率: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作用下,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是导致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造成人们对网络道德资源过度消费、滥用和不珍惜,使网络道德资源缺失;从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的关系看,网络道德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调节,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干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网络道德失范是青少年道德意识和道德心理畸形发展的具体反映,这种行为从某种角度折射出了青少年内心的诸多问题,极具危害性。弱化的"自律道德"和难以形成的"他律道德"是青少年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根本原因。面对新的挑战,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寻求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网络与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网络与道德的相互联系、共变互动的关系 ,提出了网络活动孕育着网络道德的曙光 ,呼唤着网络道德的蓬勃发展。同时 ,道德作为网络活动的特殊调节方式 ,是促进网络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网络社会里道德冲突现象严重,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无政府主义泛滥,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网络道德问题产生原因在于网络本身的开放性、虚拟性、无界性,政府缺乏管制,网络立法的滞后。对此,政府要强化网络管理,规范网络市场秩序、加强网络与信息的安全管理来净化网络环境;同时加强对网民的教育,使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减少违反网络道德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对网络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妙勤 《前沿》2003,(12):144-146
面对网络给公民道德带来的挑战与冲击 ,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网络道德建设 :加强网络伦理研究 ,提升网民道德人格 ;提高网络技术能力 ,直接控制网络问题 ;加快网络立法步伐 ,依法调控网络行为 ;积极倡导网络文明 ,有效占领网络阵地  相似文献   

8.
谢宜辰  李建华 《求索》2007,(10):67-69
道德是社会交往的产物,当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的物质手段发生了变化,同时带来的将是道德关系的变化。与电子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了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网络道德也就应运而生。与传统道德比较,网络道德的一个突出特点或发展趋势,在于从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明显变化。网络社会的到来,道德他律面临困境,传统社会中那种他律管理方式在网络社会中往往作用不大,网络在检验着人们道德意识的强弱和道德水平的高低,网络需要人们由他律道德上升为自律道德。  相似文献   

9.
提升当代青少年道德能力,在道德教育方式上急需实现由教育者强制性道德教育向青少年自主性道德学习的转型。现代社会,虚拟网络情境正在成为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第二空间”,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道德信息,培养青少年对道德信息内容的真伪判断能力、锻炼青少年对道德信息评价的辩证思维方法、引导青少年树立文明健康的网络娱乐生活方式,已成为促进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导致网络社会中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盛行.面对网络这块电子公共牧场,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思维方式的“反理性”、价值取向的“非主流”、审美情趣的“娱乐化”和语言表达的“无厘头”等现象.本文认为,对于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应从网络道德心理、网络道德行为和网络道德境界这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和考量,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选择能力、自组织能力和自控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建红 《前沿》2004,(8):130-131
高校网络教育中存在着重网络技能轻网络道德的现象 ,由此也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严重。规范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要“两手抓” ,既重视网络技能也要重视网络道德。可以通过网络道德教育进课堂、进网络、进校园的方法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新生代”也适时而生。他们是网络社会的主体,对网络文化“一网情深”,宁愿相信网上有的,也不相信自己思考的。网络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活动效率,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增长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拓宽了他们的交往范围,扩展了他们的交往能力,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尤其是网络对他们的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促进其道德建设;另一方面,也给他们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网络的全球化,易导致他们道德价值观的错位、伦理情感的疏远、道德人格的缺失、道德意识的弱化、道德责任的丧失、道德行为的失衡。[1]因此,研究“网络新生代”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网络发展中出现的道德问题给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网络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构建文明网络空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兴发 《前沿》2004,(5):169-17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日趋严重 ,主要表现为网络道德观念混乱、网络道德规范乏力和网络不道德行为泛滥。治理网络道德失范需要从观念、规范和行为这三个层面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道德规约相比,网络道德除了具有人类道德的共有特性之外,还具有其他道德并不具备的新特性。高等学校必须正视网络环境现状,立足网络道德的新特性,大胆进行适应性改进和创新思路,才能真正凸显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6.
孙继红 《人民论坛》2013,(14):44-45
当前我国网络不文明和失范行为频现,引发诸多网络道德问题,甚至纠纷。为此,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已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在分析网络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基础上,文章提出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对策和举措,以期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当前网络道德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丁榕 《江苏政协》2013,(2):56-56
<正>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网络沟通无极限及网络交往双刃剑的特点,使青少年在享受网络快乐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会陷入道德错节的误区。切实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是需要全社会关注和解决的课题。为此建议:一、开展有效的道德教育德育的重点应从传授特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目标,转移到发展个体的道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晓燕 《理论月刊》2002,(8):115-117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兴起,网络社会化作为一种与真实社会化相并列的社会化机制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网络社会化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从网络环境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探讨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网络社会崛起与网络道德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它为人类社会进步展现历史机遇的同时,带来的网络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网络发展所带来的许多伦理道德问题,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新课题。网络道德是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在网络社会的体现。在走向数字时代的今天,随着网络化不断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公民道德素质将更多地体现在网络社会的道德方面。网络社会道德发展的健康与否将是衡量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的越来越重要的尺度。网络道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全新领域,对网络道德建设的探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20.
于辉 《人民论坛》2011,(8):58-59
网络给人们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的道德问题。网络社会产生的信任危机、网瘾等现象,都需要有相应的道德尺度与标准进行规范指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规范网络社会道德秩序及网民思想言行的标准和尺度,应充分发挥其规范指导作用。同时,要倡导科学上网,树立网络社会正确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